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3718条记录
混交林和纯竹林与毛竹害螨爆发成灾关系研究

应用生态学报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报道在福建省 6个不同生态区域内检查 10对纯竹林与混交林受南京裂爪螨 (Schizotetranychusnanjingensis)、竹缺爪螨 (Aponychuscorpuzae)、竹刺瘿螨 (Aculusbambusae)对毛竹危害情况 .结果表明 ,纯竹林受螨害重 ,危害指数达 2 2 1%~ 4 4 7% ,平均 35 % .混交林受害轻 ,危害指数为 2 7%~ 2 8 6 % ,平均17 5 % ,混交林与纯竹林之间受害程度经t 测验表明均达到极显著差异 .6个样地中纯竹林害螨总量高于其相对的混交林 ,分别达 6 7 74 %、15 2 4 7%、2 99 5 %、85 7 75 %、331 6 7%、2 6 5 5 % ,平均为 2 89 2 8% ;调查混交林天敌竹盲走螨 (Typhlodromusbambusae)总量分别比相对纯竹林高 95 4 5 %、 - 18 13%、2 0 7 6 9%、837 5 %、190 3% ,平均 2 6 2 5 % .纯竹林中益、害螨比例分别达 1∶2 7、1∶2 1、1∶2 33、1∶2 82、1∶2 7,平均 1∶118,而其相对的混交林益、害螨比例为 1∶12、1∶12、1∶30、1∶3、1∶3、1∶2 0 ,平均 1∶13.由此可见 ,纯竹林受螨害程度、害螨总量平均是混交林的 2倍 ,而天敌数量少于相对混交林的 2~ 3倍 ,益、害螨比例显著低于混交林 (t=2 975 ,P =0 0 0 3) .本项研究揭示了由于受人为干扰 (集约化管理、劈草、垦复 )破坏了毛竹林原有的益螨—害螨—寄主植物之间相?

关键词: 毛竹害螨 危害指数 竹盲走螨 爆发成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鳜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GYK1株的鉴定、毒力及溶血性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患溃疡病的鳜肾脏中分离出一株病原细菌编号为GYK1。此株病菌人工感染鳜、银鲫、剑尾鱼,实验鱼出现出血、肌肉坏死或溃疡症状;腹腔注射攻毒,对鳜、银鲫、剑尾鱼、小鼠的半致死剂量(LD50)分别为8.33×104、1.06×105、1.26×105、1.05×106CFU/g;菌培养液上清能溶解鳜、加洲鲈、银鲫、小鼠、兔、绵羊、人O型血等的红细胞,在绵羊血平板上为β 溶血,不同代次和保存条件的细菌溶血性稳定。细菌在电镜下的形态、生化特性和ID32E系统自动鉴定的结果均符合嗜水气单胞菌的特征;PCR扩增检测到嗜水气单胞菌特异性的毒力基因气溶素基因(aerA)209bp片段,进一步说明此株病原细菌为含有毒力基因的嗜水气单胞菌。实验结果表明,GYK1是一株毒力和溶血性均较强的嗜水气单胞菌。

关键词: 嗜水气单胞菌 鉴定 毒力 溶血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超级杂交稻恢复系“航1号”的选育与应用

中国农业科学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介绍了超级杂交稻恢复系“航1号”的选育过程及其主要农艺学特性,以及用其配制的超级杂交稻新组合“特优航1号”和“Ⅱ优航1号”的稻米品质、区域试验与生产示范结果。利用航天育种技术,“特优航1号”和“Ⅱ优航1号”的稻米品质得到了显著的改良,其蛋白质含量分别为10.7%和10.8%,比对照“Ⅱ优明86”(8.8%)分别提高了1.9和2.0个百分点。

关键词: 水稻 航天育种 卫星搭载 航1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非嗜食植物次生物质对小菜蛾产卵驱避和拒食作用的研究

应用生态学报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基于植物与昆虫的协同进化理论 ,利用 2 5科 37种小菜蛾非嗜食植物的茎、叶、花或根的乙醇提取物 ,研究其对小菜蛾成虫的产卵驱避作用和对幼虫的拒食作用 .结果表明 ,供试植物提取物对小菜蛾有不同程度的产卵驱避和拒食效果 .羊蹄甲、细叶桉、飞扬草、假连翘、花椒、荷花玉兰、烟草的乙醇提取物对小菜蛾成虫产卵有较好的驱避效果 ,驱避率均达 80 %以上 .一品红、构树、艾蒿、茶枯、垂柳、飞杨草、羊蹄甲、狗尾草的乙醇提取物对小菜蛾幼虫有较好的拒食作用 ,4 8h的拒食率达 80 %以上

关键词: 植物次生物质 小菜蛾 驱避 拒食 生物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枇杷园生态系统节肢动物群落特征研究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系统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枇杷园生态系统内节肢动物群落物种数为78,其中害虫55种,天敌9种,中性虫8种,蜘蛛类6种,分别占整个群落的70.51%、11.54%、10.26%、7.69%。物种丰富度18~34,生态优势度0.0879~0.3361,多样性指数1.6433~2.9249,均匀度指数0.5660~0.9017,生态优势度越大,生物多样性和均匀度指数越低。

关键词: 枇杷园 生态系统 节肢动物群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乌龙型灵芝发酵茶的Ames试验及其品质特征分析

福建农业大学学报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用乌龙茶制成的乌龙型灵芝发酵茶进行Ames试验,以进一步测定乌龙型灵芝发酵茶的食品安全性,并与乌龙茶生化成分、感官审评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乌龙型灵芝发酵茶对TA97、TA98、TA100和TA1024株试验菌株无诱导致畸变作用.生化成分分析表明:乌龙型灵芝发酵茶的水浸出物、粗蛋白、咖啡碱、多糖、总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和支链氨基酸的含量比乌龙茶高13%、21%、16%、78%、110%、131%和157%;乌龙型灵芝发酵茶的茶多酚含量比乌龙茶低59%.感官评审表明,乌龙型灵芝发酵茶的品质特征明显优于乌龙茶.

关键词: 乌龙型灵芝发酵茶 乌龙茶 Ames 生化成分 感官审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福建名茶与原产地保护

福建农业大学学报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原产地域产品保护制度是世界通行的国际品牌保护制度.福建名茶是具有原产地保护特征的传统优势农产品.本文阐述了福建名茶与产地的渊源关系及原产地域产品的保护作用,概述了福建名茶原产地保护的现状与展望.

关键词: 福建 名茶 原产地保护 地理标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育苗移栽对群体特征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玉米科学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玉米乳苗移栽能提高植株整齐度,增加单株和群体叶面积,促进叶片净同化率NAR和作物生产率CGR的提高;提高成穗率6.31%左右,增产显著,提早成熟5d左右。

关键词: 玉米 育苗移栽 光合特性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余甘子(Phyllanthus emblica L.)Vc含量分析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2,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分析比较了余甘子各器官之间、同品种不同植株之间、不同余甘子品种之间以及与野生资源之间的Vc含量以及不同预处理方法对Vc测定的影响。结果表明,Vc在余甘子各器官中均有分布,以果实与初生幼叶中居多,茎、根中含量较低;皇帝甘与粉甘含量较多,但与其它品种的差异不大;5个野生资源单株Vc含量差异极显著,其中有3个野生单株的果肉Vc含量高于主栽品种粉甘。

关键词: 余甘子 Vc含量 主栽品种 野生资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施肥对蔬菜硝酸盐累积的影响研究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4 CSCD

摘要:试验研究施肥对福州市多种蔬菜硝酸盐含量影响结果表明 ,农户传统施肥方式蔬菜硝酸盐含量为 5 9.5~374 3.1mg/kg,平均硝酸盐含量为绿叶菜类 >白菜类 >葱蒜类 >根茎类 >瓜类 >豆类 >茄果类 ,且同类不同品种蔬菜硝酸盐含量也存在差异。以WHO/FAO规定的允许值为标准评价绿叶菜类超标最重 ,其次为白菜类和葱蒜类 ,其他 4类未超标。化肥纯N施用量为 4 5 0kg/hm2 时 ,化学N肥对蔬菜硝酸盐累积的贡献率 >85 % ,其中不同品种N肥贡献率依次为NH4NO3 >NH4HCO3 >CO(NH2 ) 2 >(NH4) 2 SO4>NH4Cl。N肥施用量与蔬菜硝酸盐累积量呈正相关 ,双氰胺施用量与蔬菜硝酸盐累积量呈负相关。等N量下蔬菜硝酸盐累积量随基肥所占比例减少、追肥所占比例增大而增大 ,且随追肥后时间推移呈直线下降。配施有机氮可降低蔬菜硝酸盐含量 ,降幅施厩肥 >土杂肥。调整与优化蔬菜品种及施肥结构 ,采用“重头、稳中、控尾”施N方式 ,根据蔬菜食用卫生要求选择N肥用量及其使用安全期与双氰胺用量 ,可降低蔬菜硝酸盐含量。

关键词: 肥料 双氰胺 蔬菜 硝酸盐累积 对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