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法(NIRS)分析稻草纤维及硅化物组成
《中国农业科学 》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水稻稻草硅质化是影响稻谷生产与稻草营养品质的主要因素之一 ,对水稻稻草硅化特点的化学分析费时、耗资、准确度较低。利用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法 (NIRS)具有分析速度快、精度高、结果稳定的优点。对同年采自福建省不同种植地、不同季节、不同品种的稻草及稻叶、叶鞘、茎秆共 92份样品进行半纤维素、纤维素、木质素、可溶及不可溶性硅化物成分的近红外光谱分析。研究利用改进最小偏差 (改进最小二乘法回归技术 )回归法 (ModifiedPLS)进行定标建模 ,并进行交叉验证 (cross validation) ,探讨了用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技术建立稻草纤维及硅化物组成快速预测模型的可行性 ,以及影响NIRS技术在建模应用中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技术 稻草 纤维 硅化物


论构建符合中国农业发展的技术壁垒体系
《农业现代化研究 》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论述新时期农业技术壁垒体系的特征、构成,提出加快构建符合中国农业发展的技术壁垒体系的重要性和实施有管理的农产品贸易发展战略的应对措施和对策。


珍稀食用菌金福菇环保节能型反季节栽培技术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 2003 CSCD
摘要:利用味精生产的锅炉多余热能,利用废弃的菌袋在热风炉中燃烧提高菇房温度达25℃左右,解决了福建省冬季生产珍稀食用菌金福菇(TricholomalobayenseHeim)的菇房加温问题。同时用生产味精后的废弃米渣、谷秆两用水稻201高蛋白稻草粉代替麦麸;用造纸厂生产的下脚料草粉、秀珍菇生产的菌糠代替棉籽壳作培养料栽培金福菇,并用畦栽和袋栽作试验。结果表明:用废米渣和201稻草粉可以替代麦麸、用草粉和菌糠可以代替棉籽壳栽培金福菇,虽然其生物效率经t测验没有达到显著差异,但试验组比对照组可提高5.16%~6.37%。畦栽比袋栽处理的生物效率也可提高10%左右。每生产1000袋金福菇可增收666.64元~754.88元,同时节省了麦麸和棉籽壳,缓解"菌牧"矛盾,有利于发展畜牧业,有利于保持生态平衡。


谷秆两用稻优质稻草饲养动物的研究
《中国农业科学 》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水稻秸秆品质遗传改良选育的谷秆两用稻“2 0 1”的优质稻草进行了饲养动物的研究。15N示踪结果表明 ,“2 0 1”稻草中的蛋白质能够有效地转化为鱼体蛋白和小白鼠的体蛋白 ;“2 0 1”稻草饲养草鱼和小白鼠的饲料消化率、动物体15N回收率、动物吸收饲料蛋白分别比一般稻草高 13.8%、9.6 %、2 4 .4 9%和 16 .5 %、6 .0 %、4 7.2 % ,而动物粪便的15N回收率却比一般稻草低 3.2 5 %和 6 .5 %。“2 0 1”稻草饲养动物的试验效果如下 :①“2 0 1”稻草比一般稻草饲养奶牛 (黑白花 )能提高奶产量 8.3% ;②“2 0 1”鲜稻草饲养草鱼 ,鱼的日增重、日食草量、每千克鲜稻草鱼增重分别比一般稻草提高 6 0 .0 %、16 .8%和 37.0 % ;③“2 0 1”稻草作为配合饲料的主要原料饲养闽北白鹅 ,鹅的日增重和料肉比分别比饲喂以一般稻草为主要原料的提高 33.9%和 2 6 .8% ;④用 5 %的“2 0 1”优质稻草粉替代瘦肉型杂交猪全价配合饲料中的一部分麦麸 ,与用全价配合饲料饲养效果相同 ,而且瘦肉型杂交猪每增重 1kg可节省 0 .11kg精饲料


植物提取物对苏云金芽孢杆菌杀虫活性的影响
《农药学学报 》 2003 CSCD
摘要:植物提取物对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thuringiensis(Bt)的杀虫活性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处理48h后,花椒Zanthoxylumbungeanum、假连翘Durantarepens、南洋楹Albiziafalcataria、羊蹄甲Bauhiniavariegata、番石榴Psidiumguajava、荷花玉兰Magnoliagrandiflora的乙醇提取物对Bt的杀虫活性有显著增效作用;小蜡Ligustrumsinense、胜红蓟Ageratumconyzoides、一品红Euphorbiapulcherrima、烟草Nicotianatabacum、南洋杉Araucariacunninghamii、繁缕Stellariamedia、光叶子花Bougainvilleaglabra、小飞蓬Conyzacanadensis、地肤Kochiascoparia的乙醇提取物对Bt杀虫活性有显著拮抗作用;其他植物提取物则没有显著影响。


糯玉米组合闽玉糯1号的选育
《福建农业大学学报 》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福建省气候、生态特点,以地方糯质及改良材料为重点种质,采用回交转育—系谱选育相结合的技术路线,育成新组合闽玉糯1号,于2002年2月通过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多年试验表明,亲本9374、9592配合力高,性状互补性强,配成的闽玉糯1号早熟、高产、适应性广、稳产性好,春播采青生育期83-90d,秋播采青生育期72-74d.从拔节至抽雄,春季需18-21d,秋季需25-30d,该时期雌雄穗分化与营养体旺盛生长并进,是栽培管理的关键时期.


测鸭出血症病毒间接免疫荧光试验的建立
《中国兽医学报 》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寻求一种检测鸭出血症病毒 (duck hemorrhagic disease virus,DHDV)快速、敏感、实用的方法 ,建立了间接免疫荧光试验 ,并测定了一抗 (兔抗鸭出血症病毒阳性血清 )、二抗 (FITC标记的羊抗兔 Ig G)的最佳使用浓度及最佳感作时间分别为 1∶ 2 0、6 0 m in和 1∶ 10 0、6 0 min。以建立的间接免疫荧光试验检测了 DHDV于番鸭胚成纤维细胞中的复制动态 ,结果表明 ,接毒后 36~ 6 0 h为 DHDV大量复制期 ;6 0~ 12 0 h为 DHDV从核膜以出芽方式进入胞浆中成熟的阶段 ;12 0~ 14 4 h为大量 DHDV自胞浆中释放至胞外阶段。该方法快速、特异 ,可用于该病的实验室诊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