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3967条记录
玉米三交育种在高纬寒地应用的初探

玉米科学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自90年代后,玉米主要以单交育种为主,但双交、三交也有一定的应用。以88-307、88-9040、9030-130这3个自交系组配的优良三交种“边三1号”,具有植株整齐度高、穗较长、偏硬粒型、产量相对较高、能够适应高纬寒地等特点。同时阐述了玉米三交种的杂交方式在高纬寒地的应用,探讨了三交种育种中的几个问题及其优劣势。

关键词: 玉米 三交种 自交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杂交种嫩单10的选育和推广

玉米科学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玉米新品种嫩单10是黑龙江省农科院嫩江农科所玉米室于1994年以自交系52106为母本,以自交系94-24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玉米单交种。该品种生育期为118d左右,需活动积温2450℃.d左右。其幼苗深绿,苗势中等,植株根系发达,茎秆强壮,叶色深绿,株型清秀,耐密种植,活秆成熟。在黑龙江省玉米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和示范推广中表现高产、稳产、优质、多抗等优点。适应黑龙江省第一、二积温带种植。

关键词: 玉米单交种 嫩单10 品种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丝黑穗病菌致病力分化研究

玉米科学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土壤接种方法,对采自黑龙江省不同玉米生产区的3个菌株进行了致病力分化测定。试验结果表明,来自不同地区的菌株对同一玉米自交系(品种)的致病力无明显差异。哈尔滨、佳木斯和肇东的3个菌株对Mo17和维27的发病率为0~5%,哈尔滨的菌株对龙抗11的发病率为9.4%。相对比较而言,佳木斯和肇东地区的菌株致病力稍低。

关键词: 玉米 丝黑穗病 致病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全收粪法与尼龙袋法测定不同水平丝兰皂甙日粮养分降解率的相关性研究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选用12只雄性东北细毛羊,按随机区组试验设计,采用全收粪法和尼龙袋法分别测定饲喂4个水平(分别为0、100、200和300 mg/kg)丝兰皂甙条件下绵羊日粮有机物质(OM)、干物质(DM)、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的表观消化率和48 h瘤胃降解率,同时分析两种方法的相关性。消化试验与瘤胃降解试验结果表明,日粮各养分的降解率呈相同的变化趋势,经SAS软件一元线性分析表明,两种方法所得的结果呈强的正相关(P<0.01),因而在具备瘤胃瘘管羊时,可用尼龙袋法简化日粮养分的营养价值评定。

关键词: 丝兰皂甙 绵羊 养分 消化率 瘤胃降解率 相关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抗PVY马铃薯品种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分子植物育种 2006 CSCD

摘要:采用RAPD技术分析了国内外37种抗PVY马铃薯资源。提取马铃薯(Solanumtuberosum)新鲜叶片的总DNA,用17种RAPD引物进行随机多态性扩增,利用遗传多样性信息,进行亲源关系的分子鉴定。试验表明:平均每10个碱基引物扩增出6 ̄21条谱带,共获得164条特异性谱带,平均每个引物扩增获得9.8条多态性谱带,多态性比率平均为76.3%。RAPD分析表明37种抗PVY马铃薯资源之间的遗传距离介于0.06 ̄0.68之间,平均值为0.35,平均遗传距离介于0.27 ̄0.50之间,聚类分析将37种抗PVY材料划分为三个类,聚类结果同材料的血缘关系密切,并且表现出一定的地域特性。根据扩增的特异性谱带可进行抗PVY马铃薯资源的分子鉴定,为抗PVY育种亲本选配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马铃薯 RAPD PVY 遗传多样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植物抗冻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生物技术通报 2006 CSCD

摘要:提高作物的抗冻性对于提高作物产量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目前,对冷诱导基因、CBF、ICE、抗冻蛋白基因、脂肪酸去饱和酶基因、脯氨酸基因、SOD基因与抗冻的关系进行了广泛的研究,研究表明对这些抗冻相关基因进行转基因,可以提高植物的抗冻性。而一些抗冻基因应用到作物上,也可以提高作物的抗冻性。

关键词: 冷诱导基因 CBF ICE 抗冻蛋白 转基因植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纬寒地稻作环境及其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作物杂志 2006 北大核心 CSCD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玉米上的增产效果试验初报

玉米科学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玉米使用W-HE生物表面活化剂、CHE3植物生长调节剂、喷施宝、丰产宝、生根粉、丰收素能促进玉米前期的生长发育,有利于根系的生长和干物质的积累,提高双穗率,对植株有较明显的活化和调节作用,增产效果明显。

关键词: 植物生长调节剂 玉米 增产效果 W-HE CHE3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杀菌剂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的药效试验

作物杂志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6种不同杀菌剂进行马铃薯晚疫病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72%杜邦克露、58%甲霜灵锰锌、64%杀毒矾和53%金雷多米尔4种杀菌剂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效果均在70%以上,其中72%杜邦克露和58%甲霜灵锰锌防治效果达80%以上。上述4种杀菌剂防治马铃薯晚疫病,均有明显的增产效果,分别增产39·8%、36·7%、28·1%和25·2%,同时,商品率和淀粉含量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关键词: 杀菌剂 晚疫病 药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豆主要病害双抗种质鉴定初报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2002—2003年采用人工接种与田间试验相结合方法,对黑龙江省新品种(品系)及一些国内外种质资源进行灰斑病、疫霉病、镰刀菌根腐病、大豆花叶病毒病进行鉴定筛选,从中鉴定出3份抗灰斑病、疫霉病的双抗资源,龙品8802、HR41和钢9491-2;3份抗根腐病、疫霉病的双抗资源,抗线2号、邓恩和大粒黄;2份抗病毒病、灰斑病的双抗资源,合丰44号和合丰45号。同时鉴定出一大批单抗种质。并建立了比较全面的抗性调查评价体系。

关键词: 大豆病害 双抗 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