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乳清发酵饮料酒工艺技术的研究
《中国酿造 》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介绍了一种用新鲜牛奶生产奶酪产品后富余的大量乳清发酵饮料酒的方法。经过对乳清成分调整、杀菌、发酵、陈酿、勾兑等工艺步骤,其特点是营养价值高,呈现悦目的淡黄色,具牛奶的乳香,酸甜可口,为一种新型低度酒。成品指标:酒精度6.0%vol~7.0%vol,糖12%,总酸0.5%~0.7%,卫生指标符合国家标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冬小麦品种品质性状与面包、馒头、面条加工品质的关系
《麦类作物学报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给优质面包、馒头、面条专用品种选育提供品质辅助选择指标,以30份新疆冬小麦品种(包括自育品种和引进品种)为材料,分析了新疆冬小麦品种品质性状与面包、馒头、面条加工品质的关系。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小麦籽粒性状、面粉品质、面团特性、淀粉糊化特性以及面粉色泽对新疆冬小麦品种面包、馒头和面条加工品质均有显著影响;面粉灰分、湿面筋、稀懈值、亮度和红度是影响面包、馒头和面条加工品质的共同品质性状;形成时间、稳定时间、延展度是影响面包和面条加工品质的共同品质性状;而籽粒性状仅对新疆冬小麦品种馒头加工品质有显著影响。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千粒重、形成时间、稳定时间、拉伸面积、最大拉伸阻力、红度和黄度与面包总分呈显著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460、0.516、0.537、0.719、0.707、0.534和-0.403;籽粒蛋白质含量、面粉蛋白含量和湿面筋含量与馒头总分呈显著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397、-0.458和-0.552,面团延展度、稀懈值与面条总分呈显著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438和0.432。从以上结果可以看出,面包与面团流变学特性,馒头与蛋白质和面筋数量,面条与面团流变学特性及淀粉糊化特性的关系更为密切,这些品质性状可以作为新疆冬小麦品种面包、馒头、面条加工品质改良时的辅助选择指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流行现状及防制研究进展
《草食家畜 》 2009
摘要:在牛病毒性腹泻是有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引起多种动物感染的一类重要传染病,该病引起的牛源生物制品的污染、持续感染,给世界畜牧业及相关产业造成巨大的损失,本文阐述了牛病毒性腹泻病世界流行现状、趋势及防制概况,以期为国内防制牛病毒性腹泻病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种植密度对新疆高产棉花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江苏农业科学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在北疆生态条件下,种植密度对高产棉花品种新陆早33号叶片光合速率、冠层结构、叶面积指数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并分析探讨了种植密度对新疆棉花高产影响的生理机理。结果表明,种植密度越小,单株叶片光合速率越大;随种植密度增大,叶面积指数呈现出逐渐增大的趋势,但在盛铃期,31.5万株/hm2处理密度过大,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个体发育,造成叶面积指数下降,其叶面指数小于27万株/hm2处理;高密度条件下植株个体发育不良,群体内部条件趋于恶化,造成冠层结构不良,导致叶片衰老和光合功能衰退加快,干物质积累、分配及纤维主要品质指标均受到不同程度影响。就产量而言,22.5万株/hm2处理产量最高,27万株/hm2处理、31.5万株/hm2处理次之;就品质来讲,随种植密度增大,棉纤维长度、比强度有降低趋势。
关键词: 种植密度 棉花 产量 纤维品质 光合速率 冠层结构 叶面积指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土壤钾素形态转化影响因素研究现状
《新疆农垦科技 》 2009
摘要:钾在地壳中的丰度位居第7位。其含量以元素钾计为0.06%~6.00%,平均为2.57%。大多数矿质土壤含钾在0.5%~2.5%之间,平均1.16%左右。受成土母质的影响,新疆土壤钾素含量较高,因此,很长一段时间内,新疆钾肥的施用属于空白。但随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Plackett-burman设计在超声提取花生红衣中原花色素显著影响因子筛选中的应用
《食品科技 》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利用超声辅助法提取花生红衣中的原花色素,考查了影响提取效果的6个因素,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利用Plackett-burman设计实验,得到了影响提取效果的3个显著因素:乙醇浓度(P=0.02246)、超声温度(P=0.020182)、超声时间(P=0.045504)。
关键词: 超声提取 花生红衣 Plackett-burman设计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AL型胞质不育系育性恢复基因的遗传分析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09
摘要:采用AL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AL18A及保持系18B和恢复系99AR144-1配置杂交组合,利用得到的F1、F2世代以及测交群体aBC1、bBC1和cBC1,对小麦AL型胞质不育系育性恢复基因的遗传行为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99AR144-1对AL18A的育性由2对主效核基因控制,F2代育性分离表现为15∶1,2对基因具重叠累加遗传效应;bBC1群体分离偏离3∶1。由此初步认为,AL型细胞质背景可能影响恢复基因通过雌配子正常传递。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