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小麦Glu-A1位点1和2~*亚基近等基因系间品质差异的研究
《麦类作物学报 》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小麦G lu-A 1位点的1亚基和2*亚基间的遗传差异,2000~2002年对1和2*亚基的2对近等基因系(N IL s,分别来自龙麦19和克丰6号)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亚基与其相应的2*亚基近等基因系间在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干面筋比值、沉降值/干面筋比值的平均值分别为15.3%/15.3%、2.65/2.71、2.33/2.28;吸水率、形成时间、稳定时间、软化度、断裂时间、评价值的平均值分别为63.0%/63.0%、4.1 m in/4.3 m in、9.4 m in/9.1 m in、63.3 FU/59.2 FU、13.9 m in/12.7 m in、58.7/59.5;最大阻力、延伸性和拉伸面积的平均值分别为270 EU/256 EU、18.5 cm/18.9 cm、71.8 cm2/65.1 cm2。这些品质性状间的差异在统计学上均不显著。最后还讨论了两种亚基在小麦品质育种中的应用。


黑龙江省苏达盐渍土种稻的障碍因素与改良措施
《作物杂志 》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试验对苏达盐渍土种稻的主要障碍因素进行探讨并提出了治理措施,以减轻其对种植水稻的影响。


大豆籽粒重的遗传效应分析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亲本、F1、F2三个世代为材料,采用混合模型方法,分析大豆百粒重的种子效应、细胞质效应和母体植株效应。结果表明,大豆籽粒重除受到种子直接加性和显性作用外,还有来自母体植株的加性和显性作用,这些效应均达到显著水平。其中母体显性效应方差最大,其次是种子直接加性效应,种子直接显性效应和母体加性效应的相对比例较小。从遗传体系来看,母体效应略高于种子直接效应。种子和母体效应的广义遗传率和狭义遗传率都达到显著水平,总的狭义遗传率达到40%。根据亲本育种值的预测,东农7819号和东农46号两亲本有利于提高籽粒重。


磺酰脲类除草剂对禾谷类作物的安全性及药害研究
《植物保护 》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方法,测定了4种磺酰脲类除草剂对玉米、小麦、谷子、高粱4种禾本科作物的安全性。结果表明,4%玉农乐悬浮剂苗后茎叶处理,有效成份推荐量40g/hm2对玉米安全,2倍量80g/hm2对玉米有轻微药害,3倍量120g/hm2对玉米药害严重,植株矮化穗小。推荐量对小麦、谷子、高粱药害严重,苗期死亡;75%宝收干悬浮剂播后苗前土壤处理,有效成分推荐量25g/hm2、2倍量50g/hm2和3倍量75g/hm2对4种作物均安全。苗后茎叶处理,3个剂量对小麦均无明显药害。推荐量对玉米安全,高粱有轻度药害,谷子药害严重,苗期死亡。2倍量玉米有轻度药害,高粱药害严重,部分苗期死亡。3倍量玉米和高粱药害严重,玉米不能恢复正常生长,高粱大部分苗期枯死;25%宝成干悬浮剂苗后茎叶处理,有效成分推荐量18.75g/hm2推荐量对玉米安全,2倍量37.5g/hm2对玉米有轻微药害,7d左右恢复正常生长。推荐量对小麦、谷子、高粱均有药害,2倍量药害严重,苗期死亡;20%豆磺隆可溶性粉剂播后苗前土壤处理,有效成份推荐量15g/hm2下对4种作物均安全,2倍量30g/hm2和3倍量45g/hm2下对玉米、小麦、谷子安全,高粱有轻度药害。苗后茎叶处理,推荐量、2倍量和3倍量对小麦均安全。推荐量对谷子安全,2倍量和3倍量谷子有轻度药害。推荐量下玉米、高粱均有药害,2倍量和3倍量药害严重,不能恢复正常生长。
关键词: 杂草防除 磺酰脲类除草剂 禾谷类作物 安全性 药害


CO_2浓度与土壤水分胁迫对红松和云杉苗木影响的试验研究
《气象学报 》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全球气候变化对植物影响研究的主要内容是由于大气中CO2 浓度升高导致的气温升高和土壤干旱化对植物的影响。文中利用人工气候室试验研究了高CO2 浓度和土壤水分胁迫对红松和云杉的影响 ,结果表明 :CO2 浓度升高使红松和云杉生长量的增长率提高 ,土壤水分胁迫使树木生长量的增长率下降 ,且CO2 浓度升高的正效应要小于土壤水分胁迫的负效应。CO2 浓度升高使树木叶水势增大 ,土壤水分胁迫使树木叶水势减小 ,这从植物生理的角度说明了CO2 浓度变化和土壤水分胁迫对树木的影响机理 ,且在轻度干旱的情况下 ,高CO2 浓度使树木叶水势增大 ,但随着土壤干旱程度的加重 ,树木的叶水势逐渐减小。同时 ,从实验结果还可以看出 ,虽然大气中CO2 浓度和土壤湿度变化对苗木的影响显著存在 ,但与农作物和牧草等植物相比 ,这种影响仍要小得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