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PCR-ELISA法对大豆品种的转基因定性检测研究
《大豆科学 》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共价交联在PCR管壁上的寡核苷酸作为固相引物进行PCR扩增 ,对PCR扩增的固相和液相产物分别进行杂交和凝胶电泳检测的PCR -ELISA法 ,对黑龙江省常规选育品种合丰 35和黑农 37、外源DNA直接导入大豆的分子育种所获品种黑生 10 1、及大连进口的美国 2号等大豆 ,进行转基因定性检测。结果表明 :该方法高效可靠 ,可作为一种快速定性检测转基因产品的方法 ;检测结果 :美国 2号为转基因大豆 ,黑生 10 1、合丰 35和黑农 37为非转基因大豆。上述结果对分子育种、生态保护、安全监测及对建立黑龙江省非转基因大豆生产保护区等具有重要意义。


大豆体细胞胚胎发生与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
《遗传 》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55个大豆基因型未成熟子叶为外植体,用高浓度2,4 D诱导大豆体细胞胚胎发生与植株再生,并对生产上种植面积大、体细胞胚胎发生率高的大豆基因型用农杆菌介导法进行遗传转化。结果表明,东北地区主栽的大豆基因型中有14个基因型体细胞胚胎发生率超过40%。用含有pGBI121S4ABC质粒的LBA4404农杆菌侵染5个东北地区主栽大豆基因型的2147个未成熟子叶,经卡那霉素筛选得到17株抗性株。经PCR、PCR Southern检测,有12株呈阳性反应,证明Bt基因已导入到大豆中。


大豆超微结构的研究进展及展望
《大豆科学 》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作为一种重要的研究手段 ,电子显微镜能够在超微水平上直观地观察组织、细胞以至于细胞器的变化。目前电子显微镜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到大豆研究的各个方面 ,如大豆生长发育机理的研究、大豆抗病机制的研究、不良环境对大豆影响的研究以及大豆遗传进化和分类等方面的研究。本文综述了以上研究的进展 ,并提出了今后大豆超微结构的研究方向。


表达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核衣壳蛋白重组禽痘病毒的构建
《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国科协第五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 》 2004 CSCD
摘要:鸡痘病毒(FPV)是痘病毒科的主要成员,可容纳至少25kb的外源基因,安全性好,是构建载体疫苗的理想载体。FPV是一种具备宿主特异性的病毒,不容易发生散毒现象,对人类及其他哺
关键词: 重组禽痘病毒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核衣壳蛋白
青贮玉米品种龙辐单208的选育与开发
《玉米科学 》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龙辐单208是黑龙江省农科院玉米研究中心以自交系辐967-3为母本,自交系辐913-8为父本育成的青贮玉米品种。该品种在哈尔滨地区生育期127d,需≥10℃积温2700℃·d。1998~2002年在各级青贮产量试验中表现出高产、稳产、优质、适应性广及抗逆性强等特点。作为青贮玉米而言,龙辐单208的适应区为≥10℃积温在2400℃·d以上的地区。它适宜黑龙江省绝大部分地区及内蒙古、吉林省和辽宁省的部分地区。清种密度一般公顷保苗55000~60000株为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