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不同播种方式及种植密度对马铃薯种薯生产的影响
《西南农业学报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以"陇薯3号"原种为试验材料,选择重30g左右的健康小薯作为种薯,将小整薯分别按4个密度进行种植(行距均为90cm,株距分别为14.3、12.5、11.1和10cm),并在常规大田生产条件下,选择大种薯切块播种和小整薯播种,探讨二者在产量及发病率方面的差异。试验结果表明,在昭苏垦区的自然条件下,马铃薯块茎产量和单位面积块茎数目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大而增加,单个块茎重量则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减少。多重比较表明,无论是产量、单薯重量、单株块茎数、单位面积主茎数、株高、商品薯率,还是病株率、病指,利用小整薯播种均优于传统的切块播种,但通过方差分析发现,二者之间差异不显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对北疆发展复播作物的探讨
《新疆农垦科技 》 2009
摘要:兵团党委提出了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在北疆"减棉、增粮、增畜"的指导方针下,部分师局已将风险棉区、次宜棉区的中低产棉田退出,种植小麦、玉米、油料及特种经济作物,特别是小麦面积有了大幅度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放牧绵羊微量元素舔砖研制与饲用效果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探索放牧绵羊微量元素舔砖的制作工艺及饲用效果。[方法]以石粉、食盐、饲料级微量元素、膨润土和糖蜜等为原料研制放牧绵羊微量元素饲用舔砖,并研究所制舔砖对新疆细毛羊生产母羊和育成羊的饲用效果。[结果]添砖的最佳制作工艺为:微量元素预混料8%,石粉5%,食盐66%,膨润土9%,糖蜜12%,冲击压力50 t,阴干时间9 d;试验组育成羊体重、毛长、体高、体长分别增加6.12kg、0.964、.906、.99 cm,而对照组(自由舔食食盐)分别增加1.60 kg、0.36、3.73、5.46 cm;试验组生产母羊的羔羊初生体重、断奶育成羔羊数、羔羊成活率和母羊繁殖率分别为4.02±0.91 kg/只、64只、94.1%、128%,而对照组分别为3.81±0.86 kg/只、54只、81.8%和108%。[结论]所研制舔砖对绵羊的饲用效果较理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陆早33号亩产皮棉200kg膜下滴灌机采棉栽培技术规程
《农业科技通讯 》 2009
摘要:新陆早33号由新疆农垦科学院棉花所从自育品系石选87天然重病地中的变异单株定向选择培育而成。该品种生育期125d左右,属早熟陆地棉,霜前花率90%。植株筒型,株型紧凑,Ⅰ式果枝。普通叶型,叶片中等偏大,叶色深绿,果枝叶量小,植株清秀,通透性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揭膜对膜下滴灌早熟陆地棉生理指标的影响
《中国棉花 》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研究了揭膜对膜下滴灌早熟陆地棉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揭膜对膜下滴灌早熟陆地棉的株高、蕾数、根系干重影响较显著,而对主茎叶片数、侧根数、成铃数、铃重和衣分影响不显著;不同生育时期对各生理指标的影响不同,对产量形成因子之一的铃数的影响主要在铃期前中期,而各品种不同处理成铃数差异不明显,因而对产量的影响不大。对膜下滴灌早熟陆地棉田的适时揭膜,不影响产量,可回收旧膜,有利于环境保护和植棉业的可持续发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绵羊生长激素基因的克隆、序列分析及真核表达
《新疆农业科学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方法,从新疆阿勒泰×中国美利奴杂交F1代绵羊脑垂体总RNA扩增出编码绵羊生长激素(oGH)基因序列,T-A克隆入载体质粒pT-Adv。测序结果表明所克隆的oGH cDNA在重组质粒的阅读框架是正确的,共含有654个碱基,其核苷酸序列与已知的3条绵羊序列相比共有7个碱基的差异,除第472位和529位的碱基差异能够引起氨基酸序列的变化外,其余均为无义突变,说明从新疆阿勒泰×中国美利奴杂交绵羊中获得的羊生长激素存在有不同品系间的基因多态性变化。将重组质粒pT-Adv/oGHcDNA定向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质粒pcDNA3.1/myc-HisA,构建成重组oGH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A/oGH。利用脂质体转染法,将重组质粒导入到小鼠骨髓瘤(SP2/0)细胞中,经间接ELISA检测,证明在转染细胞的上清中存在有目的基因产物的外泌表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