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盐胁迫下不同耐盐性油菜阳离子积累特征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揭示不同耐盐性甘蓝型油菜生理差异,探索盐胁迫下油菜幼苗阳离子积累特征,采用梯度浓度盐溶液于苗期对两个耐盐性显著不同的甘蓝型油菜品系进行胁迫。结果表明,盐胁迫下耐盐品系WH126地上部和地下部的干物质重降幅均小于盐敏感品系WH137。随着盐胁迫浓度的上升,油菜地上部和地下部Na~+积累量呈持续上升趋势,K~+、Ca~(2+)和Mg~(2+)呈下降趋势。两品系在Na~+和K~+变化模式上有显著不同,WH126地上部和地下部Na~+积累量增长更缓慢,同时地下部K~+降低幅度则更小。两品系地上部和地下部Ca~(2+)和Mg~(2+)积累量变化无显著差异。离子含量比(K~+/Na~+、Ca~(2+)/Na~+、Mg~(2+)/Na~+)与品系间的耐盐性差异并无相关。研究认为较强的"阻钠保钾"能力是油菜品系耐盐性强的机制之一。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 苗期 离子积累 耐盐
辐照处理对芋头发芽及食用品质的影响
《核农学报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索辐照技术在芋头保鲜上应用的可行性,以芋头为对象,结合不同贮藏温度(5~15、15~20、22~28℃)及品种(靖江香沙芋、福建红芽芋、云南红芽芋、浙江金华毛芋)等因素研究不同剂量辐照处理对其贮藏期间发芽率、芽体生长及食用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贮藏75 d时,未辐照芋头的发芽率达80.0%,最大芽长达20.2 mm,0.2 k Gy辐照的芋头的发芽率为2.0%,最大芽长在第32~第38天为0.2 mm,0.5、0.7、1.0 k Gy辐照的芋头的发芽率均为0。0.2、0.5 k Gy辐照后的芋头在5~28℃条件下贮藏75d后仍能保持良好的商品性。0.2、0.5 k Gy辐照的芋头室温下贮藏75d后感官评分中喜爱程度得分分别达7.5、8.0分。4种不同品种的芋头在0.2k Gy辐照75d后发芽率最大仅为6.2%,0.5k Gy辐照75d发芽率均为0。综上,0.2~0.5k Gy为芋头辐照保鲜的最佳剂量。本研究结果为芋头保鲜贮藏提供了一项经济可行的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豆GmNAC73-like基因的克隆和表达及其对GmIFS2基因的影响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NAC转录因子对大豆〔Glycine max(Linn.)Merr.〕异黄酮合成的影响,根据大豆基因组序列设计引物,从豆荚中克隆获得Gm NAC73-like基因,并对该基因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Gm NAC73-like基因包含1个长度981 bp的完整开放阅读框,编码326个氨基酸。Gm NAC73-like蛋白的理论相对分子质量37 000,理论等电点p I 6.4,为亲水性蛋白,无信号肽,并被定位在细胞核上,包含核定位信号"PKRRK"。同源性比对结果显示:Gm NAC73-like蛋白与野大豆(Glycine soja Sieb.et Zucc.)、蒺藜苜蓿(Medicago truncatula Gaertn.)、可可(Theobroma cacao Linn.)、葡萄(Vitis vinifera Linn.)及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Linn.)Heynh.〕的NAC蛋白具有较高的相似性,相似度分别为93%、69%、73%、75%和58%。在NJ系统树上,Gm NAC73-like蛋白与野大豆的Gs NAC8蛋白和木豆〔Cajanus cajan(Linn.)Millsp.〕的Cc NAC8蛋白聚在一起,显示出较近的亲缘关系。半定量RT-PCR分析结果显示:在大豆的三叶期、开花期和结荚期,Gm NAC73-like基因在根中均不表达,在茎和叶中可不同程度表达且茎中表达量较高;而在开花期或结荚期,该基因在花或豆荚中也可表达,且豆荚中表达量较高。酵母单杂交实验结果显示:Gm NAC73-like可与异黄酮生物合成关键酶基因Gm IFS2启动子中的CGTG基序结合;在大豆转基因发状根系中过表达Gm NAC73-like基因后,除查尔酮异构酶基因的表达量无变化外,其他异黄酮生物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量均不同程度提高,其中,肉桂酸-4-羟化酶基因和查尔酮合酶基因的表达量明显提高。此外,在Gm NAC73-like基因过表达的大豆转基因发状根系中总异黄酮含量显著降低。综合分析结果表明:Gm NAC73-like可能通过与MYB转录因子的互作调控Gm IFS2基因的表达,并在大豆异黄酮的生物合成过程中起负调控作用。
关键词: 大豆 GmNAC73-like基因 蛋白特性 表达特性 GmIFS2基因 总异黄酮含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施用河道污泥对水稻钾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结合污染河道治理,以苏州市相城区望亭镇某河道污泥为研究对象,通过田间小区试验,设计施氮(N)量为120 kg/hm2(LN)、240 kg/hm2(NN)2个水平,探讨河道污泥农田施用对水稻不同生育时期钾(K)含量、吸收、分配和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施用河道污泥使水稻不同生育时期植株含K率显著提高,各生育时期吸K量显著提高,植株含K率的增加幅度呈开口向下的抛物线变化趋势,抽穗期的增加幅度最大;2施用河道污泥对水稻多数生育时期K在茎鞘、叶片和穗中分配比例的影响未达到显著水平;3施用河道污泥使水稻不同生育时期K干物质生产效率均极显著降低,K籽粒生产效率和K收获指数显著降低,但水稻K肥偏生产力显著提高;4增施N肥,水稻不同生育时期的植株K含量和吸K量均得到显著或极显著增加,K干物质生产效率和K籽粒生产效率显著下降;5河道污泥×N对稻株K吸收利用多无显著互作效应.综上,施用河道污泥使水稻植株含K率、K吸收量显著提高,K干物质生产效率和K籽粒生产效率均显著降低.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蓝根肿病菌休眠孢子的生物学特性及侵染寄主的显微观察
《西南农业学报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甘蓝根肿病菌的生物学特性和在寄主根部的侵染过程,以湖北长阳火烧坪根肿病菌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温度、pH及培养基质对甘蓝根肿病菌休眠孢子萌发的影响,并利用光学显微镜初步观察该病原菌在寄主根部的侵染情况。结果显示,在温度24℃、pH 6.5以及过滤除菌的根分泌液条件下,休眠孢子的萌发率最高。通过观察根肿病菌不同时间段的侵染情况发现,第3天时游动孢子开始侵染根毛;第5天时形成大量原质团,且根毛顶端开始膨大;第8天时大量的原质团开始分化;第11~13天时形成游动孢子囊,且部分游动孢子成熟释放;第25天时观察到根部肿大,且镜检发现根皮层细胞内充满大量的休眠孢子囊。说明甘蓝根肿病菌与温度、pH以及培养基质密切相关,且侵染过程是一个实时动态变化的过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NA干扰沉默Ghrelin基因对仔猪胃酸分泌的调节作用
《南方农业学报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生长素(Ghrelin)基因沉默对仔猪胃酸分泌的调节作用,为防治仔猪断奶后某些消化系统功能障碍或分泌异常研究提供新靶点,进而阐明Ghrelin对胃酸分泌的调节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脂质体将RNA干扰沉默的shGhrelin转染体外培养的猪胃黏膜上皮细胞,优化确立最佳转染条件,并通过荧光定量RT-PCR检测shGrelin转染对胃黏膜上皮细胞中Ghrelin基因mRNA表达及H+-K+-ATPase(质子泵)活性的影响。【结果】质粒(sh Ghrelin)与脂质体(Lipofectamine 2000)的最佳转染比例为1∶3,最佳转染时间24 h。与正常对照组相比,以shGhrelin转染胃黏膜上皮细胞后,其Ghrelin基因m RNA的表达显著降低(P<0.05,下同),H+-K+-ATPase活性也显著下降。【结论】采用RNA干扰技术能沉默胃黏膜上皮细胞Ghrelin基因表达和抑制H+-K+-ATPase活性,表明Ghrelin对胃酸分泌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关键词: 生长素(Ghrelin) 胃黏膜上皮细胞 胃酸分泌 RNA干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番茄ty-5和Mi-1基因多重PCR体系的建立
《江苏农业学报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法进行番茄育种时能快速鉴定抗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基因ty-5和抗根结线虫病基因Mi-1,利用番茄材料1227(含有ty-5基因)、VFNT(含有Mi-1基因)和杂交获得的F2分离群体,通过分析扩增片段多态性差异,重新设计分子标记,建立了ty-5和Mi-1基因的多重PCR反应体系。通过对这2个基因的分离群体进行基因型和抗病性鉴定,证实标记检测结果与田间接种鉴定结果吻合率为95.0%,可以将该PCR体系用于对这2个基因的同时鉴定。
关键词: 番茄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 根结线虫 抗性基因 多重PCR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32个杜鹃花品种遗传关系的SRAP分析
《西北林学院学报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SRAP分子标记对32个杜鹃花品种进行了分析。21对引物共检测到232个多态位点,平均每对引物扩增出12.2个位点,多态位点百分率为90.27%。32个杜鹃花品种的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为0.340,Shannon's信息指数(I)为0.503,相似系数介于0.541~0.805之间。3个品种群间遗传分化系数(G_(st))为0.157 2,表明84.28%遗传变异发生在品种群内。采用UPGMA法构建系统进化树,32个杜鹃花品种可分为3类:14个东鹃品种、10个西鹃品种和8个夏鹃品种,结果与传统分类完全一致。表明SRAP分子标记技术能准确地分析杜鹃花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
关键词: 杜鹃花 序列相关扩增多态性(SRAP) 亲缘关系 遗传多样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GGE分析的西北内陆棉区纤维品质生态区划分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选用2005—2014年我国棉花区域试验西北内陆早熟棉区7个和早中熟棉区10个试验点作为试验环境进行纤维品质区域分布分析。运用GGE模型划出双标图,研究西北内陆棉区的试验环境与参试品种纤维品质性状互作模式,对参试品种性状选择适宜的生态区进行探讨与划分,并基于GGE双标图对纤维物理性能指标相关性进行研究,为西北内陆棉区棉花品种区域化种植和理想试验环境选择提供依据。结果表明:(1)棉花各纤维品质性状相互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关系,纺纱均匀性指数与长度、比强度和整齐度指数表现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2)西北内陆棉区早熟组纤维品质性状可划分为3个生态区:优质棉纤维生态区(精河)、普通优质纤维生态区(兵团第六师昌吉、乌苏)、普通纤维生态区(兵团第七师125团、兵团第八师121团、石河子以及敦煌)。(3)西北内陆棉区早中熟组品质性状由优质到普通亦可划分为3个生态区:优质纤维生态区(莎车、轮台、巴州、库车、疏附、兵团第一师阿拉尔13团以及新疆塔河10团)、普通优质纤维生态区(麦盖提和兵团第三师喀什)、普通纤维生态区(阿克苏)。因此西北内陆早熟棉区应在注重品种早熟性选育的基础上,注重优质纤维综合品质性状的培育,提高纤维的长度和比强度。南疆的早中熟棉区,注重推选适合机采棉的长度和比强度的棉花品种外,应精准掌握合理的棉花采摘期,提高纤维成熟度,但要注重降低马克隆值,划分优化种植区域为棉纺企业合理用棉提供多层次的原棉材料。
杜鹃花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SRAP分析
《江苏农业学报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SRAP分子标记分析了30个杜鹃花物种的遗传多样性。20对引物共检测到306个位点,平均每对引物扩增出15.3个位点,多态位点百分率为100%。物种水平的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为0.352,Shannon’s信息指数(I)为0.525,相似系数在0.543至0.761之间,表明参试的30份杜鹃花材料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主坐标分析(PCA)结果和UPGMA法构建的系统树显示,30份杜鹃花材料可分为5类,其中云锦杜鹃和光枝杜鹃、井岗山杜鹃和皱叶杜鹃、迎红杜鹃和兴安杜鹃、露珠杜鹃和大果杜鹃分别聚为一组,结果与基于表型特征的分类基本一致,表明SRAP标记具有较准确的鉴别能力,是进行杜鹃花属植物遗传多样性分析的有效分子标记。
关键词: 杜鹃花属 序列相关扩增多态性 遗传多样性 主坐标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