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3967条记录
在《大豆科学》来稿中发现的问题与作者商榷

大豆科学 2006 北大核心 CSCD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龙江省玉米品种品质现状分析

玉米科学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对1989~2004年黑龙江省普通品种品质现状比较和分析,初步探明黑龙江省16年来普通玉米淀粉含量逐年提高,蛋白质含量有缓慢下降的趋势,脂肪含量与赖氨酸含量基本稳定在一个较低的水平。提出了黑龙江省普通玉米品种品质改善和提高的建议。

关键词: 玉米 品质 黑龙江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豆科学》学术质量的评价与分析

大豆科学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大豆科学》,2000~2004年影响因子、被引频次呈直线型逐年上升趋势,2004年分别提高88.86%、45.21%;被国内外多家权威数据库和文摘刊物收录;被国内期刊评价权威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确定为农学农作物类核心期刊,位居第8位。

关键词: 大豆科学 影响因子 被引频次 数据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龙江省马铃薯晚疫病菌生理小种类型及交配型研究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6 CSCD

摘要:利用11个马铃薯晚疫病菌生理小种的单基因鉴别寄主r、R1、R2、R3、R4、R5、R6、R7、R8、R9和R11,对2004年采自黑龙江省各地的51个晚疫病菌株进行生理小种鉴定,并测定了这些菌株的交配型。结果表明,51个菌株中有21个生理小种,其中生理小种3.4.6.7.8.9.11的出现频率最高,达到15.7%,出现的地域最广,6个地点中的4个地点都有分布;其次小种1.3.4.6.7.8.9.11,3.4.7.11和3.4.7的出现频率也比较高,均为11.8%。同时也检测到毒力最强的生理小种为1.3.4.5.6.7.8.9.11,但出现频率低。51个被测菌株均为A1交配型,未发现A2交配型。

关键词: Solanum tuberosum L Phytophthora infestans 鉴别寄主 分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基因枪法转化体系的初步研究

麦类作物学报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提高基因枪法在小麦转基因中的转化效率,对培养基、筛选剂浓度和轰击距离等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M S、2M S和B5三种培养基对东农7742、龙6239、龙辐麦3号、龙辐麦8号、龙辐麦10号、龙麦26的幼胚进行组织培养时,最佳培养基是M S培养基。采用PPT对龙辐麦8号、龙辐麦3号的愈伤组织进行筛选时,龙辐麦8号的适宜筛选浓度为5 m g/L,龙辐麦3号为10 m g/L;用G 418对龙麦26、龙辐麦3号的愈伤组织进行筛选时,适宜的筛选浓度为25 m g/L。此外,用东农7742、龙辐麦3号、龙6239和龙辐麦10号的幼胚愈伤组织为靶材料进行基因枪轰击时,轰击距离3、6、12 cm与9 cm之间分化率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其适宜的轰击距离为9 cm。

关键词: 小麦 基因枪法 幼胚愈伤组织 培养基 筛选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猪链球菌对红霉素耐药性的研究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发病猪体内分离、鉴定猪链球菌,采用肉汤稀释法和纸片琼脂扩散法筛选对红霉素耐药的猪链球菌,用双纸片法确定耐药株的耐药表型,通过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对红霉素耐药的基因ermb/mefA。猪链球菌对红霉素的耐药表型为cMLS表型,即同时对克林霉素耐药。在3株红霉素耐药株中扩增到ermb基因,其余未能检测到ermb或mefA基因。

关键词: 猪链球菌 红霉素 耐药表型 耐药基因

土壤温湿度及播种期对玉米丝黑穗病发生的影响

植物保护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主要研究土壤温度、湿度及播种期与玉米丝黑穗病发生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土壤温度为21℃,玉米丝黑穗的发病率最高为31.3%,17℃低温下发病率为10.9%~16.7%,温度在24℃时,发病率为3.7%~4.8%;土壤含水量与病害侵染发病有较明显的关系,土壤湿度为15%时利于孢子萌发与侵染,发病率达为31.1%,湿度10%、20%时发病率仅为3.7%~8.8%,干旱和高湿不利于病菌孢子萌发,湿度是决定发病程度的主导因素。早播病害重,晚播病害轻但玉米产量低。

关键词: 玉米丝黑穗病 环境条件 播种期 发生危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生物分子诱变培育小麦突变新类型

核农学报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花粉管通道法将γ射线照射过的供体宁7840的DNA导入受体91B569,经温室加代和系谱法种植,在后代中获得6种类型的突变系:生育延迟型、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HMW-GS)组成改变型、抗病型、矮秆型、丰产型和品质改善型。与供体和受体相比,每个突变系可具有2个以上的变异。突变系的醇溶蛋白电泳图谱具有丰富的变异,与受体的电泳图谱差异较小,而与供体的电泳图谱差异较大。表明在导入经γ射线照射外源DNA后,后代显示的分子诱变效应大于基因转移效应。

关键词: 小麦 γ辐照的外源DNA 生物分子诱变 变异类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龙江省大豆品种对大豆食心虫抗性评价

大豆科学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120份大豆品种进行大豆食心虫的抗性评价,鉴定筛选出高抗材料8份,分别为黑农40、垦农4、垦农5、合丰25、垦丰8、垦农18、垦鉴豆3和合丰39。并对大豆品种抗虫性与荚皮总糖、纤维含量、籽粒脂肪和蛋白质含量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大豆荚皮的总糖、大豆种子的脂肪和蛋白质含量和大豆品种的抗虫性没有明显相关,而大豆荚皮的纤维素含量与其呈显著正相关。对大豆荚皮结构与抗虫性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抗虫品种(东农8004、黑农40)果皮略厚,表皮角质层明显,皮下厚壁细胞排列紧密,壁加厚明显,细胞较小,东农8004厚壁细胞为1~3层。

关键词: 大豆品种 大豆食心虫 抗性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早熟糯玉米杂交种龙粘1号的选育研究

玉米科学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龙粘1号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以自育自交系JN-1为母本,JN-2为父本,于1999年冬在海南组配而成的糯玉米杂交种。在2000~2004年的连续各级鉴定中均表现较佳,熟期与对照克粘1号相似,较克粘1号增产7.7%~8.55%。该品种具有粒行整齐、皮薄、香甜,口感好的特点,较抗玉米大斑病、丝黑穗病和茎基腐病,抗逆性较好。

关键词: 糯玉米 杂交种 龙粘1号 品种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