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4117条记录
高粱新选亲本配合力分析

安徽农业科学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选用6个不育系6、个恢复系,按不完全双列杂交法组配36个杂交组合,对株高、穗长、千粒重、产量等7个性状用DPS数据统计软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恢复系中,吉R105各性状的一般配合力较高,是较理想的恢复系,只是千粒重的配合力稍低,有待改进;不育系中,880A表现较好,但是易感黑穗病,需要改良。株高、穗粒重、产量等性状不育系作用较大,抽穗期父本影响较大,千粒重和穗长双亲同等重要;因此不育系的培育更应注重产量性状的选择,这样有利于繁殖和制种产量的提高。

关键词: 高粱 配合力 亲本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高频率单倍生殖诱导系吉高诱系3号的选育

玉米科学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单倍体诱导系Stock6进行改良,从Stock6与M278的杂交后代中连续6代测交和选择,育成了高频率单倍体诱导系吉高诱系3号。通过对20个不同基因型材料的单倍体诱导结果表明,单倍体诱导率介于5.50%~15.94%,平均单倍体诱导率为10.40%,是Stock6的10倍;子粒Navajo标记性状明显、稳定,花粉量大、结实性好、抗病性强,是优良的单倍体诱导系。

关键词: 玉米 单倍体诱导系 吉高诱系3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豆高脂肪组合初世代脂肪含量遗传与亲本相关性研究Ⅰ F_2代脂肪含量遗传与亲本相关性初探

大豆科学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NCII设计,配成8个组合,选择高产或高脂肪的7个大豆亲本。试验结果表明,F2代脂肪含量的变异大小与双亲脂肪含量的差异有关,双亲的差异越大,F2代脂肪含量的变异程度也越大。双亲脂肪含量均高,且双亲熟期差异较大,F2代出现高脂肪材料的几率高。F2代脂肪含量与父本的脂肪含量呈一定的正相关,但不显著;与母本脂肪含量及中亲值呈极显著的正相关。

关键词: 高脂肪 初世代 遗传 亲本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茎腐病研究现状与防治对策

玉米科学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论述了玉米茎腐病的优势病原菌、发病规律及其防治对策,阐明了玉米茎腐病的侵染机制是腐霉菌在高温条件下主要的初侵染原,而镰刀菌因其超强的定殖能力而进行二次侵染,两种病原菌侵染致病的主要活性物质为糖蛋白毒素。筛选功能菌株研制生防制剂和采取农业综合栽培措施将成为取代化学药剂防治该病的主要措施。

关键词: 玉米茎腐病 腐霉菌 镰刀菌 生物防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吉林省专用大豆合理区划初探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对专用大豆在吉林省不同生态区品质及产量的试验研究,确定吉林省中部平原区和东部盆地区为高脂肪大豆生产区,中东部低山区和东南部山区为高蛋白大豆生产区,西部干旱区为高产大豆生产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深松土壤病原真菌数量分布对玉米病害发生趋势的影响

玉米科学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取玉米深松田10~40cm4个土层深度的土样,分析玉米病原菌变化对玉米病害的影响。结果表明,深松田土壤中的玉米致病菌、非致病菌和有益菌数量较常规耕作农田有大幅度增加。玉米病原菌数量在耕层中呈上下两层少中间多的纵向分布趋势。深松年限越长,致病菌数量越多,使玉米病害呈逐年加重趋势,增幅在23.0%~36.8%。

关键词: 深松土壤 土壤病原菌 玉米病害 发生趋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吉林省新育成水稻品种(系)的品质性状与产量相关分析

安徽农业科学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2006年吉林省区域试验的28个新品种(系)的主要品质指标进行了分析,并研究了品质性状与产量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参试品种中,只有1个品种垩白粒率达到部颁优质米(NY/T83-1988)2级标准,胶稠度、直链淀粉含量、蛋白质含量、透明度、碱消值、精米率、糙米率均达到部颁优质米2级标准;参试品种的垩白粒率与垩白度呈极显著正相关(r=0.942,P<0.01),与穗数呈显著负相关(r=-0.482,P<0.05);产量与垩白粒率呈显著正相关(r=0.523,P<0.05),与蛋白质含量呈显著负相关(r=-0.567,P<0.05);整精米率与胶稠度呈显著正相关(r=0.414,P<0.05),与穗粒数和实穗粒数呈极显著或显著负相关(r=-0.572,P<0.01;r=-0.524,P<0.05);提高整精米率、胶稠度,降低千粒重、单穗重和穗粒数,可以兼顾产量与品质的提高。

关键词: 粳稻 品质性状 产量性状 相关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龙江和吉林两省与俄罗斯发展蔬菜贸易的比较优势

北方园艺 2007 北大核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秋子梨野生种和部分栽培品种交配亲和性研究

果树学报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秋子梨(Pyrus ussuriensis Maxim.)为试材,进行了花粉育性和交配亲和性研究。结果表明,参试的32份资源中有53%为雄性不育类型,可育品种间的花粉生活力存在明显差异,人工催花的花粉生活力低于自然开花,但对授粉结实无显著影响。南果梨、苹香梨、寒香梨等大部分栽培品种及山梨5个株系(野生秋子梨)都表现为自交不亲和。红花盖梨花期自交能够结实,但所结果实的种子不正常,为假亲和。龙香梨有一定自交结实力,花期人工自交花序坐果率达23.3%。部分具有自交不亲和性的梨品种蕾期自交授粉可提高结实率,但盛花后期授粉无显著影响。梨子代品种与亲代间互交,大部分组合表现亲和。南果梨×寒红梨组合交配亲和,但反交不亲和。梨同一类型不同品种间杂交结实正常,但亲本与其芽变品种间交配不亲和。

关键词: 秋子梨 自交不亲和 交配亲和性 自交授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种质资源的评价、改良与利用

玉米科学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玉米种质资源的分类,对各类种质资源的特性加以评价,并阐述了改良利用的途径和方法。加强地方种质、外来种质的研究,尤其是热带、亚热带种质以及玉米野生近缘种的研究与利用,是拓宽我国玉米种质遗传基础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玉米 种质资源 种质改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