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1、2型鸭疫里默氏菌外膜蛋白分析
《福建农业大学学报 》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超声波裂解和超速离心法提取30株鸭疫里默氏菌(Ra,1型和2型各15株)的外膜蛋白(OMP),经SDSPAGE凝胶电泳分析,以上2个血清型Ra的OMP均由13个蛋白多肽组成,其分子质量大小为20-100ku,相同血清型的电泳图谱相似,不同血清型的电泳图谱差异较大.经软件分析,1型RaOMP的主要条带有5条,其分子质量分别为95.0、87.7、73.2、55.4、49.8ku,占OMP总量的60.1%;2型RaOMP的主要条带有4条,其分子质量分别为95.5、53.1、50.0、22.4ku,占OMP总量的62.6%.2个血清型菌株有10个蛋白多肽的分子质量大小相似,但含量不同,另有3个蛋白多肽的分子质量差异明显.


乌龙茶覆盖遮荫技术的研究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进行了夏季乌龙茶园不同遮荫度遮荫的生态生理生化效应及其对茶树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不遮荫的对照处理相比,遮荫后,(1)树冠层的白昼平均温度、日极端最高温度和温度日较差分别下降了1.47~4.29℃、3.95~7.26℃和3.33~8.44℃;白昼平均相对湿度、日极端最低相对湿度分别增加了4.31%~12.31%和3.27%~12.62%,相对湿度日较差减少了3.58%~12.94%.(2)夏、暑梢1芽3叶含水率分别增加了4.57%~6.47%和2.24%~2.78%.(3)夏、暑梢叶绿素总量分别增加了0.5983~0.7019mg/dm2和0.3480~0.6050mg/dm2,增幅达41.70%~48.92%和52.38%~91.06%;叶绿素a增加38.96%~47.25%和50.94%~72.52%;叶绿素b增加了43.83%~54.58%和67.98%~155.81%;叶绿素a、b比值下降了0.1042~0.1868和1.10~3.54.(4)茶叶中茶多酚和咖啡碱含量明显降低,氨基酸含量明显提高,粗纤维含量显著减少,儿茶素组份得以优化.(5)适度遮荫有利于提高夏暑茶的产量和品质.
关键词: 覆盖遮荫 乌龙茶 生态效应 生理效应 生化效应 产量 品质


圆叶决明对低温胁迫的生理响应及施Ca~(2+)预防效果的研究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圆叶决明(Chamaecristarotundifolia)牧草CPI86134品系苗期进行15、10、5、0℃的低温胁迫,以25℃胁迫为对照.结果表明:随低温胁迫强度的提高和胁迫时间的延长,植株体内O-·2净产生速率增加;同时植株体内活性氧清除酶SOD、POD、AsAPOD的活性在0~48h胁迫时间之内以较快的速率提高,48h之后提高速率趋缓.其中冷害温度0℃分别胁迫6、12、18、24h后,叶片光合色素含量较对照(25℃)下降21.89%、26.04%、28.16%、29.31%,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O-·2净产生速率随胁迫时间延长而提高,活性氧清除酶SOD的活性随胁迫时间延长先上升而后下降.在胁迫前施Ca2+处理可明显降低叶片O-·2净产生速率和电解质渗透率,同时提高了光合色素含量和活性氧清除酶SOD活性,其中以0.5mmol/L浓度的CaCl2处理效果为最佳,说明Ca2+对低温胁迫下圆叶决明的膜结构起有效的保护作用.
关键词: 低温胁迫 圆叶决明 Ca2+ 光合色素 活性氧 电解质渗透率


土壤水分胁迫对圆叶决明叶片含水量和光合特性的影响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豆科牧草圆叶决明(Chamaecristarotundifolia)86134与34721两个品系为材料,通过研究土壤干旱胁迫对其叶片水分状况和光合特性的影响来判断其抗旱性.结果表明,随着土壤干旱胁迫梯度的增加,圆叶决明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片失水率、净光合速率以及叶绿素含量均呈下降趋势.两品系间的比较显示,同一干旱胁迫梯度下圆叶决明34721比86134品系有较高的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其抗旱性较强的特点.


寄螨科四新种记述(蜱螨亚纲,革螨股)
《动物分类学报 》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记述寄螨科 4新种 :短胸常革螨Vulgarogamasusbrachysternalissp .nov .,长囊常革螨Vulgarogamasuslon gascidiformissp .nov .,河南新革螨Neogamasushenanensissp .nov .和树状钝革螨Amblygamasusdendriticussp .nov .。关键词 蜱螨亚纲 ,革螨股 ,寄螨科 ,常革螨属 ,新革螨属 ,钝革螨属 ,新种 .
关键词: Q959226


动电条件下分布在不同土壤中各形态重金属的去除效果
《福建农业大学学报 》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小型试验研究了动电修复技术去除重金属的效果与土壤中重金属存在形态的关系,分析了试验土壤中的重金属形态分布和试验后分布在土壤中各形态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试验前土壤中的重金属存在的化学形态和土壤pH影响动电修复技术去除重金属的效率,低吸附性、高移动性的重金属去除率高[南平政和茶园土壤(NP)交换态去除率为 94. 2%-98. 3%,龙岩钢铁厂附近废地(LY)为 94. 9% -97. 4%,福建农林大学校园林地(ND)为 49. 3% -59. 6% ];而低移动性、高吸附性的重金属去除率低(NP残留态去除率为 8. 3% -9. 8%,LY为 2. 1% -10. 2%,ND为 0. 3% -10. 8% ).


饲用鱼油脂肪酸营养成分分析
《台湾海峡 》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应用气相色谱对鱼油的脂肪酸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鱼油中主要脂肪酸含量SFA为C16∶0和C14∶0,MUFA为C16∶1和C18∶1,PUFA为EPA和DHA.②由于产地及加工工艺等原因,鱼油脂肪酸成分含量有较大的差异,但总体上EPA和DHA含量较高,在15.6%~28.3%之间,而C18∶2和C18∶3含量较低,只有0.4%~3.1%.③饲用鱼油的配制应针对不同鱼用饲料中必需脂肪酸的组成进行适当调制,以期达到理想的养殖效果.
关键词: 水产饲料 营养成分 气相色谱 鱼油 脂肪酸 EPA DHA


甘蓝中高效氯氰菊酯残留去除方法的研究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水浸泡、洗洁精浸洗、臭氧处理等不同的方法处理甘蓝叶片,研究不同处理方法对甘蓝中高效氯氰菊酯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各种方法对甘蓝中农药残留都有不同程度的去除作用。用70℃水温浸泡10min,去除率达78.43%;用pH为9的水浸泡30min,去除率是37.82%;用含0.05%完美芦荟蔬果洁净剂的水浸泡60min,去除率为60.12%;用通臭氧30min的水浸泡30min,去除率达55.23%。组合处理(水温为25℃,pH为9,通臭氧时间为30min,浸泡30min)对高效氯氰菊酯残留的去除率达77.93%,且对蔬菜外观不造成影响,是一种有效可取的高效氯氰菊酯残留去除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