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3967条记录
中国亚麻分子育种研究进展

中国农业科学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综述外源DNA直接导入技术、转基因技术和分子标记辅助筛选的亚麻分子育种理论和研究概况;针对中国亚麻育种研究的历史和现状,从抗除草剂、抗真菌病害、抗环境胁迫、提高纤维产量和品质等方面讨论和展望了分子技术在亚麻育种中的应用;指出知识产权、国家对亚麻的科研投入及其它阻碍了中国亚麻分子育种工作发展的问题,并提出建议,供亚麻育种工作者及相关产业人士借鉴。

关键词: 亚麻 分子育种 进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油多抗大豆新种质东农1234的选育与利用

作物杂志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东农1234是东北农业大学大豆研究所通过有性杂交育成的高油多抗大豆新种质,该种质含油量23%,中抗灰斑病和病毒病。东农1234的遗传基础好,可做为高油育种的核心亲本广泛利用。东农1234适宜在黑龙江省第二、第三积温带,内蒙古自治区的兴安盟、呼伦贝尔盟,吉林省东部山区和半山区等地种植。适应性强,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关键词: 大豆 东农1234 优质 抗病 亲本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碳酸盐及甲硫氨酸对抗盐碱水稻根系发育的影响

核农学报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12个黑龙江省主要栽培的具有不同抗盐碱性水稻品种和7个碳酸盐抗性突变体品系的种子为材料,分别用0.02%甲硫氨酸或0.2%碳酸钠进行处理,并以0.5%琼脂培养基为对照培养,10d后调查种子根的长度、侧根数量等。结果表明,7个突变体材料经甲硫氨酸和碳酸钠处理后,侧根数和种子根长均比对照有明显的减少;而原品种没有显示出差异。突变体材料吸收碳酸盐量明显减少,抗性得到了提高。12个栽培品种材料经甲硫氨酸处理后,侧根数较对照有明显的减少;大多数种子的根长较对照无明显变化,少数种子根长较对照发生正向式负向变化。经碳酸钠处理后,侧根数和种子根长均明显变少和变短。因此经甲硫氨酸和碳酸钠处理10d后的侧根数和根长的负向极显著变化可成为衡量水稻抗盐碱的一项新指标。

关键词: 水稻 突变体 根系发育 碳酸盐耐性 甲硫氨酸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三倍体梨新品种‘龙园洋红’

园艺学报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龙园洋红’是三倍体梨新品种,属短枝型,亲本为56-5-20和乔玛,抗寒力强,平均单果质量185.5 g,最大可达650.6 g,果实为不规则长椭圆形,果型指数1.13。果皮底色黄,有红晕。果肉白色,细软多汁,可溶性固形物16.05%,可溶性糖11.68%。可滴定酸0.81%,果实9月15日左右成熟,风味酸甜适度、有香味。

关键词: 三倍体 杂种 抗寒 短枝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豆膳食纤维的功能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

中国油脂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主要介绍了以大豆皮和大豆子叶为原料的膳食纤维的功能性质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以及膳食纤维对人体的营养和保健功能。

关键词: 大豆 豆皮 子叶 膳食纤维 功能性 应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与大豆SMV3号株系抗性相关的分子标记的鉴定

分子植物育种 2006 CSCD

摘要:对大豆花叶病毒SMV抗性的遗传研究一直是大豆抗病遗传研究的热点之一。本研究以哈91R3-301×黑农41组合构建了遗传群体,其F2分离单株的SSR标记基因型基本符合1:2:1的比例,说明这个群体没有偏分离。根据F3株系的病情指数分布推测SMV3的F2成株抗性似乎由多基因控制。根据SSR分子标记的基因型和F2:3株系对SMV3抗病性表型结果连锁分析,推测Satt296是与大豆花叶病毒(SMV)3号株系抗性主基因连锁的分子标记,应用Joinmap作图软件将该标记定位在D1b连锁群上,这一结果与部分文献报道的研究结果一致。本研究获得的与抗性基因连锁的分子标记在其他的RIL群体中的验证得到了初步证实,推测定位在D1b连锁群上的抗性座位可能是控制SMV3的主基因之一,该标记可望应用于大豆抗SMV3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关键词: 大豆 大豆花叶病毒 SMV3抗性遗传 SSR标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龙早群的轮回选择效果及应用研究

玉米科学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一个由本课题组创造的系统材料组成的基础群体进行了轮回选择,并与实际应用相结合,选育优良自交系,对群体的自身产量及测交效果进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C0与C1的群体产量没有显著差异,但测交增益明显;C2与C0、C1比较产量有了显著提高。经轮回选择后,群体内方差没有出现减小的现象。分别从C0及C1中选出的两个自交系龙早1564和龙早1337配合力较高,进一步证明了轮回选择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玉米 龙早群体 轮回选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辐射诱变培育玉米自交系辐746及其应用

核农学报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内容用60Coγ射线105Gy剂量照射杂交组合铁13×C103 F1干种子,用系谱法选育出配合力高、抗病性强、早熟质佳的玉米自交系辐746。用辐746作亲本育成龙辐玉1号、龙辐玉2号、龙高1号、龙单16等玉米杂交种,辐746玉米自交系在黑龙江省玉米育种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辐射诱变 玉米自交系 应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浓度梯度凝胶配制的简易装置设计及应用效果

大豆科学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PCR-DGGE是分子生物学工作者分析微生物区系的一个有效的方法,但是较贵的浓度梯度配胶设备限制了该技术的应用,一个简易的装置能够有效地普及这项技术。本文报道了这一简易装置的设计和利用该装置对大豆根化感物质降解细菌的分析效果。

关键词: 浓度梯度凝胶 电泳 装置 大豆根际细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抗病性不同大豆品种根面及根际微生物区系的变化 Ⅱ.连作大豆(重茬)根面及根际微生物区系的变化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平板计数法测定了两个抗根腐病连作大豆品种生育期间根面和根际微生物区系动态变化。结果表明,两个品种大豆根面细菌随生育期增加呈递减趋势,品种间无差异。合丰25(H25)的根际细菌数量随生育期呈递减趋势,绥农10号(S10)根际细菌数量从三叶期到鼓粒初期不断增加,到成熟期又急剧减少。感病品种H25根瘤重明显低于抗病品种S10。H25根面真菌和镰孢霉总数在三叶期和成熟期均高于S10,苗期是根腐病的主要发病期。总之,在连作条件下,无论抗病品种还是感病品种大豆成熟期其根面和根际细菌减少,真菌和主要病原菌(镰孢霉Fusarium)都会大量富集,表明根系分泌物对根面和根际的微生物种群有选择性地促进或抑制作用。

关键词: 连作大豆 根面 根际 微生物区系 根腐病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