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9441条记录
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裸花紫珠有效成分提取工艺

福建农业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为研究裸花紫珠浸膏得率、总黄酮、总酚酸及总皂苷的最佳提取工艺,以浸膏得率和有效成分总含量(总黄酮、总酚酸及总皂苷含量之和)的加权评分值(加权评分值=浸膏得率×0.7+总有效成分含量×0.3)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设计相结合的方法,以提取方法、提取时间、料液比、乙醇浓度、提取次数为考察因素,优化裸花紫珠有效成分提取工艺。结果表明裸花紫珠有效成分的最佳提取工艺为:超声提取时间为42min,料液比1∶17,乙醇体积分数为62%,提取2次。此条件下加权评分值为119.27,预测加权评分值为120.47,两者相差较小。优化后的裸花紫珠有效成分提取工艺简单可行,重现性和可预测性较好。

关键词: 裸花紫珠 有效成分 浸膏得率 响应面设计 工艺优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3种牛大力种质资源的光合特性的比较

分子植物育种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讨自然条件下不同种源牛大力光合特性的差异,本研究对3种不同来源的牛大力种质资源进行了光合特性观测,结果表明:广东信宜牛大力(GDXY)和广西钦州牛大力(GXQZ)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呈双峰型,具有明显的午休现象,峰值出现在上午11:30和下午15:30;海南保亭牛大力(HNBT)不具有明显的午休现象。光响应曲线数据分析表明,GDXY具有较高的光饱和点(LSP)和表观量子效率(AQY),有利于碳水化合物的制造,在弱光阶段对光能的转化利用效率最高。GXQZ有较低补偿点(LCP)有利于碳水化合物的积累。HNBT暗呼吸速率(Rd)最高,说明该种源暗呼吸速率较大,不利于碳水化合物的积累。不同种源之间的光合特性有一定差异。

关键词: 牛大力 净光合速率 光响应曲线 日变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南飘拂草属植物资源调查及饲用价值评价

热带作物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海南岛分布的莎草科飘拂草属植物资源进行了调查、收集与整理,共收集到飘拂草属植物27种、1亚种,2变型,其中收集《海南植物志》未记载的有1种。对调查和收集的20种飘拂草属牧草的营养价值进行了分析,并通过隶属函数法对所有供试材料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双穗飘拂草营养价值最优,其次是绢毛飘拂草和披针穗飘拂草,这些牧草的营养价值综合评价较高。具有一定的开发利用价值,开展对海南飘拂草属植物资源调查及饲用价值评价为开发利用飘拂草属植物资源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海南 飘拂草属 资源调查 饲用价值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杧果细菌性角斑病病原菌XC01菌株的全基因组测序及序列分析

果树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由柑橘黄单胞菌杧果致病变种引起的杧果细菌性角斑病是杧果生产上的重要病害,解析杧果细菌性角斑病病原菌(柑橘黄单胞菌杧果致病变种)XC01菌株的基因组序列信息,为深入研究病菌的致病机制提供序列背景信息。【方法】利用PacBio RS II测序平台对柑橘黄单胞菌杧果致病变种XC01菌株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并对测序数据进行序列拼接、基因预测与功能注释、COG/GO聚类分析等。【结果】柑橘黄单胞菌杧果致病变种XC01菌株整个基因组大小为3 865 165 bp,GC含量为68.9%,编码3 442个蛋白基因,共有3 297个基因具有明显的生物学功能,其中150个基因参与碳水化合物代谢,582个基因参与到寄主与病原互作机制中。序列提交至GenBank数据库,登录号为CP016836。【结论】本研究首次报道了杧果细菌性角斑病病原菌的全基因组序列,分析了基因组的基本特征,初步解释了该菌株致病的关键基因,为深入开展该病菌侵染植物的作用机制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 杧果细菌性角斑病 全基因组测序 致病机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支链聚合度对菠萝蜜种子淀粉热力学特性的影响及老化动力学分析

食品工业科技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究支链聚合度对淀粉老化的影响,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结合Avrami方程,研究不同支链聚合度菠萝蜜种子淀粉(jackfruit seed starch,JFSS)凝胶后贮藏过程中的老化焓变和老化动力学.结果表明:支链聚合度降低,JFSS凝胶后老化过程形成更多趋于有序排列的结晶,老化速率从0.336增加到0.513,不同聚合度JFSS成核方式为瞬间成核;随贮藏时间的延长,JFSS老化度增大;支链聚合度与Avrami指数呈显著正相关(p <0.05);支链重均聚合度与凝胶化焓呈极显著负相关(p <0.01),数均聚合度凝胶化焓呈显著负相关(p <0.05);支链重均聚合度与贮藏0~7 d的老化焓变均呈现显著负相关(p <0.05).支链聚合度是影响淀粉贮藏过程中老化特性的重要结构因素.

关键词: 菠萝蜜种子淀粉 支链淀粉 聚合度 凝胶化 老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香草兰豆荚加工过程物性测定与风味电子感官分析

热带作物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香草兰豆荚加工过程分为杀青、发汗、干燥和陈化四个阶段,期间豆荚颜色改变并产生香味。为了探究香草兰豆荚加工过程中物理状态变化对生香反应的影响及表征作用,本文对加工四个阶段豆荚水分含量、p H等物理性质进行了检测,并对三种不同处理方式的豆荚进行了感官分析。实验结果表明:鲜豆荚及杀青豆荚为鲜绿色,发汗后的豆荚变为褐色后逐渐变深;杀青豆荚水分含量最高,加工中水分含量逐渐减少,整个加工过程豆荚p H小于5.5且呈降低趋势;鲜豆荚豆腥味较重,陈化后豆荚豆腥味弱而香草味强;电子感官分析结果表明经过冷冻捣碎和加水磨浆处理的豆荚嗅觉和味觉属性均不同,添加香兰素对味觉属性有影响但对嗅觉属性影响较小,煮沸对豆荚味觉属性有影响。

关键词: 香草兰 发酵 电子感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秋葵研究进展及其应用

食品工业科技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黄秋葵属于锦葵科秋葵属的一年生草本开花植物,其绿色豆荚是一种具有很高营养价值和潜在益生功效的新型保健蔬菜,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和开发潜力。从营养学角度,秋葵果荚是一种优质的蛋白质来源,含有多种矿质元素,具有增稠、稳定等一系列独特的食品加工性能,秋葵籽油具有较高的营养和保健价值。在功能特性方面,黄秋葵具有降血脂、抗疲劳、提高机体免疫力等作用。目前,黄秋葵保鲜主要采用真空预冷以及低温配合保鲜方式。黄秋葵产品主要集中在罐头、干制品、以及复合饮品等方面。本文主要介绍了黄秋葵的营养和功能特性、贮藏与保鲜、加工等进展,在综述黄秋葵营养与保健功能特性的基础上,对其产品的开发研究进行探讨,综述了黄秋葵研究现状,并展望了其发展前景,以期为黄秋葵产品的深度开发提供指导。

关键词: 黄秋葵 营养与保健 贮藏 应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中SIX2和SIX6基因敲除突变体的生物学特性

热带作物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 sp. cubense,Foc)依据对寄主易感性分为4个不同的生理小种,其中4号生理小种(Foc4)几乎能危害目前所有栽培品种。为研究其SIX(secreted in xylem)蛋白编码基因SIX2和SIX6在Foc4对寄主差异性选择中的作用,利用PEG介导的原生质体转化法将基于pCT74质粒框架构建的SIX2、SIX6基因敲除质粒分别转入Foc4 B2菌株,分别得到了SIX2和SIX6基因敲除突变体,然后分析敲除突变体与野生型的生物学特性差异。生物学研究结果表明:SIX2、SIX6基因的缺失突变体均呈现菌丝稀疏、生长速率减慢、产孢率降低、菌丝异核率增加,对渗透压、外源氧等外源胁迫更为敏感等特征。致病力分析实验发现ΔFoSIX2和ΔFoSIX6突变体的孢子在香蕉苗的幼嫩根部附着量减少,孢子根部定殖能力降低;ΔFoSIX2菌株基本上丧失了对巴西蕉的致病力,而对粉蕉仍有较强的致病能力;ΔFoSIX6菌株则对粉蕉苗、巴西香蕉苗盆栽致病力均呈极显著下降。依据生物学与致病力测定结果,推测Foc4中SIX6基因决定Foc4对寄主的致病力,而SIX2基因则决定Foc4对寄主的差异性选择能力。

关键词: 香蕉枯萎病菌 基因敲除 生物学特性 SIX(secreted in xylem)蛋白编码基因 SIX2 SIX6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菠萝蜜种子淀粉体外消化酶解动力学及血糖值分析

热带作物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菠萝蜜种子为原料提取淀粉,以木薯淀粉、大米淀粉、玉米淀粉和马铃薯淀粉为参照,采用体外消化试验测定菠萝蜜种子淀粉的快速消化淀粉、慢消化淀粉和抗性淀粉含量,并进行酶解动力学实验。结果表明:菠萝蜜种子淀粉快速消化淀粉、慢消化淀粉和抗性淀粉的含量分别为4.50%、19.65%和75.85%,酶解速率为0.60 h~(-1),平衡浓度为36.93%,酶解指数为41.43,血糖指数为62.45,属于中等血糖食物;菠萝蜜种子淀粉消化性、平衡浓度、酶解指数与血糖指数均高于马铃薯淀粉,而低于其他三种淀粉,酶解速率比马铃薯淀粉、木薯淀粉快,比大米淀粉、玉米淀粉慢。

关键词: 酶解动力学 消化性分析 菠萝蜜种子淀粉 血糖值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芦笋种质资源ISSR分析

热带作物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基于ISSR对46份芦笋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21条引物共扩增出多态性条带227条,平均多态位点比率为82.01%,基因多样性指数(H)为0.243,Shannon信息指数(I)为0.377。遗传相似性系数介于0.60~0.97之间,种质间遗传多样性较为丰富。基于ISSR的聚类分析,将46份芦笋种质分为Pacific Challenger 2、A和B共3大类;而A类又分为purple passion、pacific purple和A1等3个亚类,A1种质是由主要来源于Walker Seed、Limseed、新西兰、加拿大和江西而形成一个紧凑的亚类。同样地,B类也分为Jingpurple No.2、NJ1189、Pacific2000和B1共4个亚类,B1种质主要来源于江西、山东、北京、荷兰、美国和意大利。此结果将促进芦笋种质的优化运用,为芦笋遗传改良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 芦笋 ISSR 遗传多样性 亲缘关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