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发酵时间对菌糠青贮饲料发酵品质的影响
《草学 》 2018
摘要:本试验研究不同发酵时间对菌糠青贮饲料发酵品质的影响。试验调制30份菌糠青贮,采用青贮袋抽真空密封贮存,室温放置。分别在发酵第1、3、7、15、30和60d开封,测定青贮料的发酵品质。每个开封处理设5个重复。结果发现,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乳酸含量和乙酸含量持续显著升高(P<0.05),青贮料的p H值显著降低(P<0.05),15d后p H值继续下降,但差异不显著(P>0.05);30d和60d丙酸含量显著升高(P<0.05),60d时氨态氮含量和丁酸含量显著升高(P<0.05)。说明菌糠青贮发酵饲料最佳的发酵时间是15~30d,不宜超过30d,发酵时间的延长,青贮料中不良产物氨态氮含量、乙酸含量、丙酸含量和丁酸含量显著升高(P<0.05)。


云南重楼种子萌发过程内源激素含量及酶活性变化研究
《核农学报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讨云南重楼种子萌发不同阶段的酶和内源激素的变化,本研究采用生理生化方法测定云南重楼种子萌发不同阶段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苹果酸脱氧酶(MDH)和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G-6-PDH)活性,以及吲哚乙酸(IAA)、赤霉素(GA_3)、脱落酸(ABA)、水杨酸(SA)、反玉米素(TZ)、茉莉酸(JA)6种内源激素的含量,并分析比较其差异。结果表明,云南重楼种子在即将出苗阶段的SOD、POD活性迅速升高,CAT、MDH和G-6-PDH活性降低;IAA、GA_3含量均在即将出苗阶段显著高于其他阶段,种子休眠解除后ABA含量迅速下降。胚根刚突破种皮阶段,其SA、TZ、JA含量均最高,SOD、POD、IAA、GA_3间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MDH与G-6-PDH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ABA与GA_3呈显著负相关(P<0.05),SA、TZ、JA间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IAA/ABA、GA_3/ABA、SA/ABA在种子休眠解除和出苗阶段均呈上升趋势。综上,SOD、POD、GA_3是种子出苗阶段的关键物质,TZ、SA和JA对种子休眠解除具有重要的影响,IAA/ABA、GA_3/ABA及SA/ABA增大对种子休眠解除和出苗均有促进作用。本研究结果为云南重楼种子繁殖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科研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研究
《产业与科技论坛 》 2018
摘要:在21世纪新时代发展背景下,全球经济发展制度早已发生转变,我国事业单位的财政建设、人力培养等等都已发生了改变,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意识已经逐渐形成,提升事业单位的管理意识十分重要,这对于企业或事业单位的整体性建设至关重要。我国的科研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十分薄弱,鲜少有单位会有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更别提内部控制审计等体系的建设了。科研事业单位的管控水平不仅与单位财政管理息息相关,更与工作效率、人力资源、企业文化等等密切相关,故而我国科研事业单位风险隐患接连不断,科研经费等总是出现漏洞,经费挪用等现象屡见不鲜。因而本文将从目前企业中普遍存在的内部控制问题入手,介绍科研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所存在的隐患,并对如何在科研事业单位建立起相对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进行探索,希望能对我国科研事业单位的建设有所帮助。


赤芝担孢子交配型因子鉴定及多样性分析
《热带作物学报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7个栽培赤芝品种为实验材料,以其原生质体单核化单核菌株为标准测试菌株进行交配型因子多样性分析,并采用三轮杂交法、OWE-SOJ技术及核迁移技术对其中赤芝JC和AL菌株的担孢子单核体交配型因子进行准确测定。结果表明,供试的7个栽培赤芝品种中至少存在8种A因子和8种B因子。通过卡方检验发现赤芝AL、韩芝1号、松杉灵芝及Gl.0032+2菌株的单核体分离符合预期,而血芝和无孢灵芝原生质体单核化菌株,以及赤芝JC担孢子的单核菌株存在偏分离现象。采用OWE-SOJ技术与核迁移试验相互印证,可以确定赤芝的4种担孢子单核体的交配型,赤芝JC为:T1(AXBx)、T2(AyBy)、T3(AyBx)和T4(AXBy),赤芝AL为:T1(AXBx)、T2(AyBy)、T3(AXBY)和T4(AyB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