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不同精粗比日粮对肉用绵羊的生产性能影响
《畜牧兽医杂志 》 2016
摘要:为了研究不同精粗比玉米秸秆型全混合日粮对肉用绵羊的生产性能影响,试验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选用健康、体重、月龄相近的小尾寒羊与本地羊杂交F\-1代公羔羊30只,体重为20.18±1.97kg,随机分为Ⅰ组(精粗比4∶6)、Ⅱ组(精粗比5∶5)、Ⅲ组(精粗比6∶4),每组10只,进行预饲期10d,正式期60d的育肥试验。结果表明:日粮精粗比为6∶4的Ⅲ组60d育肥平均净增重最高11.90kg,平均日增重最高为198.32g/d,分别比Ⅰ组和Ⅱ组高17.93%和8.58%,显著高于Ⅰ组和Ⅱ组,差异显著(P<0.05)。日粮精粗比为6∶4的Ⅲ组的屠宰率为47.18%,净肉率为37.13%,均高于Ⅰ组和Ⅱ组,胴体重和净肉重分别为14.94kg和11.76kg,分别显著高于Ⅰ组和Ⅱ组P<0.05,经济效益最高为112.24元/只。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对东乡县马铃薯产业发展的思考
《现代农业科技 》 2016
摘要:介绍东乡县马铃薯产业发展概况,分析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进一步发展当地马铃薯产业的措施,以期为促进东乡县经济发展提供参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土壤灭菌-生物有机肥联用对连作马铃薯及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生态学报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甘肃省中部沿黄灌区是全国重要的加工型马铃薯生产基地,然而因集约化生产带来的连作障碍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当地马铃薯种植业的健康发展。结合田间试验和相关的室内分析,从马铃薯块茎产量和品质、植株生理特征和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等角度,初步评估土壤灭菌和生物有机肥联用(Ammonia Disinfection plus Bio-organic Fertilizer Regulation,ABR)对马铃薯连作障碍的防控效果。同对照相比,ABR处理的块茎产量和商品薯率分别显著增加约71.1%—152.1%和39.2%—53.3%,但块茎化学品质变化不大。ABR处理叶绿素含量和根系活力较CK均显著增加,而叶片和根系丙二醛含量显著下降。PCR-DGGE分析发现,ABR处理显著影响了马铃薯连作土壤的真菌群落结构,表现为真菌群落的多样性指数较CK相比显著下降。ABR处理还有效抑制了土传病害的滋生,植株发病率和收获后的病薯率较CK分别显著下降约67.2%—82.2%和69.1%—70.5%。采用Real-time PCR评估连作土壤中3种优势致病真菌的数量变化,显示ABR处理下立枯丝核菌、茄病镰刀菌和接骨木镰刀菌的数量在生育期内较CK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综合来看,土壤灭菌和生物有机肥联用技术在防控甘肃省中部沿黄灌区马铃薯连作障碍上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而对土传病害的抑制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的改善是其主要的作用机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芸芥果胶酸裂解酶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西北农业学报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RACE技术从芸芥自交亲和系花药中克隆出果胶酸裂解酶(Pectate lyases,PL)基因,全长1 657bp,其完整开放阅读框(Open Read Frame,ORF)为1 371bp,编码456个氨基酸,分子质量51.179ku,等电点9.42。序列比对结果表明,该蛋白与其他植物的PL蛋白具有较高的同源性,因此命名为EsPL。进化树分析表明,芸芥EsPL基因与十字花科芸薹属植物甘蓝型油菜、白菜型油菜的PL基因亲缘关系较近。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EsPL在芸芥开花后自交亲和系花药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自交不亲和系花药中表达量,该基因可能在芸芥自交亲和性状调控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PEG胁迫下不同胡麻品种种子萌发期抗旱性鉴定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14份胡麻新品种为材料,采用0(对照)、21%浓度聚乙二醇(PEG-6000)处理模拟干旱胁迫,以研究干旱胁迫下不同胡麻品种萌发期抗旱特性的反应差异。结果表明:21%PEG胁迫下,不同品种的相对发芽势、相对发芽率、相对胚芽长、相对胚芽鲜重、相对胚根长、相对胚根鲜重、相对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和萌发指数9个指标表现并不一致,抗旱性评价需要进行多指标的综合考虑。采用隶属函数值和抗旱指标权重相结合的抗旱性度量值进行抗旱性评价,14个品种的D值在0.323~0.868,差异明显,晋亚11号的抗性居第一位,D值达到了0.868,其次为坝亚12号,D值为0.787,居第二位;伊亚4号、晋亚10号的D值分别为0.381、0.323,位列最后,抗性最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外源硫化氢对PEG模拟干旱胁迫下玉米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核农学报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干旱胁迫下外源硫化氢(H2S)对植物幼苗的缓解作用,以玉米自交系郑58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0、0.3、0.6、0.9、1.2及1.5 mmol·L-1)的H2S供体硫氢化钠(Na HS)对15%PEG模拟干旱胁迫下玉米种子萌发的影响,并以筛选到的最佳Na HS浓度对幼苗进行叶面喷施,研究其对幼苗叶片抗氧化酶活性、抗氧化剂含量、游离脯氨酸(Pro)和活性氧(ROS)的积累特征及膜质过氧化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Na HS处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干旱胁迫下玉米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及幼苗的生物量,其中以0.6 mmol·L-1的Na HS处理效果最佳。叶面喷施0.6 mmol·L-1Na HS溶液显著增强了叶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及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提高了叶片中抗坏血酸(As A)和谷胱甘肽(GSH)的含量。同时,外源H2S处理增强了玉米叶片中△1-吡咯啉-5-羧酸合成酶(P5CS)的活性,提高了叶片中游离Pro含量,显著降低了叶片中过氧化氢(H2O2)及丙二醛(MDA)含量。综上,外源H2S处理通过提高幼苗的抗氧化水平,减少干旱胁迫对玉米叶片造成的氧化损伤,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玉米幼苗对干旱胁迫的适应能力。本研究为进一步探索H2S缓解玉米干旱胁迫的机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家种玉米资源抗丝黑穗病鉴定与评价
《玉米科学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2007~2011年在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采用田间人工接种法对341份玉米农家种资源进行田间抗性鉴定和评价,明确不同农家种玉米资源抗丝黑穗病差异。结果表明,所有材料中未发现高抗材料;3份材料康南大麻子、花糯包谷和品综2号表现抗病;9份材料小粒红、黄金塔、岚峰小粒红、前川黄马牙、Czerwony Taplanszen Thereszt、糯玉米、甜玉米、86122-1-1、B681表现中抗;其余329份表现感病和高感,分别占供鉴材料的0、0.88%、2.64%和96.48%。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原料基质栽培平菇的生物学研究
《西北林学院学报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木屑、棉籽壳、玉米芯及麦草为基质材料,采用单纯形格子试验设计方法,通过分析不同基质对平菇菌丝生长速度、生物学效率和投入产出比的影响,优化平菇栽培配方.结果表明,4种原料对菌丝生长速度、生物学效率和投入产出比的影响非简单的线性关系,棉籽壳和玉米芯互作与平菇生物学效率和投入产出比具显著正效应.获得优化的栽培基质配方为棉籽壳53%、玉米芯34%、麸皮10%、石灰2%及石膏1%.验证试验结果表明,优化配方的增产效果显著,较目前普遍应用的纯棉籽壳配方平均增产25.14%.
关键词: 平菇 基质 木屑 棉籽壳 玉米芯 麦草 木屑 生物学效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