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菜蛾绒茧蜂对几种挥发性物质的定向行为
《植物保护学报 》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笔者采用 Y型管嗅觉仪法和培养皿法,研究菜蛾绒茧蜂 Cotesia plutellae 对挥发物的定向行为反应,并探讨学习经历对菜蛾绒茧蜂寻找寄主能力的影响,以及触角在寄主定向中的作用。


不同纸质果袋对枇杷果实品质的影响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11种纸质果袋对枇杷外观和内在品质的影响:盛大果袋外观表现最好,与对照相比,紫斑、锈斑、裂果、炭疽分别减少62.97%,32%,81%和41%;内在品质橙黄色纸袋效果最佳,与对照相比,含酸量减少0.8%,Vc、单果重、可食率分别增加0.7%,0.44%和10.5%。因此,套袋能改善枇杷果实品质。


植物提取物对小菜蛾化蛹率和蛹重的影响
《生态学杂志 》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分别用 35种植物乙醇提取物处理的叶片饲养小菜蛾幼虫 ,研究非嗜食植物提取物对小菜蛾化蛹率和蛹重的影响。研究表明 ,茶枯 (Camelliaoleifera)、番石榴 (Psidiumguajava)、飞扬草 (Euphorbiahirta)、南洋楹 (Albiziafalcataria)、薄荷 (Menthahaplocalyx)、蓖麻 (Ricinuscommunis)、假连翘 (Durantarepens)的乙醇提取物对小菜蛾化蛹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P <0 0 1,DMRT) ,化蛹率都低于 30 0 0 % ;从蛹重来看 ,经积雪草 (Centellaasiatica)、芒果(Mangiferaindica)、构树 (Broussonetiapapyrifera)、细叶桉 (Eucalyptustereticornis)的乙醇提取物处理 ,小菜蛾蛹重显著减轻 (P <0 0 1,DMRT) ,蛹重 (10只蛹 )都低于 0 0 30 0 g。


圆叶决明牧草料栽培金顶侧耳对其产量和品质及重金属含量的影响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圆叶决明豆科牧草为主原料栽培金顶侧耳,研究了该原料对金顶侧耳的产量、品质及重金属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其子实体产量比棉子壳料栽培的对照处理提高23.98%,而且可以明显改良菇类的品质。其子实体中硬脂酸、棕榈酸和亚油酸含量分别比对照提高40.0%、10.1%和3.1%,金顶侧耳子实体的化学评分(CS)、营养指数(NI)和生物价(BV)等品质评价指数分别比对照处理(棉子壳料)提高10.7%、7.1%和12.7%,而且子实体中Cd、Pb、Cr重金属含量分别比对照下降5倍、1倍和0.5倍。以圆叶决明牧草为主原料栽培的金顶侧耳子实体饱和脂肪酸(SFA)、单不饱和脂肪酸(MUSFA)、多不饱和脂肪酸(PUSFA)均高于棉子壳栽培料的对照处理。圆叶决明牧草料栽培的子实体SFA∶MUS-FA∶PUSFA=1∶0.17∶4.44,而棉子壳料栽培的子实体SFA∶MUSFA∶PUSFA=1∶0.22∶4.76,显示了一定的差异。以圆叶决明牧草料栽培的金顶侧耳子实体K、P、Cu、Zn、Fe、Mn的含量分别为2.80%、1.22%、26.90%、136.23%、135.13%、10.25%,而棉子壳料的对照处理则相应为3.16%、1.03%、29.93%、67.74%、69.71%和67.70%,两者之间呈现明显的差异。


水蜜桃新品种‘台农甜蜜’
《园艺学报 》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台农甜蜜’系从台湾引进,原产地巴西,原名‘Premier’。7.2℃以下的低温累积时数为54h即可开花结果。丰产,种植2年和3年的产量分别达到27.5t/hm2和38.4t/hm2;品质优,平均单果质量147.8g,可溶性固形物达10.3%~14.5%,风味佳。


黄瓜枯萎病原菌的粗毒素滤液对黄瓜种子萌发的影响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黄瓜尖孢镰刀菌培养初期(1~4d)的粗毒素滤液对黄瓜种子萌发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胚根的长度明显比对照组短,对胚根生长的抑制率为30.00%~45.00%,且处理后的黄瓜种子很难成苗;培养后期(5~10d)的粗毒素滤液对黄瓜种子的萌发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胚根的长度比对照组略长,对胚根生长的促进率为14.29%~28.57%且处理后的黄瓜幼苗的高度比对照组高.对其幼苗进行的尖孢镰刀菌分离的结果表明,从根上1cm的茎段没有分离到尖孢镰刀菌,而根上2~3cm,5~6cm和叶片部位则都分离到尖孢镰刀菌.


福建省致病疫霉交配型分布及对甲霜灵的抗药性
《植物保护学报 》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福建省致病疫霉 Phytophthora infestans(Mont.)de Bary 交配型分布及对甲霜灵的抗性情况,对1999~2002年分离的致病疫霉进行了交配型和抗药性水平测定。发现福建省同时存在致病疫霉的 A1、A2两种交配型菌株,被测定的89个菌株中,73个菌株为 A1交配型,16个为 A2交配型,分别占82.1%和17.9%;对甲霜灵抗药性测定表明,高抗、中抗和敏感菌株分别占36.0%、48.3%、15.7%,不同菌株对甲霜灵的敏感程度差异很大;离体测定对甲霜灵的敏感性表明,1.0μg/mL 甲霜灵对敏感菌株的平均防治效果为68.7%,而500μg/mL 浓度对高抗菌株的防治效果仅为69.7%,说明致病疫霉对甲霜灵产生高抗药性。


转sck/cry1Ac双基因抗虫水稻对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的抗虫效果
《中国水稻科学 》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室内测定和田间观察 ,就转sck/cry1Ac双基因抗虫水稻MSB和MSA对我国主要水稻害虫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的抗虫效果进行了研究。室内离体植株测定结果表明 ,MSB、MSA高抗两种害虫 ,抗性水平受水稻苗龄影响。 6 5~71d苗龄水稻上害虫校正死亡率达 98.9%~ 10 0 % ,10 5~ 10 9d时抗性水平有所降低 ,但除MSB对二化螟的校正死亡率 (仍达 79.3% )降低明显 (P <0 .0 5 )外 ,MSA对二化螟及MSB、MSA对稻纵卷叶螟的校正死亡率 (92 .8%~ 98.1% )均无明显下降(P>0 .0 5 )。选取MSB进行的田间实验进一步明确 ,MSB对两种害虫有显著控虫效果 ,抗性水平与抗虫对照克螟稻 1号(含cry1Ab)无明显差异(P >0 .0 5 ) ,且略优于施药亲本明恢 86。相对于未施药明恢 86 ,MSB对两种害虫的防治效果分别为 92 .6 %、97.3% ,施药明恢 86则分别为 87.7%、89.8%。
~(60)Coγ射线辐照姬松茸孢子对子实体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核农学报 》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结果表明 ,60 Coγ射线辐照姬松茸孢子产生子实体其人体必需氨基酸、儿童必需氨基酸、硫氨基酸、支链氨基酸、鲜味氨基酸、甜味氨基酸和芳香族氨基酸合量均高于对照。


释放胡瓜钝绥螨的柑桔生防园与化防园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及其动态研究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了释放胡瓜钝绥螨 (Amblyseiuscucumeris (Oudemans) )的柑桔生防园与化防园的物种组成和多样性变化。生防园共采集到节肢动物 84种 ,主要以天敌和中性节肢动物为主 ;化防园 32种 ,主要以害虫为主。生防园害虫优势种主要为桔皱叶刺瘿螨 (Phyllocoptrutaoleivora (Ashmead) )和黑刺粉虱 (AleurocanthusspiniferusQuaintance) ;天敌优势种主要为纽氏钝绥螨 (A newsami (Evans) ) ;中性节肢动物优势种主要为几种跗线螨。化防园害虫优势种为黑刺粉虱、桔皱叶刺瘿螨、糠片蚧 (Parlatoriapergandii (Comstock) )和柑桔全爪螨 (Panonychuscitri (McGregor) ) ;天敌没有明显优势种 ;中性节肢动物优势种开始为跗线螨 ,随后不明显。化防园优势集中性高于生防园。生防园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在后期均高于化防园 ,说明生防园释放胡瓜钝绥螨后 ,保护和恢复了生防园的生物多样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