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4117条记录
玉米穗部产量性状配合力和遗传参数分析

玉米科学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来自不同杂种优势群的10个自交系为供试材料,按Griffing双列杂交方法Ⅳ组配成45个杂交组合。对穗部产量性状进行配合力、遗传参数分析,并对亲本和组合进行了评价,筛选出了优良亲本和优势组合。

关键词: 玉米 配合力 遗传参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世界不同地理来源粳稻品种的遗传相似性研究

中国农业科学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国家(或地区和组织)间粳稻选育品种的遗传相似性和遗传差异,旨在为世界各地的粳稻品种能够有效利用于水稻育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34对SSR引物对不同地理来源包括20个国家(或地区和组织)的313份粳稻选育品种进行遗传相似性和聚类分析。【结果】共检测到198个等位基因,平均每对SSR引物检测到的等位基因数为5.8235个。RM320、RM531、RM1、RM21和RM336的等位基因数较多,分别为16、13、12、10和10个;RM320、RM336、RM286、RM531和RM21的遗传多样性指数较高,分别为2.3668、2.0041、1.9684、1.9508和1.7203。各国家(或地区和组织)粳稻选育品种的遗传相似系数变异范围为0.279~0.918,平均值为0.653。纬度和地理位置相近的国家间粳稻品种的遗传相似系数较大,基本聚为同一个类群,而纬度差异较大,地理位置较远的国家间粳稻品种的遗传相似系数较小,聚为不同类群。【结论】粳稻品种的遗传相似性与纬度和地理位置有着密切的联系。

关键词: 粳稻 遗传相似性 地理来源 纬度 微卫星标记

保护性耕作条件下玉米田土壤微生物区系变化与影响因素分析

玉米科学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吉林省中部地区黑土保护性耕作条件下玉米不同生育期土壤微生物区系的空间变化规律,明确不同耕作方式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的活动主要集中在0~30cm范围内,30cm以下数量很少;土壤微生物数量与土壤有机质、土壤全氮和全磷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与速效养分相关性不明显;磷酸酶(酸性、碱性和中性)在播种前与土壤微生物数量均达到极显著相关,但在玉米生长后期没有表现有规律的相关性;保护性耕作对于培育细菌型土壤、优化土壤环境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 玉米 保护性耕作 土壤微生物区系 土壤环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吉林省水稻国外引种及利用情况

安徽农业科学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吉林省品种资源保存和利用现状的研究表明,吉林省选育的品种有国外血缘的占90%以上,具有一半国外血缘的品种占50%以上,说明了国外资源的引入、利用的重要性。同时由于吉林省品种的血缘主要来源于日本品种,遗传背景狭窄,应加大对别国资源的引进和利用力度,扩大遗传背景,提高遗传多样性。

关键词: 水稻 品种资源 引种 利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山楂海棠的离体培养与快速繁殖

园艺学报 2008 北大核心 CSCD

关键词: 山楂海棠 茎段 离体培养 快速繁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新品种吉单618及高产栽培技术

中国农学通报 2008 北大核心

摘要:吉单618是吉林省农科院玉米所培育的中晚熟玉米单交种,2008年1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植株清秀、冠层结构合理,2005—2007年在吉林省预备、区域和生产试验中,表现高淀粉、高产、稳产、优质、多抗和广适等特点,一般产量在10400kg/hm2以上,生育日数128d,需要≥10℃积温2720℃,适宜中国东北春玉米区种植。

关键词: 玉米品种 吉单618 栽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17个苹果属野生植物种的RAPD亲缘关系研究

中国果树 2008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RAPD标记技术,对17个苹果属野生植物种的亲缘关系进行了分析。对RAPD标记结果聚类分析表明,17个苹果属野生植物种的亲缘关系基本与前人的分类一致,只有山楂海棠1个种与前人的分类不一致。

关键词: 苹果属植物 RAPD 亲缘关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野生大豆Δ′-吡咯琳-5-羧酸合成酶(P5CS)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大豆科学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栽培大豆(Glycine max)Δ′-吡咯琳-5-羧酸合成酶基因的全长序列设计引物,通过RT-PCR直接扩增的方法从野生大豆中克隆到了野生大豆(Glycine soja)的同源基因,命名为GsP5CS。GsP5CS最大开放阅读框为2148bp,编码含有716个氨基酸残基、分子量为77.9 kDa的蛋白,预测等电点6.21。亲疏水性分析显示,GsP5CS含有连续的亲水片断。序列分析显示,GsP5CS与栽培大豆(Glycine max)、飞蛾豆(Vigna aconitifolia)、蒺藜苜蓿(Medicagotruncatula)、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水稻(Oryza sati-va)、普通小麦(Triticum aestivum)等植物的Δ′-吡咯琳-5-羧酸合成酶基因高度同源,序列相似性分别为94%、87%、87%、86%;75%、74%、72%。根据野生大豆与这8种植物的P5CS基因序列相似性所建立的进化树,显示与传统的分类地位基本一致。

关键词: 野生大豆 Δ′-吡咯琳-5-羧酸合成酶 耐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东北春玉米耕地合理耕层构造研究

玉米科学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对不同耕法所形成的耕层剖面研究,分析了不同耕法形成的耕层结构特点。根据对不同耕层构造模式的生态功能试验分析,提出了苗带紧行间松、松紧兼备型耕层模式的构建,该构造对土壤水、气调节具有良好效果,能充分满足春玉米生长对耕层土壤的生态需求。采用此种耕层构造,对于促进玉米的生长发育、产量的提高具有明显效果。

关键词: 春玉米 耕层构造 土壤耕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功能性植物菊芋开发利用前景

中国蔬菜 2008 北大核心

摘要:菊芋既是一种经济作物,又是能源植物,也是蔬菜,全身是宝,用途广泛。菊芋因其具有的生态上和经济上的双重价值,必将受到适宜栽培区政府和农民的高度重视和普遍欢迎。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