您好,欢迎访问湖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1000条记录
关于湖北省小麦结构调整和发展黑小麦的思考

湖北农业科学 2017

摘要:结合襄阳市黑小麦生产的调研情况,分析了湖北省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品种及品质结构现状,提出了以专用小麦和特色功能小麦开发为抓手,加大湖北省小麦品种结构调整力度的基本思路,供生产参考。

关键词: 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 结构调整 黑小麦 湖北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四川部分地区柑橘农药残留情况调查与分析

现代农业科技 2017

摘要:采用气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仪和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仪对四川省4个柑橘产地的柑橘样品中农药残留情况进行定性、定量检测与分析。结果表明,柑橘样品中农药残留的检出率为76%,共检出29种农药;宽皮桔、甜橙、柚子和柠檬产品中均有样品农残检出超标准限量值;单个样品检出3种以上农药残留的样品占总体的30%。

关键词: 柑橘 农药残留 安全生产 四川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模糊数学评价和主成分分析电子束辐照处理后的鲈鱼品质

食品科学 2017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电子加速器放射出的β射线对食品具有杀菌和保鲜的作用。为系统评价电子束辐照剂量对鲈鱼品质的影响,对鲈鱼进行8个梯度剂量(0.00、2.45、3.33、4.41、5.27、6.64、7.24、8.56 k Gy)的辐照,然后通过感官评价和模糊数学矩阵来计算感官评价综合隶属度,并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和主成分载荷分析确定鱼肉质构的主要代表因素。模糊数学感官评价结果显示,剂量越大,感官评价隶属度等级越低;辐照2.45、3.33、4.41 k Gy时,鱼肉样品感官评价的综合隶属度较接近1级。质构测定结果及主成分分析表明,咀嚼度、弹性和胶着度是辐照后鱼肉的质构代表因素,其值随剂量变化有所波动;剂量低于4.41 k Gy时,对鱼肉质构的影响无统计学差异(P>0.05)。综上所述,电子束辐照剂量低于4.41 k Gy时,能最大限度保持鲈鱼肉产品感官品质和质构特性。

关键词: 电子束辐照 鲈鱼 感官 质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猪流行性腹泻的防控实践

养猪 2017

摘要:湖北某种猪场发生腹泻,经病原检测,确诊为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感染。进行猪流行性腹泻(PED)疫苗免疫、药物预防与对症治疗,结果表明,母猪产前免疫PED疫苗,可防止所产仔猪发生PED;而初产母猪对PED免疫力弱、最易感,其仔感染死亡更严重,需重点搞好后备猪预防;哺乳仔猪PED首发日龄与死亡率呈现高度负相关,10日龄内仔猪发病死亡率高达49.07%;发病仔猪口服补液剂配合静脉输液,对10日龄以上仔猪治愈效果明显。同时需搞好清洁卫生与消毒,阻止PED水平传播。

关键词: 猪流行性腹泻 仔猪日龄 初产母猪 疫苗免疫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从硒视角探讨华中药用植物园升级建设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17 CSCD

摘要:药用植物园对促进中药产业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随着国家药用植物园体系建设的推进,作为其成员的华中药用植物园正抓紧升级建设。硒与中草药资源利用相结合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本文探讨硒对华中药用植物园的意义,并提出其升级建设中凸显硒特色的若干路径供有关方面参考:(1)着力本底调查,保育硒资源;(2)选择重点品种,选育硒种质;(3)瞄准特定功效,筛选富硒药用植物;(4)选择大品种,开展富硒栽培技术研究;(5)立足资源产业化,研发硒健康产品;(6)建设硒蓄积药用植物专类园。

关键词: 华中药用植物园 升级建设 属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果蔬中四种农药残留二元混合物对人肝细胞L-O2的毒性探索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7

摘要:为了探索四种农药(克百威、多菌灵、氯氟氰菊酯、毒死蜱)的二元混合物对离体人肝细胞L-O2的毒性,首先研究了L-O2细胞染毒接种浓度、显色时间和溶剂DMSO含量对细胞的毒性,得出染毒的最佳实验条件;然后研究了四种药物对L-O2细胞的单独和联合染毒作用,结果发现四种药物在国家限量值允许范围内对L-O2细胞的单独毒性均低于20%;进一步增加染毒浓度得出克百威和多菌灵的联合毒性类型为相加作用,氯氟氰菊酯和毒死蜱的联合毒性类型为独立作用。本研究为后期多元混合物的联合毒性研究打下一定基础,并为完善果蔬中农药混合物的残留限量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关键词: 克百威 多菌灵 氯氟氰菊酯 毒死蜱 人肝细胞L-O2 联合毒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CRISPR/Cas基因编辑技术及其在真菌中的应用

生物技术通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CRISPR/Cas系统是细菌和古生菌中抵抗外源病毒或质粒入侵的获得性免疫系统。其中II型CRISPR/Cas系统已被改造成为一个简便、高效的基因编辑工具,并在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基因功能研究和遗传改良中得到广泛应用。简述了CRISPR/Cas系统的结构、作用机理及分类情况,归纳总结了CRISPR/Cas9系统在酿酒酵母和其他丝状真菌中的应用,并对该技术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为真菌基因编辑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真菌 基因组编辑技术 CRISPR/Cas9 基因功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青砖茶的香气成分分析

食品科学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感官审评法和顶空固相微萃取法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16个典型青砖茶样品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鉴定。结果表明,青砖茶的香气以陈香纯正为优,有菌香和木香,分析鉴定出72种香气成分,相对含量较高的成分有己醛、芳樟醇、壬醛和甲苯,醛类和酮类为主导香气化合物;相关性分析显示(E,E)-2,4-庚二烯醛、(Z)-氧化芳樟醇、樟脑、1-甲基萘和长叶环烯与香气品质得分的相关性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E)-2-己烯醛、1-甲氧基-4-甲基苯、(E)-2-壬烯醛、2,2,6-三甲基环己烷酮及脂肪醛中的烯醛占醛类的比例与香气品质得分的相关性达到显著水平(P<0.05);主成分分析显示前6个主成分方差累计贡献率达到82.250%,主要代表性成分为β-环柠檬醛、β-紫罗酮、β-二氢紫罗酮、己醛、(E)-2-戊烯醛、(E)-2-己烯醛、庚醛、壬醛、癸醛、萘、1-甲基萘、柠檬烯和6-甲基-5-庚烯-2-酮等,它们是影响青砖茶香气品质的关键香气成分,可基本反映青砖茶的香气特征。

关键词: 青砖茶 香气 顶空固相微萃取 主成分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来源的粗饲料对育肥牛牛肉氨基酸及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饲料工业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来源的粗饲料对育肥牛牛肉氨基酸及脂肪酸组成的影响,为苎麻这种优质饲料资源在反刍动物中的应用提供依据。选择500 kg左右的西门塔尔肉牛9头,随机分为3个处理,每个处理3头牛,每个重复1头牛,粗饲料分别饲喂酒糟,稻草秸秆、青贮高粱、青贮苎麻+玉米秸秆。试验结果表明:1在牛肉的氨基酸组成方面,3个处理组差异不显著(P>0.05);在氨基酸分类组成中,青贮苎麻与玉米秸秆组甜味氨基酸的含量高于青贮高粱组7.57%(P<0.05),但和酒糟、稻草秸秆组的差异不显著(P>0.05);在鲜味氨基酸、酸味氨基酸、苦味氨基酸的含量方面,青贮苎麻与玉米秸秆组均高于酒糟、稻草秸秆组和青贮高粱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23个处理组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含量方面,青贮苎麻+玉米秸秆组较青贮高粱组提高了8.06%,差异显著(P<0.05),但低于酒糟+稻草秸秆组(P<0.05);青贮苎麻+玉米秸秆组较酒糟+稻草秸秆组n-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显著提高(P<0.05),但低于青贮高粱组(P<0.05);n-6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方面,青贮苎麻+玉米秸秆组较青贮高粱组显著提高了11.74%(P<0.05),但低于酒糟+稻草秸秆组(P<0.05)。综上所知,在饲喂肉牛的日粮中添加苎麻,并不影响肉牛的品质和营养价值,并对牛肉中的风味氨基酸和脂肪酸的组成有一定程度的改善和提高,可在反刍动物饲粮中推广使用。

关键词: 粗饲料 苎麻 牛肉 氨基酸 脂肪酸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凝结芽孢杆菌对肉鸡生长性能、免疫器官指数、血清生化指标及肠道菌群的影响

动物营养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凝结芽孢杆菌对肉鸡生长性能、免疫器官指数、血清生化指标及肠道菌群的影响。选择健康的1日龄AV500肉鸡10 000只,随机分成2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 000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饲喂基础饲粮+300 mg/kg凝结芽孢杆菌制剂。试验期6周。结果表明:1)1~21日龄、22~42日龄试验组肉鸡死淘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分别下降了61.7%、52.42%;22~42日龄,试验组肉鸡的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21日龄试验组肉鸡的脾脏指数、胸腺指数、法氏囊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肠道指数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42日龄试验组肉鸡的脾脏指数、胸腺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21和42日龄试验组肉鸡血清中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碱性磷酸酶活性及总蛋白、球蛋白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4)21和42日龄试验组肉鸡盲肠、回肠食糜中凝结芽孢杆菌数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大肠杆菌数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凝结芽孢杆菌可抑制肉鸡肠道中大肠杆菌的生长,提高免疫器官指数,降低死淘率。

关键词: 凝结芽孢杆菌 肉鸡 免疫器官指数 血清生化指标 肠道菌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