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黑木相思优树腋芽增殖及生根的影响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建立黑木相思(Acacia melanoxylon)快繁技术体系,以含1个腋芽的无菌茎段为材料,研究了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其增殖和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6-BA极易诱导黑木相思愈伤组织形成,但芽长势较差,不利于腋芽增殖体系的建立。而生长素既能诱导黑木相思生根,又能诱导腋芽增殖;将无菌茎段接入MS+IAA 0.5 mg L–1+IBA 0.5 mg L–1培养基中培养20 d的生根率为98.41%,培养40 d的腋芽增殖倍数为2.36,单株繁殖系数为6.57。这是首次成功建立高效、简便的生根和增殖同步发生的黑木相思直接器官发生途径的组培技术体系。
关键词: 黑木相思 腋芽增殖 生根 直接器官发生 间接器官发生


铁皮石斛育种研究进展
《广东农业科学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铁皮石斛作为我国传统名贵中药材,广泛运用于食品和医疗保健领域。在查阅近20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基础上,综述了铁皮石斛种质资源研究和育种现状,国内外对种质资源的形态学鉴定、分子鉴定、农艺性状分析、成分分析等方面进行了较为细致的研究,为育种工作奠定了基础;通过选择育种、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倍性育种等常规育种方法已获得较多的铁皮石斛新品种,分子标记辅助育种、转基因育种等现代生物技术手段将成为今后铁皮石斛育种的主要工作重点。同时,提出了铁皮石斛育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展望,为今后铁皮石斛种质资源创新研究提供参考。


发芽-挤压-淀粉酶协同处理对速食糙米粉品质特性的影响
《中国农业科学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讨发芽-挤压膨化-高温α-淀粉酶协同处理对速食糙米粉的冲调性、流动性、色度、风味和淀粉消化性能等品质特性的影响,为高品质速食糙米食品的加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糙米经发芽处理后采用高温α-淀粉酶辅助挤压膨化协同处理(Extrusion-Germinated Brown Rice-Enzyme,EGBRE),以糙米发芽直接挤压膨化处理(Extrusion-Germinated Brown Rice,EGBR)、糙米不发芽分别采用高温α-淀粉酶辅助挤压膨化协同处理(Extrusion-Brown Rice-Enzyme,EBRE)和直接挤压膨化处理(Extrusion-Brown Rice,EBR)3种方式作为对照,分别比较分析糙米粉的水溶性指数、吸水性指数、冲调结块率、分散时间、粘度以及其色度、挥发性物质、淀粉消化性能等品质特性,并进行整体感官评分。【结果】高温α-淀粉酶处理能显著提高糙米粉的溶解性,其中,EGBRE较EGBR水溶性指数提高2.11倍,EBRE较EBR水溶性指数提高2.55倍;而发芽处理对糙米粉的溶解性影响不显著。高温α-淀粉酶处理能显著降低糙米粉冲调后的粘度,其中,EGBRE较EGBR粘度下降60.0%,EBRE较EBR粘度下降31.3%;而发芽处理对糙米糊粘度影响不明显。高温α淀粉酶处理还能显著增加糙米粉中挥发性物质总量,而发芽处理能降低其脂质氧化产物的含量。发芽、挤压膨化和高温α-淀粉酶三者协同处理能显著降低糙米粉的冲调结块率、缩短分散时间,其中,EGBRE较EGBR、EBRE和EBR的冲调结块率分别下降55.4%、74.8%和84.0%,分散时间分别缩短27.2%、17.3%和52.5%。同时,发芽-挤压-淀粉酶协同处理能显著影响糙米粉的休止角,改善粉体流动性能,但会适当提高粉体的色度。此外,发芽-挤压膨化-高温α-淀粉酶协同处理较直接挤压膨化处理,糙米粉中快消化淀粉比例显著提高,抗性淀粉比例显著降低。【结论】发芽-挤压-淀粉酶协同处理可以显著改善速食糙米粉的品质特征与冲调性,降低结块率,缩短分散时间,降低冲调粘度,提高淀粉的消化性能,适当增加挥发性风味物质含量。


柔嫩艾美耳球虫5-磷酸脱氧木酮糖还原异构酶基因的克隆、原核表达及酶活性分析
《畜牧兽医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旨在克隆柔嫩艾美耳球虫5-磷酸脱氧木酮糖还原异构酶(EtDXR)基因,初步分析EtDXR的酶活性。根据EuPathDB数据库信息注释、拼接Etdxr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扩增Etdxr基因,构建原核表达质粒pCold I-EtDXR,转化E.coli Rosetta(DE3),IPTG诱导表达,进行SDS-PAGE及Western blot分析,纯化rEtDXR,对rEtDXR进行酶活性分析,测定pH和Mg2+离子浓度对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Etdxr基因完整编码序列为1 746bp,氨基酸序列具有与其他物种高度保守的酶活性中心;成功构建原核表达质粒pCold I-EtDXR,SDS-PAGE以及Western blot分析显示,得到约50ku的蛋白质;利用直接检测底物NADPH消耗速率的方法分析EtDXR酶活性,结果显示,不同pH和离子浓度对EtDXR的酶活性有显著影响,其最佳的酶反应条件为pH 7.0,Mg2+离子浓度4.5mmol·L-1。本研究为进一步以EtDXR为药靶筛选抗球虫先导化合物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柔嫩艾美耳球虫 5-磷酸脱氧木酮糖还原异构酶 克隆 原核表达 酶活性


中国海南野番茄上的一种新病毒-野番茄花叶病毒
《生物技术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鉴定引起海南水茄叶片呈典型皱缩和轻微花叶症状的病原物。[方法]对该病样提取总RNA,反转录成第一链c DNA,然后设计WTMV(Wild tomato mosaic virus)cp基因的特异引物,再利用常规PCR方法鉴定其病原是否为WTMV。[结果]通过PCR扩增获得一段约900 bp的DNA序列,包含WTMV全部CP(813 bp)蛋白基因编码区。分析表明该片段编码270个氨基酸,与WTMV-Laichua分离物核酸序列同源性为89%,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94%,且在所有的WTMV分离物中保守,可形成一个小的group。与其它马铃薯Y病毒属病毒的同源关系依次是PVMV、Chi VMV-Ⅰ、其它16个potyviruses(包括8个属于Chi VMV-Ⅱ的Chi VMV)。[结论]确定了引起海南水茄叶片皱缩和轻微花叶症状的病原物为野番茄花叶病毒(WTMV)。海南WTMV该分离物CP蛋白基因的Gen Bank登录号为KR781519。据我们所知,这是国内首次发现WTMV自然侵染水茄。


甜玉米新品种‘正甜88’
《园艺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正甜88’是鲜食与加工兼用型超甜玉米新品种。丰产性好,单苞质量360 g,鲜苞产量18 256.5 kg·hm-2;优质,可溶性糖含量30.74%,果皮薄(70.08μm),适口性好;一级果穗率88%;中抗纹枯病和小斑病;长势旺,整齐度好,适应性强。


红紫芽茶利用研究进展
《广东农业科学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红紫芽茶树是一种具有高花青素含量的特色茶树种质资源,全年新梢呈红色、紫色或红紫色。综述了红紫芽茶树种质资源创新利用、红紫芽茶生化特点和产品开发、红紫芽茶的生理功能、茶树花青素的提取技术及茶树花青素合成代谢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并展望其研究应用前景,提出要加强红紫芽茶树种质资源的收集和创新利用,加强红紫芽茶特色产品开发,加强红紫芽茶遗传特点和代谢调控机制研究。


家蚕雄蛾中睾酮和β-蜕皮激素的联合提取及含量测定
《蚕业科学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开发家蚕雄蛾保健食品并建立可控的原料质量标准,研究对家蚕雄蛾的睾酮和β-蜕皮激素2种活性成分进行联合提取及检测的方法。结果表明,采用70%乙醇作提取溶剂对家蚕雄蛾中的睾酮和β-蜕皮激素进行联合提取,能够有效获取2种活性成分,解决了因蛾体含有大量油脂给样品处理带来的困难,更加符合产品生产工艺要求。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在检测波长为242 nm,样品溶液质量浓度20~70μg/m L的线性范围内,测定未交配家蚕雄蛾提取液中的睾酮与β-蜕皮激素的质量比分别为5.82μg/g和17.08μg/g,该检测方法的样品回收率分别达到98.59%和98.35%,可用于家蚕雄蛾原料及其提取液中2种活性成分含量的检测。
关键词: 家蚕雄蛾 睾酮 β-蜕皮激素 乙醇浸提 高效液相色谱法


绿色木霉TvALP-linker-TvRBL融合基因的构建与原核表达
《生物技术通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Tv ALP基因和Tv RBL基因间加入一段柔性链接头(linker)基因序列,构建融合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该融合基因含有一段信号肽序列。利用RT-PCR技术从绿色木霉菌丝体总RNA中扩增出Tv RBL基因、Tv ALP基因和去除信号肽的ΔTvALP基因,分别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 ET30a,构建重组质粒p ET30a-Tv ALP-linker-Tv RBL和p ET30a-ΔTv ALP-linker-Tv RBL,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p Lys S,经异丙基硫代-β-D-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SDS-PAGE电泳分析结果表明,去除信号肽的表达质粒p ET30a-ΔTv ALP-linker-Tv RBL在大肠杆菌BL21(DE3)p Lys S中获得了表达,在60 k D处有一条蛋白质特异条带,与预测的目的产物蛋白条带大小一致。
关键词: 绿色木霉 TvALP-linker-TvRBL融合基因 信号肽 原核表达


氮肥形态对菜地土壤N_2O排放与小白菜产量的影响
《广东农业科学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明确不同形态氮肥施用对广东菜地土壤N2O排放和蔬菜产量的影响,利用盆栽试验,用密闭式静态箱法,对施用酰胺态氮(尿素)、铵态氮(硫酸铵)、硝态氮(硝酸钙)和对照菜地土壤N2O排放进行连续监测,并对蔬菜产量、养分含量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施用不同形态氮肥明显增加了菜地土壤N2O排放通量,各处理排放通量高峰出现在施肥后2 d和3 d,从大到小依次为施酰胺态氮0.22 mg/m2·h、施硝态氮0.18 mg/m2·h、施铵态氮0.14 mg/m2·h、对照0.11 mg/m2·h,施肥后6 d排放通量与对照持平。施用不同形态氮肥与对照比,显著提高了蔬菜干物质积累量、植株氮含量,但各形态氮肥处理干物质积累量之间无显著差异。说明施用铵态氮(硫酸铵)能够有效降低N2O排放,同时保证蔬菜产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