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1524条记录
铵态氮和硝态氮对谷子形态和生物量的影响研究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明确铵态氮和硝态氮营养对谷子形态和生物量的影响,合理选择谷子施氮形式,采用蛭石浇灌不同氮形态营养液的方法培养谷子植株。结果表明:两种氮形态显著影响了谷子形态和生物量累积,氮形态对根形态、穗长的促进作用无显著差异。氮形态在生物量、株高、叶面积、叶绿素含量方面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相比铵态氮,硝态氮分别提高了17%的根重、32%的茎重、39%的叶重和40%的总生物量,硝态氮还提高了38%的株高和40%的叶面积;相比硝态氮,铵态氮提高了173%的叶绿素含量和12%的穗重。氮形态在根冠比和穗比重也存在极显著差异,相比硝态氮,铵态氮显著提高了8%的根冠比和44%的穗比重。以上结果表明,硝态氮显著促进谷子株高、叶面积、生物量的提高,在株体扩建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铵态氮显著促进谷子叶绿素合成和生殖器官建成,在功能建成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 铵态氮 硝态氮 谷子 形态 生物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棚室西瓜蜜蜂授粉技术规程

中国瓜菜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针对当前棚室西瓜种植简约化发展要求,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了棚室西瓜蜜蜂授粉技术规程,主要内容包括蜂群准备、设施及环境要求、蜂群配置、蜂群管理和田间管理等。该项规程可为棚室西瓜蜜蜂授粉的标准化、规范化提供参考。

关键词: 棚室 西瓜 蜜蜂授粉 技术规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近等基因系TcLr19中TaABCF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麦类作物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挖掘新的抗小麦叶锈病基因,以被无毒小麦叶锈菌诱导的TcLr19为研究对象,通过cDNA末端快速扩增(rapid 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RACE)技术在TcLr19中克隆到抗病相关基因TaABCF,并对其进行表达分析。序列分析表明,TaABCF基因的DNA和cDNA序列长度分别为3 100bp和1 885bp,包含4个内含子和5个外显子,含有两个核苷酸结合域,具有WalkerA、WalkerB和WalkerC保守序列。系统发育分析表明,TaABCF基因与来自乌拉尔图小麦的EMS53714.1基因亲缘关系最近。实时荧光定量分析表明,TaABCF基因在小麦TcLr19与小麦叶锈菌FHPL非亲和互作前期表达提高,而在感病小麦Thatcher与小麦叶锈菌FHPL的亲和互作后期表达受抑制,且在脱落酸(ABA)和茉莉酸甲酯(MeJA)处理下的表达早于水杨酸(SA)处理,说明TaABCF基因参与小麦的抗叶锈反应,且对ABA和MeJA的响应要早于SA。

关键词: TaABCF 基因克隆 小麦叶锈病 表达分析 信号途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特色小麦众信7016的选育及应用探讨

河北农业科学 2017

摘要:众信7016是由河北众信种业科技有限公司以普通小麦品种莱州137为父本、黑小麦品种漯珍1号为母本,杂交选育而成的特色小麦新品种。根据2015~2016年连续2 a的区域试验和品质分析结果,对其主要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进行分析,并对其今后的推广应用前景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众信7016农艺性状较好,产量三因素较为协调,平均产量7 344.0 kg/hm~2,最高产量达8 898.0 kg/hm~2,产量水平与1992~2014年冀中南地区审定小麦(普通小麦)品种相当;品质优良,其中,籽粒粗蛋白(干基)含量16.8%,氨基酸总含量(干基)16.78%,分别较普通小麦提高27.27%和27.41%;硒含量36.5 g/kg,较普通小麦提高2.82%。该品种产量高、品质优良,且富含微量元素硒,具有良好的市场应用前景。

关键词: 特色小麦 众信7016 农艺性状 品质 推广应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滨海盐碱地不同适性棉花品种的筛选及其性状特征

河北农业科学 2017

摘要:在滨海盐碱棉区,针对不同盐碱程度的棉田筛选相适应的棉花品种,对于提升该区域棉花产量具有重要意义。以18个棉花品种为试材,在不同盐碱程度棉田上进行种植,依据出苗率(出苗率达到80%以上的品种作为适应该盐碱程度的品种)对参试品种的适应性进行了划分;并以3种盐碱程度下出苗率均≤50%的品种作为对照,对3种盐碱程度相适应品种的植株性状、光合性状、产量性状和产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轻适性品种株高59.6~75.0 cm,果枝数7.3~9.7个,产品器官数8.0~10.1个,叶片SPAD值45.4~47.6,叶面积指数2.39~4.39,叶片光合速率12.2~16.3μmol/(m~2·s),皮棉产量达到1 200 kg/hm~2以上水平;中适性品种株高61.4~68.1 cm,果枝数7.9~9.2个,产品器官数7.1~10.6个,叶片SPAD值45.4~48.0,叶面积指数1.67~4.07,叶片光合速率10.3~16.2μmol/(m~2·s),皮棉产量达到1 000 kg/hm~2以上水平;高适性品种株高66.7~74.7 cm,果枝数8.3~9.1个,产品器官数6.7~14.2个,叶片SPAD值41.3~42.7,叶面积指数1.08~2.80,叶片光合速率8.8~10.8μmol/(m~2·s),皮棉产量达到900 kg/hm~2以上水平。品种对不同程度盐碱胁迫的适应性,外在表现为营养器官增强、产品器官减少,其生理基础是光合性能的提高。收获期单位面积铃数和衣分增加是不同适性品种产量提高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棉花 盐碱地 产量 植株性状 光合指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环剥对巨峰葡萄着色的影响

河北果树 2017

摘要:2016进行了以提高巨峰葡萄色度为目的的不同宽度的环剥试验。结果表明:宽度5mm的环剥,树体愈合最快,对树体的影响最小,色度提高效果最为明显。

关键词: 巨峰葡萄 环剥 着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对农业科研单位项目预算管理的思考

现代农村科技 2017

摘要: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农业科研事业扶植力度的加大,农业科研项目资金日趋增加,这就对农业科研项目的预算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结合工作实际,通过对农业科研项目预算管理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几点意见建议。

关键词: 农业科研项目 预算编制 预算管理 预算执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MAP结合1-MCP对“黄冠”梨果实常温贮藏品质的影响

保鲜与加工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以"黄冠"梨为试材,研究自发气调包装(MAP)结合1-MCP处理(MAP+1-MCP)对"黄冠"梨在常温包装3 d后货架7 d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MAP结合1-MCP处理较未包装(CK)和MAP处理可显著抑制"黄冠"梨果实乙烯释放与果心褐变,保持果实较好的硬度、色泽、可滴定酸及VC含量,但对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无显著影响。上述研究表明,MAP结合1-MCP处理能够延缓常温下"黄冠"梨果实的衰老,保持良好的果实品质。

关键词: “黄冠”梨 1-MCP MAP 品质 褐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粮饲兼用玉米新品种中地175

现代农村科技 2017

摘要:中地175(试验名称:衡玉175)由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与北京中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联合选育而成,2014年通过河北省审定(审定编号:冀审玉2014022号),并通过辽宁省、内蒙古自治区、天津市引种备案,准予在河北省北部及太行山春玉米区、辽宁省、内蒙古自治区、天津市推广种植。经河北、辽宁、内蒙古、天津多年试验示范,中地175表现高产、抗逆、广适、粮饲兼用等突出优点,推广应用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有机番茄生产中“10亿芽孢/克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的应用效果

食品安全导刊 2017

摘要:在有机番茄生产中,由于禁止使用化肥和化学农药,番茄生长发育状况常常不如使用化肥和化学农药的常规番茄生产,最终导致产量明显减少。针对这一问题,以"10亿芽孢/克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为研究对象,开展了该制剂在有机番茄生产中应用的可行性评价。通过育苗期-田间滴灌综合应用,以株高、根长、单株果穗数和产量为评价指标,评价了该制剂对番茄生长发育状况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育苗阶段喷灌使用该制剂(200倍水稀释液)三次后,番茄幼苗长势健壮,根系较对照发达;番茄移栽定植后,滴灌应用该制剂两次,1 kg/666.7 m~21次,番茄植株的株高达到70.7 cm、根长达到25.9 cm、单株果穗数为8.07个/株,与对照相比,增长率分别为3.06%、5.28%和10.10%;产量达到6030 kg/666.7 m~2,显著增产5.9%;并且对番茄根腐病防治效果显著,防效达到66.7%。本研究结果表明,"10亿芽孢/克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通过育苗期-田间滴灌综合应用能显著改善番茄植株生长发育状况和提高产量,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为有机番茄高产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关键词: 枯草芽孢杆菌 番茄 促生 化肥 农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