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4117条记录
几种候选基因在牛育种中的研究进展

安徽农业科学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牛基因组的遗传标记图谱上有3 800多个分子标记座位,它为寻找某些影响显著的数量性状位点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其中研究最为深入的有:抑肌素基因、生长激素基因、生长激素受体基因、胰岛素样生长基因子1基因、脑垂体特异性转录因子1基因和瘦蛋白基因。其他的候选基因也鉴定出来并定位到特定的染色体区域上。综述了几种侯选基因在牛育种中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育种 QTL 分子标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淀粉玉米新品种吉单137综合分析

玉米科学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吉单137是高产、优质、多抗、大穗型高淀粉玉米新品种,审定推广几年来,受到了农民和加工企业的欢迎。通过对其遗传基础、特征特性、高产稳产性、高产栽培、适宜区域及市场应用前景的分析,结果表明,吉单137遗传基础丰富,丰产稳产性好,适应性广,是促进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及粮食加工生产的理想品种。

关键词: 高淀粉玉米 吉单137 遗传基础 丰产稳产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夏玉米杂交种产量性状与产量的通径分析

玉米科学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选用30个玉米杂交种为供试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经过对产量、穗长、行粒数、穗行数、千粒重等6个农艺性状进行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表明,对产量影响最大的因素是行粒数(r=0.5366),相关系数达显著水平。穗长(r=0.4989)、千粒重(r=0.4512)与产量的关系呈正相关。提高行粒数和千粒重,增加穗长并兼顾其他农艺性状是提高玉米产量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玉米杂交种 产量 农艺性状 通径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提高甜菜单粒种芽率的措施

中国种业 2005 北大核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油、高淀粉玉米与不同杂优模式普通玉米油分和淀粉积累对比研究

玉米科学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2002~2003年针对高油、高淀粉玉米品种与不同杂优模式普通品种的油分、淀粉积累动态进行了初步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相对普通型品种类型,高油品种全灌浆期油分平均积累速率较高,完成全程油分积累进度较慢;不同杂优模式品种油分积累对比,显示出全灌浆期油分平均积累效率以“高油系×美杂”杂优模式较高,“Lancast-er×Reid”较低。从完成全程油分积累进度看,在中晚熟的3个杂优模式中,“Lancaster×塘四平头”较快,“Lancaster×Reid”较慢,在晚熟3个杂优模式中,“Lancaster×旅大红骨”较快,“美杂×高油系”较慢。高淀粉品种在全灌浆期淀粉平均积累的速率较高,而在完成全程淀粉积累进度上略低于普通品种。

关键词: 玉米品种 高油 高淀粉 杂优模式 油分积累 淀粉积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土质量演变初探Ⅳ——吉林省公主岭地区土壤肥力指标空间变异与评价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地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吉林省公主岭地区土壤表层(0 ̄20cm)pH、有机质、速效磷、速效钾、粘粒这5种土壤肥力指标的空间变异性。结果表明:土壤pH、有机质、速效钾、粘粒的理论模型均为球状模型;速效磷的理论模型为纯块金效应模型。粘粒、速效钾、有机质、pH的C0/(C0+C)变化范围是37.27%~49.66%,均表现出中等的空间相关性,说明其空间变异是由随机性因素和结构性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根据目前的评价标准,该地区土壤pH和有机质主要分布在2~3级;速效磷和速效钾主要分布在2~4级;而粘粒则分布在3~4级,说明该地区肥力指标基本上处于中等级别。

关键词: 公主岭 黑土质量 空间变异 土壤肥力指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品种不同密度下的质量效应

玉米科学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玉米优良品种四密25、四密21和吉单209的某些质量性状:百粒重、容重、子粒大小、收获时含水量、果穗整齐度随密度增加的变化规律及品种间的差异进行了系统研究,并提出了优良品种适宜密度下的质量指标。

关键词: 玉米 密度 质量效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等离子体对大豆不同生育期叶片光合作用特性的影响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试验研究了不同剂量等离子体对大豆不同生育期叶片光合作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经等离子体处理后,大豆叶片的光合作用、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均高于对照。大豆叶片光合速率从苗期到鼓粒期逐渐增加,鼓粒期最高,尔后下降。鼓粒期剂量为1.5 A等离子体处理的大豆叶片光合速率比对照高34.1%。等离子体处理后大豆叶片的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蒸腾速率呈双峰曲线变化,气孔导度呈单峰曲线变化,二者均在鼓粒期达到最高值,分别为14.5 mmol/(m2.s)和0.75 mol/(m2.s)。鼓粒期1.5 A等离子体处理植株叶片的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分别比对照高16.2%和17.1%,说明等离子体处理后大豆叶片的光合速率在鼓粒期提高最明显,剂量为1.5 A处理效果最佳。处理后大豆的水分利用效率也高于对照。

关键词: 大豆 等离子体 光合作用 生育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转基因大豆产业化现状及展望

大豆科学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转基因大豆是迄今为止播种面积最大、商业化程度最高的转基因作物,同时,也是人们目前公认的最难转化的作物之一。建立高效遗传转化体系和是否继续加强转基因大豆的产业化推广一直都是科技工作者争各国政府的关注焦点。本文将从国内外转基因大豆产业化现状、转基因受体系统、转基因方法及发展趋势等方面对其做一简单综述。

关键词: 转基因大豆 产业化现状 展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草原红牛及其杂种牛生长发育性状微卫星标记的研究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05 北大核心

摘要:研究选用草原红牛、草原红牛与利木赞牛杂交后代共计40头作为试验牛,以体尺、体重作为衡量其生长发育指标,利用SPSS软件分析了8个微卫星位点基因标记与生长发育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IDVGA55等位基因C(203bp)对体高、十字部高和坐骨端高3个体尺性状有正效应;BM2113等位基因C(142bp)对腿围性状有正面影响;ETH225等位基因A( 123bp)对腰角宽具有正面影响; BM1824等位基因A( 171bp)对十字部高性状有正效应,等位基因C(179bp)对胸深性状有正效应;TGLA44等位基因E(221bp)对体重有正面影响。

关键词: 草原红牛 生长发育性状 微卫星DNA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