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8423条记录
甘肃豌豆地方品种资源白粉病抗性鉴定

甘肃农业科技 2016

摘要:以从甘肃定西、临夏、河西等地收集的34份豌豆地方品种资源为试材,在田间自然感病条件下,结合室内盆栽人工接种试验,进行豌豆白粉病抗性鉴定。结果鉴定出抗病资源7份,占全部鉴定材料的20.59%,其中D27表现为抗病(R),占供试材料的2.94%;D18、D20、D21、D23、D25、D28等6份材料表现为中抗(MR),占供试材料的17.65%。剩余27份材料为高感(HS)或中感。综合对白粉病抗性与农艺性状表现,半蔓生型豌豆抗白粉病资源D23可作为地方优良品种直接加以利用,其余6份抗病材料则可作为抗病亲本资源。

关键词: 豌豆 地方品种 白粉病 鉴定 甘肃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雷公藤等10种植物分得49种内生真菌的发酵提取物杀虫活性研究

中医药学报 2016

摘要:目的:从植物源内生真菌提取物中筛选杀虫活性较高菌株,获得高效的植物源杀虫剂。方法:组织切片法、平板划线法、小型发酵、萃取、回流提取、玻片浸渍法、点滴法。结果:经初筛、复筛测定了10种植物分得49种内生真菌的71个发酵提取物的杀虫活性,表明各种提取物对朱砂叶螨、桃粉蚜均有不同程度的触杀作用,其中乌头中分得的内生真菌发酵提取物活性相对较高,有6株内生真菌(0.5 mg/m L)对朱砂叶螨的24 h致死率接近50%。在供试的提取物中,WT-S-18对朱砂叶螨有较强的杀虫活性,其48 h的LD50计算值为0.418 2 mg/m L。结论:该研究为进一步纯化新型植物源杀虫物质并确定其分子结构提供了实验依据,从而为开发其应用前景及发现新的杀虫活性先导化合物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植物源 内生真菌 提取物 朱砂叶螨 桃粉蚜 杀虫活性 杀虫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104份甘肃小麦品种主要品质基因的分子标记检测

西北农业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黄色素质量分数和1B/1R易位系均影响小麦的加工品质。为明确相关品质性状基因在104份甘肃育成小麦品种中的分布,并为小麦品质育种提供亲本材料,利用高分子质量谷蛋白亚基Dx5、Bx7、By8、By9和黄色素质量分数基因及1B/1R易位系的特异性标记对104份小麦品种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含基因Dx5、Bx7、By8、By9和1B/1R易位系的品种分别占总品种数的63.46%、76.92%、52.88%、45.19%和45.19%。含有等位基因Psy-A1a和Psy-A1b品种分别占总品种数的60.58%和21.15%,其黄色素质量分数均值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总体来看,甘肃育成小麦品种中含适合加工馒头和面粉等传统食品的单个品质优质基因频率较高,而优质基因组合的比例较低,具有黄色素质量分数较高的品种比例高。

关键词: 甘肃小麦 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 品质基因 分子标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蓝型与白菜型冬油菜杂交F_1代植物学性状及自交亲和性分析

草业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甘蓝型冬油菜与北方白菜型冬油菜及其正反交杂种F1植物学形态、生长习性、自交亲和性的比较,分析杂种抗寒性、植物学形态、生长习性、自交亲和性的变化。选择白菜型冬油菜陇油9号与甘蓝型冬油菜Vision组配的(陇油9号×Vision)、(Vision×陇油9号)甘白杂交正反交组合,通过亲本与杂种形态比较、越冬率统计、套袋自交以及花粉-柱头互作等,对杂种抗寒性、植物学形态、生长习性、自交亲和性作出评价。陇油9号与Vision杂交,杂种F1植物学形态、干物质积累特性为中间型,生长习性和生长点下凹程度均偏白菜型。F1正、反交越冬率分别为68.75%和65.00%,根长为14.83和14.30cm,根颈直径为6.08和5.67mm。自交亲和性为:Vision>F1(Vision×陇油9号)>F1(陇油9号×Vision)>陇油9号,其相应的自交亲和指数为20.83,1.09,1.06,0.87;杂种及其亲本的自交亲和性的大小与其花粉在柱头上的萌发数量与萌发速度相一致。陇油9号与Vision杂交,杂种F1抗寒性强于甘蓝型冬油菜,但较白菜型冬油菜弱。同时,白菜型冬油菜与甘蓝型冬油菜杂交,杂种F1代自交亲和,但杂种的自交亲和程度远远低于甘蓝型冬油菜,而且F1杂种的自交亲和性因杂交组合方式而有差异。

关键词: 甘蓝型冬油菜 白菜型冬油菜 远缘杂交 干物质积累 自交亲和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生育阶段灌水处理对谷子生长发育的调控效应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敦煌年降雨量39 mm条件下,研究了拔节期、抽穗期、灌浆期不同生育阶段灌水处理对谷子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生育阶段灌水对谷子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都有较大影响,与全生育期不灌水相比,拔节期、抽穗期、灌浆期各灌1次水处理谷子生育期缩短5.4 d,株高增高51.1 cm,穗长增长1.2 cm,株穗重、株粒重和株草重分别增重14.2、12.3 g和3.1 g,产量增加225.85 kg·666.7m-2;全生育期不灌水处理谷子产量最低,仅105.78 kg·666.7m-2,抽穗期和灌浆期共灌2次水,拔节期、抽穗期、灌浆期共灌3次水和抽穗期仅灌1次水各处理,产量分别达339.91、331.64 kg·666.7m-2和288.31 kg·666.7m-2,灌2次水产量最高。表明抽穗期灌水对谷子产量形成影响最为显著。灰色关联度分析表明,单株粒重、单株穗重和主穗长与产量相关性最为密切。

关键词: 谷子 灌水处理 农艺性状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胡麻EST-SSRs标记分布特征及PCR反应体系的优化

甘肃农业科技 2016

摘要:从美国NCBI数据库中下载了286 868条亚麻EST,利用SSRIT软件检索出符合要求的SSR重复序列4 310条,占整个EST数据库的1.50%。其中三核苷酸出现频率最高,占总SSR的40.09%;SSR重复类型总共235种,序列中占总SSR比例大于1%的重复类型共有21种,占SSR序列总数的68.63%。通过正交设计(L_(16))得到了胡麻EST-SSR最佳PCR反应体系:即20μL反应体系里,引物0.2μmol/L、模板DNA 50 ng、d NTP 0.10 mmol/L、Mg~(2+)1.5 mmol/L、Taq DNA聚合酶0.50 U/μl、2μL 10×buffer,其余用dd H_2O补齐。并通过单因素优化试验,对得到的胡麻EST-SSR最佳PCR反应体系进行了验证,结果完全一致。

关键词: 胡麻 EST-SSR标记 PCR反应体系 优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渭河上游地区温室菜地土壤肥力演变特征研究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陇东南渭河上游地区的天水市武山县,通过田间采样的方法,以不同种植年限的温室和露地的耕层土壤(0~20 cm)为研究对象,研究了长期连作温室蔬菜对土壤p H、全盐、有机质及氮磷钾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种植年限温室菜地的土壤p H都明显低于其露地大田,而且随种植年限的延长,p H逐渐降低,与种植年限显著负相关,年均降低0.05个单位。而土壤全盐含量与种植年限呈显著正相关,年均增加0.091个百分点。连续14年种植温室蔬菜土壤全盐含量达到0.34%,是露地土壤的6.35倍。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全磷、全钾、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也随种植年限逐渐增加,与种植年限显著正相关,连续14年种植温室蔬菜后,土壤的速效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达到230.17、342.17 mg·kg-1和263.00 mg·kg-1,显著的高于大田。

关键词: 渭河上游 温室菜地 土壤肥力

甘肃敦煌绿洲区干旱胁迫下玉米抗旱性与灌浆期光合特性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年降雨量不足40 mm的甘肃省敦煌市绿洲农业区,采用大田干旱胁迫法对玉米品种陇单9号、先玉335、陇单10号、沈单16进行了抗旱性及灌浆期光合特性的研究。结果显示:(1)干旱胁迫和充分供水条件下,4个参试品种间除单株穗数差异不显著外,其余形态性状及光合特征参数间差异较大,干旱胁迫后,4个参试材料平均株高降低了40.25 cm,生物量、穗重、穗粒重、穗粒数分别减少了132.87 g·株~(-1)、90.48 g、79.15 g、167.59粒,差异达到了极显著水平,百粒重、穗数、出籽率分别减少了3.75 g、0.08个、7.75%,差异不显著;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及叶绿素含量随品种抗旱性减弱呈降低的趋势,而胞间CO_2浓度(Ci)在4个品种间变化较小。(2)抗旱性综合评价值的计算结果表明,4个参试品种的抗旱性依次为先玉335(抗旱)>陇单9号(中度抗旱)>沈单16(弱抗旱)>陇单10号(弱抗旱)。(3)相关及逐步回归分析显示,灌浆期光合速率与不同抗旱类型玉米品种的抗旱性显著相关,而胞间CO_2浓度与抗旱品种陇单9号、先玉335的抗旱性相关性较大,叶绿素含量与弱抗旱品种陇单10号、沈单16的抗旱性极显著相关。

关键词: 干旱胁迫 玉米 抗旱性 光合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持续模拟干旱胁迫对胡麻萌发特性影响及品种抗旱性评价研究

核农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PEG-6000模拟干旱持续胁迫,研究不同PEG-6000浓度对6个胡麻品种(坝选3号、晋亚11号、定亚23号、天亚9号、陇亚8号、陇亚11号)的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和幼苗生理指标的影响,并对6个胡麻品种的萌发期抗旱性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随着PEG-6000浓度的升高,胡麻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地上部分长度、地下部分长度、地上部分鲜重及地下部分鲜重整体呈下降趋势;丙二醛(MDA)含量、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呈先增后减的趋势,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呈增加趋势;萌发抗旱指数呈下降趋势。随着胁迫时间的增加,同一浓度下,MDA含量,POD、CAT、SOD活性均随着胁迫时间的增加逐渐增加。采用模糊数学隶属函数法,对6个胡麻品种萌发期抗旱性进行评价,其抗旱性强弱依次为:坝选3号>晋亚11号>定亚23号>天亚9号>陇亚8号>陇亚11号。本研究为室内早期快速鉴定胡麻育种材料的抗旱性提供了参考依据。

关键词: 胡麻 PEG-6000干旱胁迫 种子萌发 抗旱性 综合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番茄单性结实研究进展

园艺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番茄单性结实资源、评价鉴定方法、子房内源激素水平、分子机制及新品种选育等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尤其对近几年分子水平的最新研究进行了评述,对今后这一领域的研究做了展望。

关键词: 番茄 单性结实 内源激素 基因 品种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