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新疆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4934条记录
新疆野苹果资源遗传多样性SSR分析

果树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SSR标记技术对新疆野苹果7个天然居群180份样品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旨在为新疆苹果的杂交育种及优良品种/品系的选育提供理论依据。13对SSR引物共扩增出119条多态性条带,各居群内的多态性位点比率为79.84%~92.25%;居群水平上新疆野苹果的遗传多样性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其中新源居群的有效等位基因数(Ne)、Nei's基因多样性(H)和Shannon信息指数(I)在7个居群中最大;种级水平上的Shannon信息指数(I)为0.551 6,居群内为0.468 9;新疆野苹果居群的变异主要存在于居群内部,居群间和居群内遗传多样性分别为15%和85%,说明新疆野苹果居群的变异主要存在于居群内部。

关键词: 新疆野苹果 种质资源 遗传多样性 SSR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南疆棉区棉花品种的特性演变与育种潜力研究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南疆棉区经过5次大的品种更换,高产品种的选育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新育成的品种比早期育成的品种产量以每年12.1kg/hm2的速度增长,品种改良对产量的贡献率为43.9%。衣分、单株结铃数和单铃重的总的演变趋势是增加的,农艺性状方面株高降底,株宽增加,自育品种的现蕾量较低,脱落率较高,南疆棉花品种的综合品质变化不大,特别是棉花生产品质未发生根本性变化。南疆棉花品种在单株结铃数、衣分、增加现蕾数、降低花蕾脱落、株宽、果枝始节、高光合速率品种的选育以及纤维比强度等方面具备较大的选择潜力。

关键词: 新疆 棉花品种 选择潜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盐胁迫对百棉1号与中棉所44的影响比较

湖北农业科学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以国审棉花新品种百棉1号和耐盐棉花品种中棉所44为试材,设置浓度分别为0.0%(对照)、0.4%、0.8%、1.2%的NaCl溶液处理3片真叶幼苗,研究其在盐胁迫下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和ATP酶活性的变化情况,以确定耐盐品种中棉所44与百棉1号的苗期ATP酶活性及叶绿素含量变化的差异所在。结果表明:①两品种的ATP酶活性有不同的变化特征,百棉1号波动较大,总体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而中棉所44波动较小,盐胁迫12 d后呈上升趋势。②两品种的叶绿素含量也有不同的变化特征,在0.4%浓度的盐胁迫下,两品种的叶绿素a含量变化趋势一致,先下降后升高并恢复到对照水平;在0.8%与1.2%的盐胁迫下,百棉1号的不同组分的叶绿素含量一直呈下降趋势,而中棉所44先下降然后趋于稳定;同时两品种叶绿素组分比例降解速度也有所不同。因此,可以把ATP酶活性与叶绿素含量作为耐盐材料筛选的参考指标。

关键词: 棉花 盐胁迫 叶绿素 ATP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棉花生产的比较优势分析

中国棉花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本文一方面对新疆种植业中棉花生产与其他主要作物生产进行了对比分析;另一方面,以比较优势理论为基础,运用产量优势指数、规模优势指数、效益优势指数和综合优势指数4个指标,对新疆与其他6个主产棉省区棉花生产比较优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无论是与疆内主要竞争作物相比,还是与其他6个主产棉省区相比,新疆棉花生产都具有显著的比较优势。

关键词: 新疆 棉花 比较优势 产量优势指数 效益优势指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NaCl胁迫下3个甜高粱品种生理指标的比较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筛选出耐盐能力较强的品种,在NaCl胁迫下,以T601、‘辽甜一号’和XT-2甜高粱品种为材料,设计盆栽实验的方法,在0%、0.4%、0.8%、1.2%、1.6%NaCl胁迫下,观察生理性状,并对甜高粱各品种叶绿素和丙二醛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不同浓度NaCl胁迫下,3种甜高粱品种幼苗叶片中叶绿素a、叶绿素b和叶绿素a+b含量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均呈下降的趋势。各品种各处理叶片叶绿素含量均小于对照。T601叶绿素含量最大,其次为‘辽甜一号’,XT-2最小;3个甜高粱品种幼苗叶片中的丙二醛含量随着浓度的增加和时间的延长均呈增加的趋势。T601和‘辽甜一号’对照丙二醛含量小于XT-2,受到NaCl胁迫后,XT-2各处理丙二醛仍然大于其他2个品种。T601各处理丙二醛大于‘辽甜一号’。根据3个品种受NaCl胁迫后的叶绿素和丙二醛含量的比较,可以初步确定3个品种的耐盐能力大小顺序为T601>‘辽甜一号’>XT-2。

关键词: NaCl胁迫 甜高粱 叶绿素 丙二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波辅助提取玛咖总黄酮的工艺研究

新疆农业科学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优化玛咖总黄酮的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方法】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及响应面分析法对玛咖总黄酮的超声波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建立回归模型。【结果】得到回归方程:Y=2.080+0.074 X1-0.099 X2-0.057 X3-0.697X12-0.209X22-0.336X32+0.005X1X2+0.05X1X3+0.169X2X3;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70.3%、料液比1:27、超声时间28.4 min,此工艺条件下玛咖总黄酮的提取率为2.113%,与模型预测值吻合。【结论】响应面回归方程与试验结果拟合性好,可用于实际预测,为玛咖总黄酮的提取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玛咖 黄酮 响应面 超声波辅助提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播种期下甜高粱秸秆SS、SPS酶活性的研究

新疆农业科学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以新高粱3号(XT-2)和新高粱9号(T601)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播期甜高粱不同生育阶段茎秆SS和SPS酶活性的变化规律及相关性。【方法】在5个不同播期条件下进行了蔗糖和酶活性测定试验。【结果】茎秆的蔗糖含量随着生育期不断升高,成熟期达到最高值。不同品种和不同播期秸秆蔗糖含量有差异,新高粱3号第二播期的蔗糖含量最高,高达7.66%,第五播期最低,仅为1.87%。对于新高粱9号来说第三播期蔗糖含量最高,达9.17%,第二播期最低,仅为6.19%。不同播期和不同品种之间秸秆蔗糖含量与SS、SPS酶活性的相关趋势有差异。除新高粱3号第一播期、第三播期的蔗糖含量与SS酶活性呈极显著相关外,其余播期的蔗糖含量与SS酶活性均呈相关性不显著。不同播期下秸秆蔗糖含量与SPS酶活性均呈相关不显著。【结论】早播时新高粱3号蔗糖含量比较高,晚播时新高粱9号蔗糖含量高。因此新疆,尤其是在北疆新高粱3号糖分积累的最适播期为5月初旬,新高粱9号最适播期为5月中旬。

关键词: 甜高粱 播期 蔗糖合成酶(SS) 蔗糖磷酸合成酶(SPS)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南疆核桃叶缘焦枯病成因分析研究

新疆农业科学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新疆南疆核桃叶片边缘焦枯症状的发生原因。[方法]应用对比研究法,在和田地区和喀什地区选择叶缘焦枯病严重的核桃树为研究对象,以健康生长的核桃树为对照,多点分别采集叶片和根区土壤样品,测定元素含量,统计分析病树与健康树元素含量及比值的差异,结合当地土壤水土状况判断核桃叶缘焦枯病的形成原因。[结果](1)经过比较核桃叶片中N、K、Ca、Na、Cl、Na/K、Na/Ca、Cl/N发现,发病树体叶片中Cl~-和钠离子含量显著高于正常树体,有叶缘焦枯病症状叶片边缘Cl~-和Na~+显著高于叶芯,而钙离子含量下降。发病叶片离子之间比例失衡,Cl~-/N、Na~+/K~+、Na/Ca比值较正常叶片显著升高。(2)发生叶缘焦枯病的核桃根区土壤中Cl~-、Na~+含量高于未发病核桃树根区土壤。[结论]核桃叶缘焦枯症的发生与叶片中Na~+、Cl~-的富集有关,发病区域土壤Cl~-含量偏高。

关键词: 核桃 叶片 焦枯 土壤 元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杏品种开花生物学特性研究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对51个新疆杏品种开花物候期、花粉量、花粉活力、花部器官发育特征及柱头可授性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新疆杏品种花期相对集中,大多持续6~9d,品种间均有3~4d重叠相遇;品种间花粉量与花粉活力差异较大,花粉量在13.2~4 846.9粒/花药,平均为1 449.1粒/花药,花粉萌发率在12.3%~80.1%,平均为52.4%;51个品种均有一定比例的短花柱花或雌蕊退化花,中长花柱花比率平均为59.5%,其中17个品种的中长花柱花比率不足50%,败育率较高;花前3d至开花后6d几乎所有品种都存在柱头可授性,各品种可授性强度虽然不同,但均呈现由弱变强,再由强变弱的趋势,且到达其最强可授性的时间多为花前1d或开花当天,多数品种较强的柱头可授性持续4~7d。

关键词: 开花物候期 花部器官 花粉活力 柱头可授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甜瓜地方品种资源的表型遗传多样性

园艺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分析121份新疆甜瓜地方品种32个形态性状的数据,对其进行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21份新疆地方品种在蔓分支数、叶片长度、主蔓粗度、果实质量和果肉厚度等5个表型性状上差异显著;不同地区的地方品种之间在叶片长度、叶柄长度、果肉质地和风味等4个表型性状上差异显著,而在其余性状上差异不显著;121个新疆地方品种表型性状Shannon’s遗传多样性指数达0.74,不同地区地方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差异明显,新疆可能与栽培甜瓜的次生起源中心有关。121个地方品种的Euclidean遗传距离的平均值为0.42±0.13,其中‘哈密野瓜’与其它地方品种的亲缘关系最远,遗传距离平均为0.76±0.11。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哈密野瓜’被单独聚为一个类群,其可能具有完全不同的遗传背景;其余地方品种被聚为3个类群和7个亚群,不同类群或亚群间的亲缘关系较远,各类群或亚群可能具有相互独立的遗传背景。‘哈密野瓜’属于野生甜瓜亚种CucumismeloL.ssp.agrestis,其余地方品种属于C.meloL.var.cantalupensis和C.meloL.var.inodorus两个栽培变种。

关键词: 甜瓜 地方品种 新疆 表型性状 遗传多样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