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新疆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4934条记录
锥篮式核桃破壳装置设计与试验

农业机械学报 2012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分析锥篮式核桃破壳装置的破壳机理及破壳性能,设计了基于挤压摩擦机理的破壳装置,在该装置上进行了不同核桃品种、尺寸(以棱长为标准)、含水率对核桃破壳效果影响的单因素试验,确定核桃破壳装置最适锥篮角度为6°,破壳装置最适核桃物性选择为:棱长大于等于28 mm,壳厚度小于等于2 mm,湿基含水率介于8%~10%之间。

关键词: 核桃 破壳装置 力学分析 性能试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稳定型双组份SO_2-ClO_2保鲜剂的研究及应用

食品科技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亚硫酸盐释放出SO_2气体还原氯酸盐产生ClO_2气体的发生方法,研制出稳定型双组份SO_2-ClO_2保鲜剂。研究了不同比例的SO_2发生剂与ClO_2发生剂,并添加和丰膨润土制成片剂,对甜瓜、葡萄、杏子常见致病菌(青霉、黑曲霉)进行抑菌实验。结果表明:双组份SO_2-ClO_2最优配方SO_2发生剂与ClO_2发生剂质量比为1:0.3时,其保鲜效果优于单一使用SO_2和ClO_2。

关键词: 双组份 保鲜剂 抑菌测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木质素结构及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

高分子通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木质素广泛存在于高等植物中,是仅次于纤维素的地球上第二丰富的生物聚合体,有效地利用自然界中含量丰富的木质素具有重大的意义。然而,由于木质素结构的复杂性,对其具体结构的认识和寻找合适的木质素结构分析方法成为人们长期探索的课题。本文主要阐述了目前对木质素单体的生物合成途径和木质素的化学组成、官能团、单体间的连接方式、木质素模型化合物等木质素结构方面的研究进展,并从降解法和非降解法两个角度介绍了常用的木质素结构分析方法。

关键词: 木质素 结构 非降解法 降解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吉尔吉斯斯坦农业应对气候变化的发展研究

新疆农业科学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进一步了解吉尔吉斯斯坦的自然环境、气候变化、农业生产等发展现状。【方法】对吉尔吉斯斯坦的气候、土地、土壤、农业等状况进行全面的实地调研和各州农业大学的考察学习,并与吉尔吉斯斯坦气候、土壤、土地利用、农业等方面的专家进行深入交流。【结果】对吉尔吉斯斯坦在气候变化趋势下,农业发展过程中遇到问题提出指导意见。【结论】为吉尔吉斯斯坦需重点开展的农业合作领域和发展提出建议。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农业 发展对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一种新型可自动卸膜滚刀式秸秆粉碎残膜回收联合作业机的研制

中国农机化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介绍一种新型可自动卸膜滚刀式秸秆粉碎残膜回收联合作业机的主要结构、工作原理、主要技术参数及特点。通过对关键结构的改进,提高了机具的使用可靠性,节约了成本,降低了功耗,节省了作业时间,提高了功效。

关键词: 残膜回收 滚刀 秸秆粉碎 自动卸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长期不同施肥下黑土与灰漠土有机碳储量的变化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长期试验,研究了20年不同施肥下1 m深黑土与灰漠土有机碳含量与碳储量的剖面变化。结果表明,单施化肥和不施肥对黑土1 m土层有机碳储量没有显著影响,但灰漠土略有降低。有机肥配施化肥能显著提高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储量。高量有机肥配施化肥(NPKM2)能提高0—20 cm和20—4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含量,黑土分别提高56.6%和49.6%,灰漠土提高143.1%和46.9%;常量有机无机配施(NPKM)效果较差,增幅分别为黑土35.1%和35.3%,灰漠土80.2%和4.1%。两种土壤1 m土体的有机碳储量,NPKM2处理分别提高了C 30.7 t/hm2与40.6 t/hm2。显然,有机-无机肥配施可以显著提高1 m深土体中有机碳储量,主要是由于提高了0—4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含量。

关键词: 长期施肥 有机碳 碳储量 黑土 灰漠土

乌鲁木齐10号冷泉水中可培养细菌群落结构组成

新疆农业科学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了解乌鲁木齐10号冷泉水中可培养细菌群落结构组成,以及嗜盐微生物的分离鉴定。【方法】梯度稀释乌鲁木齐10号冷泉水,采用TSA、R2A、0.1×LB、HM等4种培养基进行分离纯化。其中采用0.1%、0.5%、1%、2%、5%和10%NaCl的HM培养基分离嗜盐微生物。CTAB法提取所得菌株DNA,用细菌通用引物27F/1492R扩增16SrRNA基因,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分离得到33株不同基因型细菌,16SrRNA测序、BLAST比对及系统发育分析将其归为假单胞菌属、金黄杆菌属、红杆菌属、芽孢杆菌属等,其中假单胞菌属占优势。R2A培养基分离效果较好,HM培养基在NaCl 5%~20%区间分离到的菌株数较多。【结论】乌鲁木齐10号冷泉水可培养细菌多样性较低,而中度嗜盐菌数量较丰富。

关键词: 冷泉 可培养细菌 群落结构组成 中度嗜盐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盐生植物盐穗木HcPS_H基因大肠杆菌表达载体的构建

安徽农业科学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构建盐穗木HcPS_H基因的大肠杆菌表达载体。[方法]以质粒pGEM-T-HcPS_H为模板,HcPS_H-pET28a-F、HcPS_H-pET28a-R为引物进行PCR扩增,获得两端含酶切位点的HcPS_H基因目的片段。将该目的片段与大肠杆菌表达载体pET-28a通过T4DNA连接酶连接,并转化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DH5α,得到重组子克隆,抽质粒进行测序鉴定。[结果]扩增出HcPS_H基因片段长度为441 bp,将其连接到大肠杆菌表达载体pET-28a上后,得到重组子质粒,经PCR检测、双酶切验证及测序鉴定,表明成功构建原核表达载体。[结论]该研究成功构建了盐穗木HcPS_H基因的大肠杆菌表达载体,为进一步进行该基因功能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盐生植物 盐穗木 HcPS_H基因 原核表达载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多菌灵对新疆灰漠土细菌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旨在探明不同浓度多菌灵处理对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的影响,从而为多菌灵的合理使用和减少环境污染提供科学依据。采用PCR-DGGE方法,研究了新疆灰漠土上不同浓度多菌灵处理(0、5、10、20、50 mg/kg和100 mg/kg)细菌群落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试验条件下,在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分析中,Shannon-Wiener指数和丰富度在多菌灵施用14 d时随着多菌灵浓度的增加有所增加,在28 d和42 d时则随着多菌灵浓度的增加而降低,Shannon-Wiener指数降低的幅度分别为4.05%~29.48%和6.13%~16.86%,丰富度降低的幅度分别为9.01%~63.64%和22.22%~38.89%;多菌灵处理对细菌均匀度和Simpson指数的影响不大。综合分析认为,施用多菌灵不仅影响了土壤细菌群落的种类和结构组成,还改变了土壤细菌的种群数量和结构多样性,导致其多样性降低。

关键词: 多菌灵 灰漠土 细菌 遗传多样性 PCR-DGGE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干旱胁迫下玉米自交系穗部性状与耐旱性关系研究

新疆农业科学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干旱是限制我国玉米生产的主,因素,研究干旱胁迫下玉米穗部性状与耐旱性的关系,为玉米耐旱性研究提供理论指导。【方法】通过抽雄吐丝期干旱胁迫的方法,对287份玉米自交系进行耐旱鉴定,调查穗长、穗粗、粒长、粒宽、粒厚、单穗干重、穗轴粗、粒重、百粒重、穗行数、行粒数等穗部性状,研究穗部性状与耐旱性的关系。【结果】相关分析发现单穗干重、穗长、穗行数、行粒数、粒长、粒重与玉米耐旱性存在极显著的相关性,穗粗和百粒重与玉米耐旱性存在显著相关性;通过对耐旱相关的穗部性状主成分分析,得到"产量"因子、"果穗行数"因子、"籽粒重量"因子、"轴部"因子、"果穗尺寸"因子,上述5个因子可以反映玉米自交系穗部的耐旱性;通过聚类分析获得耐旱性弱、适中、强的3种类群。【结论】单穗干重、穗长、穗行数、行粒数、粒长、粒重、穗粗和百粒重是十分重要的耐旱参考指标,在穗部耐旱性状中,对耐旱性的贡献大小依次为产量因素>果穗行数>籽粒重量>轴部因素>果穗尺寸,玉米在干旱胁迫下粒长、穗轴粗、百粒重较对照下降较少,穗长、穗粗、穗行数、粒重、单穗干重较对照略有增加,行粒数较对照下降适中,此类自交系耐旱性较强。

关键词: 玉米 耐旱性 穗部性状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