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3718条记录
特优航1号作烟后稻大面积示范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杂交水稻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2004年杂交水稻新组合特优航1号在建阳市海拔180 m左右山区作烟后稻示范68.2 hm2,平均产量达9.17 t/hm2,比对照特优70(7.80 t/hm2)增产17.56%,最高产量达到10.65 t/hm2。田间表现株叶形态好,群体结构理想,穗大粒重,耐肥耐寒,较抗病虫。作烟后稻高产栽培技术主要有:培育适龄多蘖矮壮秧;及时移栽,适度密植(20 cm×20 cm以下),确保基本苗数120万苗/hm2以上;科学合理施肥(足底肥、早追肥、看苗补施穗粒肥),及时防治病虫害。

关键词: 杂交水稻 特优航1号 烟后稻 示范表现 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闽玉糯1号优质高产杂交玉米制种技术

种子 2005 北大核心 CSCD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微卫星标记的发展与应用

安徽农业科学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微卫星标记是一类基于PCR技术的分子标记,与其他标记相比具有多态性高、重复性好、结果稳定、检测简便、费用低等特点。介绍了水稻微卫星技术的原理和方法以及微卫星标记在水稻中的应用。

关键词: 水稻 微卫星 应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酯型儿茶素含量的茶树资源筛选研究

茶叶科学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福建省茶树品种园780份资源为试验材料,依外部形态特征初步筛选出45份较有希望的品种或株系。用等度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检测这45个品种或株系的春梢、夏梢、秋梢酯型儿茶素含量,筛选高酯型儿茶素含量的茶树特异资源。结果表明:新梢酯型儿茶素含量在不同品种、株系间差异很大;春梢、夏梢、秋梢的酯型儿茶素含量变化范围分别为5.21%~24.03%、3.05%~20.31%、2.89%~19.66%,平均值分别为16.08%、14.73%、9.96%,变异系数分别为22.26%、24.10%、40.76%。同一品种或株系新梢的酯型儿茶素含量呈季节性变化,大多数(约71.11%)表现为:春梢>夏梢>秋梢。有5个品种、株系(033、505、509、524、1005),春、夏、秋三季,酯型儿茶素平均含量高于19%,为超常规水平的高酯型儿茶素茶树特异资源,可作为品质遗传改良或直接应用于提取酯型儿茶素的重要材料。有8个品种、株系[033、505、509、510(1)、510(2)、524、1001、1005]新梢酯型儿茶素含量在儿茶素总量中所占比例高达80%以上(一般品种为68%),可作为提取茶多酚、儿茶素的特种材料。

关键词: 茶树 酯型儿茶素 特异资源 筛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鳗鲡创伤弧菌的分子鉴定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对分离自发病欧洲鳗鲡的创伤弧菌疑似菌株进行准确的鉴定。方法首先尝试利用一对16S rRNA基因特异性通用引物PCR扩增一株鳗源创伤弧菌疑似株的基因组DNA,得到一个约500bp的DNA片段,将该DNA片段亚克隆至pMD18-T载体,鉴定克隆化成功之后,送专业公司进行测序,得到一个502bp的DNA产物,NCBI上同源性比较表明,该片段与GeneBank上注册的创伤弧菌的16S rDNA序列同源性最高(100%),同时排除了哈维氏弧菌的可能。设计一对创伤弧菌溶血素特异性引物,实现了对鳗鲡创伤弧菌的分子鉴定。结果建立一种简洁的鳗鲡创伤弧菌的分子鉴定方法。结论国内首次自发病欧鳗分离到创伤弧菌,并给出分子鉴定证据。

关键词: 创伤弧菌 欧洲鳗鲡 16SrRNA 溶血素基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叶表皮硅体显微结构及其分布

福建农业大学学报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前期探讨水稻硅质化对稻草降解利用的阻碍关系基础上,利用扫描电镜比较了汕优63、谷秆两用水稻201、低纤维基因突变体嫩稻和其亲本的叶表皮硅质化细胞显微结构与分布.观察发现:不同水稻品种叶片上表皮硅细胞排列除致密程度略显差异,形状变化趋向一致;角质—硅—蜡层上分布着沉积形成的硅质化大分子不可溶的晶体结构,与气孔周边排列的硅质化爪状突起一样,可能与气孔水分蒸腾后的硅化物沉积有关.

关键词: 水稻叶片 硅体 显微结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福鼎市冬季坡地低温考察和龙眼、荔枝园地选择

气象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据福鼎市2003/2004年度冬季低温考察资料分析,对于一百多米的小山坡,在相对高差约2/3附近的山坡中上部,晴天其最低气温常出现最高,逆温效应最明显,该地段种植龙眼、荔枝可减轻或避免低温造成的冻害。

关键词: 低温考察 坡地逆温 果园地选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蔬菜害虫对色彩的趋性差异

昆虫知识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试验表明,黄曲条跳甲PhyllotretastriolataF.、桃蚜Myzuspersicae(Sulzer)、和美洲斑潜蝇LiriomyzasativaeBlanchard对不同颜色的趋向性存在差异,黄曲条跳甲对黄色和白色的趋性强,桃蚜和美洲斑潜蝇对黄色最敏感,小菜蛾Plutellaxylostella(L.)成虫对绿色的敏感性明显强于其他色彩。在生产上,可利用害虫对颜色的趋性进行害虫预测预报或害虫控制。

关键词: 色彩 趋性 蔬菜害虫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华南鳞盖蕨的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

植物生理学通讯 2005 北大核心 CSCD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优质早籼稻产量性状分析及育种策略探讨

分子植物育种 2005 CSCD

摘要:对115份优质早籼稻新品系的产量性状与产量的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各产量性状均与产量呈正相关,除株高外,其余5个性状与产量的相关均达极显著或显著水平,产量性状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和相互依赖的关系;每穴穗数对产量的贡献最大(47.84%),其次为每穗总粒数(21.86%),再次为千粒重和结实率(分别为14.47%和9.46%)。根据分析结果,笔者认为优质早籼稻高产育种应主攻分蘖和提高分蘖成穗率,同时注意提高每穗粒数和千粒重。优质早籼稻高产(即产量达500 ̄600kg/667m2)育种的产量性状模式为单株有效穗8 ̄10穗、每穗总粒数125 ̄150粒、结实率80%以上、千粒重24 ̄27g。

关键词: 早籼稻 产量性状 相关分析 通径分析 育种对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