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叶斑病胁迫对枇杷叶片活性氧代谢和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了枇杷叶片受拟盘多毛孢菌侵染后活性氧代谢、叶绿素及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在枇杷叶斑病胁迫下,活性氧H2O2和MDA的含量分别提高了8.90%和29.66%,POD、CAT和SOD 3种保护酶活性分别降低了30.90%、6.22%和19.73%,叶绿素a和叶绿素b的含量分别下降了11.18%和21.04%,而可溶性蛋白质的含量提高了39.17%。其中H2O2、MDA、POD、CAT和可溶性蛋白质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嗜水气单胞菌主要外膜蛋白对欧洲鳗鲡的免疫保护试验
《水生生物学报 》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制备出4株分属3个不同血清型嗜水气单胞菌的主要外膜蛋白(MOMP)免疫刺激复合物(ISCOMs)亚单位疫苗,腹腔注射免疫欧洲鳗鲡,ELISA法测得免疫后第14d和第30d所采集的血清的平均抗体效价在1∶320—1∶1280之间。免疫印迹结果显示,在印迹膜上对应的位置均可检测到MOMP的主要蛋白条带。第40d的免疫保护试验表明,免疫欧鳗对TPS-30菌株约100倍半数致死剂量的攻击无免疫保护作用,其中的3组被测免疫欧鳗对TPS-30菌株约10倍半数致死剂量的攻击的免疫保护率皆在80%以上。上述试验结果提示,嗜水气单胞菌的主要外膜蛋白是重要的保护性抗原,在制备成ISCOMs亚单位疫苗的情况下,较小的剂量免疫一次即可显示出较高的相对免疫保护率,且没有明显的血清型特异性。
关键词: 嗜水气单胞菌 欧洲鳗鲡 主要外膜蛋白 免疫刺激复合物 共同保护性抗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60)Coγ射线辐射对姬松茸子实体中Er、Dy、Tb和P、K及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
《电子显微学报 》 2005 CSCD
摘要:通过不同剂量60Coγ射线辐射姬松茸菌丝体产生子实体中稀土与P、K及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及其相关性的研究,结果表明,60Coγ射线辐射姬松茸菌丝体对子实体中稀土和P、K及微量元素含量因辐照剂量而异,稀土(Er和Dy)含量随着辐照剂量升高而减少,而Tb含量随辐照剂量的增加先减少后又增加。P、Zn和Ca的含量随着辐照剂量的变化具有相似规律,而K、Cu和Cl含量随着剂量的变化规律相似,均随着辐照剂量增加而减少。相关分析表明,子实体中稀土和P、K及微量元素含量同辐照剂量存在不同程度的关系,且其稀土与P、K及微量元素间亦存在不同程度的关系,其中Er含量与辐照剂量间的相关性极为显著,Dy和Tb含量与Mo含量间的相关性亦分别达到显著和极显著水平。
关键词: 60Coγ射线 姬松茸 子实体 稀土 微量元素 相关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促早栽培对红芽芋生长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上海农业学报 》 2005 CSCD
摘要:研究了几种早熟栽培措施对红芽芋 (ClocasiaescalentaSchott)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结果表明 :以大棚加地膜覆盖的催芽效果最好。其中 ,催芽处理植株高、整齐度好 ,叶片抽生速度快 ,比未催芽处理增产 2 6 .1% ,增产达极显著水平 ;地膜覆盖可改善土壤耕层的气候条件 ,比露地栽培产量提高 6 0 .75 % ,增产达极显著水平。不同播期的试验表明 ,提早播种能极显著增加产量。越早播种并加地膜覆盖的增产效果越明显。增施基肥有机肥和追肥能极显著提高红芽芋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番鸭呼肠孤病毒MW9710σC蛋白基因克隆及其在E.coli中表达
《畜牧兽医学报 》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应用RT2PCR扩增出番鸭呼肠孤病毒MW9710株的σC基因,序列分析表明σC基因核苷酸数为810bp,编码269个氨基酸,相对分子量为29.4ku,DNAstar软件分析MW9710株的σC核苷酸序列和法国番鸭呼肠孤病毒89026株有93%的同源性,而与禽呼肠孤病毒的同源性仅在21%~25%之间,表明番鸭呼肠孤病毒是一类不同于禽呼肠孤病毒的新病毒。将σC基因片段亚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2a中,经IPTG诱导后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得到高效表达,Western2blot进一步验证了表达产物与番鸭呼肠孤病毒阳性血清反应,表明σC基因表达产物具有免疫原性,为下一步研制番鸭呼肠孤病毒诊断试剂盒和基因工程疫苗奠定基础。
水库水的藻毒素污染调查及产毒藻株的分离鉴定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对水库水进行定期采样,测定水样富营养化控制因子、叶绿素a和藻毒素的含量,了解水库水微囊藻毒素(MCLR)的污染状况、季节性变化规律以及分离鉴定释放毒素的产毒藻株,以期探讨引起藻毒素污染的内外原因.实验结果表明,在监测的8个月内水库水都检出MCLR,其变化规律与总氮、总磷和叶绿素a的含量呈现正相关,同时受水温变化幅度影响,4月和10月正是春秋两季季节交替的变温期,此时藻毒素含量明显高于其它月份,为藻毒素污染的暴增期;同时分离出5株产毒藻,其中1株为优势藻株,初步鉴定为微囊藻,产毒MCLR,是引起水库水MCLR污染的优势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