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3718条记录
番鸭源新城疫病毒F蛋白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中国兽医学报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RT-PCR技术对番鸭源新城疫病毒FP 1/02株的F蛋白基因进行分段扩增、定向克隆到pM D 18-T S im p leV ector质粒载体,然后测定其核苷酸序列,拼接出F基因全序列,并推导出其相应的氨基酸序列。FP 1/02株的F蛋白基因全长1 690 bp,编码553个氨基酸,其裂解位点的氨基酸序列为112R-R-Q-K-R-F117,具有强毒株特有的氨基酸序列结构特征。核苷酸序列分析结果表明,FP 1/02株与其他不同源新城疫病毒毒株之间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87.2%~93.3%。

关键词: 番鸭 新城疫病毒 F蛋白基因 克隆 序列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60)Co诱变姬松茸突变株J_3与原菌株J_1的比较研究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2005 CSCD

摘要:通过姬松茸60Co辐射诱变育种获得突变株J3,测定并比较研究了60Co辐射诱变姬松茸突变株J3与原菌株J1 子实体的产质量,氨基酸、微量元素和重金属镉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突变株J3子实体的产量、儿童氨基酸、鲜味氨基酸、甜味氨基酸、必需氨基酸、支链氨基酸和芳香族氨基酸以及微量元素Fe、Mn、Ti和Mo含量均高于原菌株J1;而重金属镉(Cd)含量仅为原菌株J1的36.19%,克服了姬松茸镉含量超标的问题,具有一定的开发价值。

关键词: 姬松茸 突变株J3 原菌株J1 Cd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番鸭副粘病毒Ⅰ型的分离鉴定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自表现神经症状、腹泻、病死率较高、腺胃粘膜局灶性出血或溃疡及肠道粘膜出血为特征的病死番鸭肝脏中分离到病毒,经电镜观察、血凝及血凝抑制试验鉴定为副粘病毒Ⅰ型.以SPF鸡胚测定其平均致死时间(MDT)为51h,对1日龄SPF、鸡的脑内接种致死指数(ICPI)为1.74,表明该毒株属强毒株.经肌肉注射途径攻击10d雏番鸭致死率达66.7%,表明该分离毒对雏鸭有高度的致病性.

关键词: 番鸭 副粘病毒Ⅰ型 分离 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秋葵不同食用部位硝酸盐含量的测定

光谱实验室 2005 CSCD

摘要: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了黄秋葵花、果、叶三个不同食用部位的硝酸盐含量,最佳的显色剂用量为2.5mL,显色时间不超过30min,线性回归方程为A=0.0046+0.0364C,相关系数为0.9989,RSD为1.76%—2.28%,回收率96.1%—97.5%。

关键词: 黄秋葵 硝酸盐 分光光度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乌龙岭龙眼防腐抗褐变与MAP保鲜技术研究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乌龙岭龙眼为原料,筛选龙眼防腐褐变保鲜剂,研究确定其MAP保鲜技术。实验表明:以半胱氨酸、硫脲、尿素、2,4-D及磷酸二氢钾组成的保鲜剂处理对抑制龙眼果皮褐变均有效果,其中以加有半胱氨酸或硫脲的B、D保鲜剂处理的综合保鲜效果最好;乌龙岭龙眼MAP保鲜的最佳参数为,贮藏温度(5±1)℃,PE膜厚度0.03 mm,单位透气面积的装果量为5~7 kg。贮藏40 d好果率达96.5%,褐变指数为68.4%,果肉可溶性固形物为20.2%,总糖15.6%,还原糖2.9%,百克果肉含维生素C 74.6 mg。

关键词: 乌龙岭龙眼 MAP保鲜 好果率 褐变指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淡紫拟青霉对尖孢镰刀菌的拮抗作用与机制分析

植物保护学报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表明淡紫拟青霉次生代谢物质对尖胞镰刀菌的孢子萌发与菌落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淡紫拟青霉与镰刀菌活体间存在明显的营养竞争作用;淡紫拟青霉菌能产生细胞壁降解酶和蛋白或多糖性质的拮抗性物质;此活性物质存在于胞内和胞外,胞外物质和胞内提取液-1对尖胞镰刀菌孢子生成的抑制率在90%以上,粗蛋白提取液和粗多糖提取液的抑制率在73%左右,丙酮提取液抑制率最低,仅为25.42%;淡紫拟青霉抑菌活性物质主要存在于水相中;活性物质对温度耐受力较差,100℃或80℃处理30min,基本失去活性。

关键词: 淡紫拟青霉 尖孢镰刀菌 拮抗机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虎奶菇菌丝生长的氮源和碳源筛选及其抑菌作用

福建农业大学学报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结果表明:虎奶菇菌丝生长的最佳氮源为黄豆粉,碳源为葡萄糖.获取菌丝体的适宜配方为8 g.L-1黄豆粉和20 g.L-1葡萄糖,菌丝体含量可达11.558 mg.mL-1;虎奶菇菌丝体对革兰氏阳性细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革兰氏阴性细菌、酵母和霉菌没有抑制作用.

关键词: 虎奶菇 氮源 碳源 抑菌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培养料栽培对虎奶菇菌核营养价值以及重金属含量的影响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豆科牧草圆叶决明料、木屑料、棉籽壳料以及木屑+棉籽壳料栽培虎奶菇,研究不同培养料对虎奶菇菌核营养价值以及重金属含量的影响,以明确牧草作为培养料栽培虎奶菇的可行性及其重要意义。结果表明,圆叶决明培养料栽培的虎奶菇菌核中多不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最高,分别为53.6%和55.4%,依次比木屑料、木屑+棉籽壳料、棉籽壳料高16.8%、12.6%、55.0%和5.1%、10.8%、4.1%。木屑料、圆叶决明料、木屑+棉籽壳料、棉籽壳料栽培的虎奶菇菌核中所含3种重金属(Hg、As、Cd)量均达到国家卫生指标要求,其中豆科牧草圆叶决明料栽培的虎奶菇菌核中Hg、Pb含量最低,仅0.083和0.001mg·kg-1。4种培养料栽培的虎奶菇菌核中P、K、Ca、Mg、Na以及微量元素和氨基酸含量有所不同,但其蛋白质营养价值综合评价的位次为:木屑+棉子壳料>圆叶决明料>木屑料>棉子壳料。

关键词: 培养料 虎奶菇 脂肪酸 营养评价 重金属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香型优质乌龙茶新品系瑞香选育简报

茶叶科学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系统选种法,从黄旦自然杂交后代中育成了高香型优质乌龙茶新品系瑞香。结果表明,瑞香属中叶类,中生种,一芽三叶期与铁观音相近;鲜叶产量比母本黄旦增产10%以上。制乌龙茶花香显,滋味醇厚有香,耐泡,品质明显优于黄旦,且制优率高。茶多酚总量24.1%、水浸出物总量43.4%,氨基酸总量3.0%、咖啡碱总量2.9%、儿茶素总量14.6%、L-EGCG含量5.4%,成品茶香精油总量128.98,明显高于母本,其乌龙茶香气主要组分为橙花叔醇、吲哚、β-紫罗酮+(Z)茉莉酮、苯甲醛、茉莉内脂等。抗逆性和适应性与对照种无显著差异。

关键词: 乌龙茶 品种 瑞香 产量 品质 抗逆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做青强度对做青叶蛋白质组成、多酚氧化酶和酯酶同工酶谱的影响

茶叶科学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武夷肉桂品种鲜叶为原料,通过3种做青强度,对乌龙茶做青过程中做青叶内蛋白质及其SDS-PAGE、多酚氧化酶及其同工酶和酯酶同工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做青过程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及其各可溶性蛋白组分均呈下降趋势,且随做青强度增大而加快;而多酚氧化酶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做青强度增加对多酚氧化酶有抑制作用;同工酶谱显示做青处理及萎凋处理均能促进多酚氧化酶E2同工酶活性的增强。酯酶同工酶各谱带活性在做青过程中活性均较强。文中对多酚氧化酶和多酚类物质与乌龙茶品质形成的关系进行了讨论,作者提出可以不导致做青叶细胞质膜通透性急剧增大,引起多酚类物质显著下降作为乌龙茶做青适度的生化指标之一。

关键词: 茶学 乌龙茶 做青强度 蛋白质组成 多酚氧化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