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9805条记录
种植密度对夏玉米品种株型及产量性状的影响

中国农学通报 2017

摘要:为了阐述不同玉米品种株型及产量性状对密度响应,以目前生产上广泛种植的6个品种(‘郑单958’、‘先玉335’、‘伟科702’、‘浚单20’、‘金海5号’、‘利民33’)为材料,研究4个种植密度(60000、90000、112500、127500株/hm2)下不同品种株型和产量性状的变化。结果表明:6个品种棒三叶面积及茎粗系数均随着密度增加而减小,但减小幅度在不同品种或不同叶位存在差异。产量构成因素如穗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穗粒数和千粒重随着密度增加而减小。4个种植密度中,‘金海5号’、‘伟科702’、‘郑单958’在密度为90000株/hm2时产量为最高;其他3个品种随密度增加,产量降低。回归分析发现在10个已知影响玉米产量因素中,穗粒数对产量的直接影响最大,其次为行粒数。

关键词: 夏玉米 种植密度 株型性状 棒三叶 茎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冬小麦、夏玉米高效施肥技术研究

河南农业科学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提高氮肥利用率以及降低农民劳动强度,2013—2014年在驻马店砂姜黑土区进行冬小麦、夏玉米田间试验,研究小麦、玉米高效施肥技术。结果表明,与单施磷钾肥相比,施用氮肥显著提高了小麦、玉米产量,小麦增产19.4%~41.8%,玉米增产16.7%~39.4%;与农民习惯施肥处理相比,优化施肥处理和等氮量控释肥一次性施入在提高产量方面效果显著,小麦增产11.2%~17.0%,玉米增产11.7%~18.4%;与优化施肥处理相比,等氮量控释肥一次性施入在提高玉米、小麦产量方面效果相当,且减少了施肥次数;与等氮量控释肥一次性施入处理相比,减量20%氮素处理存在减产风险,玉米减产幅度为5.2%~8.7%,小麦减产幅度为4.9%~7.1%。与农民习惯施肥处理相比,优化施肥处理和等氮量控释肥一次性施入在提高氮肥利用率方面效果显著,小麦氮肥利用率提高了58.3%~74.4%,玉米氮肥利用率提高了64.9%~83.7%;在降低土壤剖面硝态氮残留量方面,控释肥处理效果较好。综合分析,控释肥一次性施入处理在提高产量和氮肥利用率方面效果显著,同时减少了施肥次数,且在降低土壤剖面硝态氮残留量方面效果较好。

关键词: 控释肥 高效施肥技术 玉米 小麦 产量 氮肥利用率 土壤硝态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河南省麦田猪殃殃对苯磺隆的抗性及ALS基因突变研究

麦类作物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河南省部分地区麦田猪殃殃对苯磺隆的抗性水平及抗性靶标分子机制,对18个猪殃殃种群进行了乙酰乳酸合成酶(acetolactate synthase,ALS)离体活性测定和ALS基因突变分析。结果表明,种群PDS-1、ZK-1、LH-1对苯磺隆产生了较高的抗性,ALS离体活性测定所得I_(50)分别为11.27、10.26、8.19μmol·L~(-1),抗性指数分别为93.92、85.50、68.25。种群ZK-1的6个检测株中,ALS基因第590位的C突变为T,ALS酶第197位脯氨酸(CCC)突变为亮氨酸(CTC);种群PDS-1的6个检测株中,ALS基因第1 128位的T突变为A,ALS酶第376位天冬氨酸(GAT)全部突变为谷氨酸(GAA);种群LH-1的6个检测株中,3株未检测到突变,另外3株的ALS基因第1 128位的T突变为G,ALS酶第376位天冬氨酸(GAT)突变为谷氨酸(GAG)。靶标ALS基因突变可能是猪殃殃对苯磺隆产生高抗性的重要原因之一。

关键词: 河南省 猪殃殃 苯磺隆 抗性 ALS基因突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鸡源肠炎沙门氏菌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其分离株的耐药性分析

河南农业科学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讨鸡源肠炎沙门氏菌的耐药机制,参照Gen Bank中肠炎沙门氏菌特异性序列sdfⅠ设计引物,优化反应条件,建立鸡源肠炎沙门氏菌的PCR检测方法,用建立的检测方法对临床样品分离株进行检测,并应用K-B纸片扩散法和PCR方法检测分离株对22种药物的敏感性和耐药基因的分布情况。结果显示,建立的检测方法可有效扩增出203 bp的目的基因,DNA最低检出量为100 pg/μL,菌液最低检出浓度为4×10~3 cfu/mL,PCR方法检测结果与传统检测方法的符合率为100%;药敏试验结果表明,56株鸡源肠炎沙门氏菌分离株对22种抗生素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其中对青霉素(98.21%)和红霉素(96.43%)的耐药性最高;耐药基因检测发现,tet A、aph(3')-Ⅱa、bla CMY-2、cat1和sul1的检出率较高,均大于50%。可见,建立的PCR方法可有效检测鸡源肠炎沙门氏菌,鸡源肠炎沙门氏菌分离株耐药性严重,耐药基因广泛存在于耐药菌株中。

关键词: 肠炎沙门氏菌 检测 药敏试验 耐药基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田玉米土壤墒情远程监测云平台的设计与应用

南方农业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发农田玉米土壤墒情远程监测云平台,获取实时动态农田玉米土壤墒情信息,为玉米科学灌溉提供数据支持,以保证夏玉米高产稳产。【方法】采用GPRS网关接入互联网,433 Mhz无线电组成本地局域网的方式,在河南省永城市等市(县)的玉米田地安置土壤墒情监测点,对土壤墒情信息进行自动采集和分析。【结果】土壤墒情远程监测云平台能够实现玉米大田土壤墒情的实时动态监测、在线地图定位、历史数据查询和统计分析及短信预警等功能。自2015年以来,在河南省永城市、汝州市、西华县和原阳县等市(县)进行应用,测试结果表明,该云平台可准确地对农田玉米土壤墒情的变化规律进行长期实时定位监测;通过土壤墒情监测数据分析可知,其监测数据可以真实反映农田玉米土壤墒情实际状况。【结论】设计的土壤墒情远程监测云平台能够满足农田玉米土壤墒情科学监测需求,为玉米实现精准灌溉提供了在线数据采集与分析平台。

关键词: 玉米 土壤墒情 实时监测 设计 应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生物炭和草酸活化磷矿粉对镉镍复合污染土壤的应用效果

环境科学 2017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室内培养实验,利用生物炭和草酸活化磷矿粉对镉镍复合污染土壤进行修复,比较两者不同配比对土壤重金属镉镍的修复效果及对土壤无机氮和微生物量氮(MBN)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草酸活化磷矿粉和生物炭施用量的增加,土壤p H逐渐增加,镉和镍均由弱酸提取态逐渐向可还原态、可氧化态和残渣态转化,生物有效性降低.其中,C50P3(50 g·kg~(-1)生物炭与3 g·kg~(-1)草酸活化磷矿粉)配施的修复效果最好,弱酸提取态Ni占全量的质量分数降低了37.0%,残渣态Ni增加了14.8%,弱酸提取态Cd含量占全量的质量分数降低了40.2%,残渣态增加了35.2%.施用修复剂40 d后,相较于C0P0(空白对照)处理,C50P0(单施50 g·kg~(-1)生物炭)处理与C0P3(单施3 g·kg~(-1)草酸活化磷矿粉)处理微生物量氮含量均分别增加了1.5倍和1倍;铵态氮含量分别减少了12.5%和6.4%,硝态氮含量分别降低了11.6%和10.2%.综合比较可知,生物炭和草酸活化磷矿粉配施对土壤重金属镉镍复合污染的修复效果要优于单施,且50 g·kg~(-1)生物炭与3 g·kg~(-1)草酸活化磷矿粉(C50P3)配施的修复效果最好,修复剂的加入促进了土壤无机氮向有机氮的转化.

关键词: 土壤 镉镍复合污染 生物炭 草酸活化磷矿粉 化学修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一例猪瘟病毒感染的诊治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2017

摘要:为对中牟某养猪场猪群疑似猪瘟的疾病进行确诊,从临床症状、剖检变化、猪瘟病毒E2基因片段的RT-PCR检测等方面进行了综合分析。临床症状为:病猪体温偏高,喜欢扎堆,并有腹泻、便秘等情况。剖检结果显示:病猪肾脏、喉头、胃黏膜、膀胱等有大量的出血点。RT-PCR结果显示:猪瘟阳性。由此确诊该猪群为猪瘟病毒感染。采取综合措施,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关键词: 猪瘟 出血 诊断 RT-PCR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枯草芽孢杆菌发酵豆粕生产益生菌饲料的研究

饲料研究 2017

摘要:研究以豆粕为主要原料,利用枯草芽孢杆菌发酵生产益生菌饲料。试验采用单因素设计,对以豆粕为主要原料的固体发酵培养基配方进行筛选,再以接种量、瓶装量、发酵周期和发酵温度等因素作为研究对象来确定其最佳发酵条件。通过试验得出固体发酵培养基配方为:45%豆粕,35%玉米粉,10%葡萄糖和10%麸皮;最佳发酵条件为:料水比例1∶2,接种量13%,瓶装量75 g/250 mL,发酵周期48 h和发酵温度36℃。

关键词: 豆粕 枯草芽孢杆菌 固态发酵 益生菌饲料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饲养密度对肉鸡生产性能及福利指标的影响

中国家禽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饲养密度是肉鸡养殖业重要的管理因素之一,降低饲养密度也是改善动物福利的一项重要措施。饲养密度通过影响肉鸡的行为、生理应激、舍内环境以及疾病等进而影响肉鸡的生长、健康及福利。较大的饲养密度虽然可以带来较高的生产利润,但也存在巨大的负面影响。文章就饲养密度对肉鸡生产性能、生理应激、腿部健康、行为学的影响等进行了综述,以期对肉鸡生产进行更加科学地指导。

关键词: 肉鸡 饲养密度 生产性能 动物福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控释尿素在冬小麦上的一次性施肥节肥增效研究

河南科学 2017

摘要:在驻马店市砂姜黑土上进行冬小麦田间试验,研究控释尿素在小麦上一次性施肥技术.结果表明:与只施用磷钾肥相比,施用控释尿素可显著提高小麦产量,增产幅度为19.4%~41.7%;两个试验点产量达到最高的试验处理均为控释尿素全部一次性基施处理,分别达到7 333.0 kg/hm~2和7 621.0 kg/hm~2,与优化施肥处理相比提高76.5 kg/hm~2和249.0 kg/hm~2;在最佳施氮量的基础上减施20%的氮肥显著提高了小麦产量,说明与农民习惯施肥相比可降低20%的施氮量.

关键词: 冬小麦 一次性施肥 控释尿素 产量 氮素利用率 田间试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