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一氧化氮熏蒸处理对双孢蘑菇采后褐变及衰老的影响
《北方园艺 》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以双孢蘑菇为试材,研究了在(10±0.5)℃条件下,不同浓度一氧化氮(NO)(30、60、90μL/L)气体熏蒸处理对双孢蘑菇贮藏过程中感官品质、褐变度、多酚氧化酶(PPO)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NO熏蒸处理显著抑制了PPO活性的升高(8.90%~33.13%),减轻贮藏期的褐变程度。提高了贮藏后期POD活性(12.28%~76.27%),延缓了双孢蘑菇的衰老,有效延长了货架期(2d)。其中,NO浓度为60μL/L时效果最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光照对采后蔬菜呼吸强度变化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 》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研究光照对贮藏期蔬菜呼吸作用的影响。[方法]以各蔬菜的最佳低温贮藏保鲜温度为参照,从高温到低温依次对每一种供试蔬菜设定3个温度梯度,分别对同梯度温度下青椒、西兰花、花椰菜、双孢菇在黑暗和光照下的呼吸强度进行比较。[结果]在设置的同一温度梯度下,与黑暗条件相比,光照可不同程度地降低青椒、西兰花的呼吸强度,但光照对花椰菜、双孢菇呼吸强度的影响不显著;同时光照对贮藏期蔬菜呼吸强度的影响还与贮藏温度有关,贮藏温度越低,光照对蔬菜呼吸作用影响越小。[结论]适当光照能降低离体果蔬的呼吸强度,对果蔬贮运具有重要意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葡萄贮藏期间果肉质地参数变化规律的TPA表征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3种常用保鲜膜对巨峰葡萄进行气调包装,放于-0.3℃的冰温保鲜库中贮藏,分别在0、5、10、15、20、25、30 d利用质构仪质地多面分析(TPA)法测定葡萄果肉,得到葡萄贮藏期间果肉质地参数变化规律。结果表明:TPA测试反映了3种保鲜膜内的葡萄果肉各项质地参数变化规律总体均呈现下降趋势;果肉硬度与黏着性、咀嚼性呈较好的正相关性,而与凝聚性呈负相关;果肉咀嚼性与硬度、黏着性、弹性呈较好的正相关性;果肉弹性与凝聚性、咀嚼性、回复性呈较好的正相关性,而回复性与弹性、凝聚性以外的质地参数相关性较差;葡萄好果率与贮藏时间在一定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提出一个经验公式将好果率与果肉硬度进行关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质地多面分析(TPA)法评价葡萄贮藏期间果肉质地参数的研究
《食品工业科技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巨峰葡萄为试材,应用质构仪质地多面分析(TPA)法对冰温结合四种不同浓度CO2气体贮藏期间的葡萄果肉质地参数进行了评价。实验结果表明:在整个冰温贮藏期间,TPA测试反映了四种不同浓度CO2气体下的葡萄果肉各项质地参数总体呈现下降趋势,且不同浓度CO2气体间各质地参数下降规律有所差异;果肉硬度与黏着性、咀嚼性呈较好的正相关性,而与凝聚性呈负相关;果肉咀嚼性与硬度、黏着性、弹性呈较好的正相关性;果肉弹性与凝聚性、咀嚼性、回复性呈较好的正相关性,而回复性与弹性、凝聚性以外的质地参数相关性较差。结论:质地多面分析法能很好地反映葡萄果肉质地参数变化规律,适合用于评价葡萄贮藏期间果肉质地变化情况。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SO_2伤害对巨峰葡萄香气物质的影响研究
《食品工业科技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和气相色谱/质谱分析(GC-MS)联用技术,对无SO2伤害和不同程度SO2伤害的巨峰葡萄的香气物质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发现,SO2伤害对巨峰葡萄的香气物质的种类和相对含量均有较大影响。检出未漂白、中度漂白和重度漂白的三类葡萄中香气物质分别为44、43、43种,分别占各自所有组分总峰面积的93.49%、95.28%和94.52%。随着漂白程度的增加,葡萄中酯类物质含量逐渐下降,醇类物质含量逐渐增加,无SO2伤害(未漂白)葡萄中醛类物质含量均高于其他两类葡萄,其他种类物质含量变化不大。
关键词: 巨峰葡萄 SO2伤害 香气成分 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保护地主要蔬菜安全生产技术的研究与示范
《中国科技成果 》 2011
摘要:在保护地黄瓜,番茄、芹菜等蔬菜安全生产上,应用以平衡施肥,生物有机肥改良土壤、土壤消毒、生物和物理防治、高效低毒低残留药剂防治等技术为核心的综合集成技术,蔬菜综合集成技术管理与农民常规管理比较,产量提高20%,亩增经济效益1043元,肥料成本下降22%,减少农药用量45%,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控效果达85%以上,蔬菜产品质量达无公害蔬菜标准.
关键词: 保护地主要蔬菜安全生产集成技术 保护地蔬菜 平衡施肥 产量 无公害蔬菜 生物和物理防治 高效低毒低药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双炔酰菌胺在葡萄及土壤中的残留动态
《农药 》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为评价双炔酰菌胺在葡萄上的残留动态并制定合理使用方法,在天津、南京同时进行残留动态试验。[结果]双炔酰菌胺在葡萄中半衰期为5.2~7.8 d,土壤中半衰期为7.6~10.3 d;试验条件下,双炔酰菌胺最后1次施药后间隔3、5、7、10 d,葡萄中残留量为未检出~0.066 mg/kg。[结论]25%双炔酰菌胺悬浮剂在葡萄上合理使用方法:以有效成分质量浓度125~167 mg/L喷雾3次,安全间隔期3 d;双炔酰菌胺在葡萄中最高残留限量推荐值为2 mg/kg。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天津市北辰区耕地地力评价基础数据处理
《天津农业科学 》 2011
摘要:以天津市北辰区为例,详细介绍了进行耕地地力评价所需基础数据的处理过程,包括资料的收集整理,图件的配准、数字化以及耕地资源管理单元图的制作与赋值。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