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10820条记录
正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腌腊肉制品中磷脂酰胆碱氢过氧化物的含量

食品科学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正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腌腊肉制品中的磷脂酰胆碱氢过氧化物(PC-OOH)进行检测。腌腊肉制品中的PC-OOH用氯仿-甲醇(2∶1,V/V)提取,以合成的C16∶0/18∶2 PC-OOH为标样,采用正相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法进行检测。色谱柱:Lichrosorb Si60(250 mm×4.0 mm,5μm);流动相:A为水,B为正己烷-异丙醇(3∶2,V/V),采用梯度洗脱;流速:1 m 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34 nm。结果表明:C16∶0/18∶2 PC-OOH在20~600 nmol/m L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 9),检出限为5.8 nmol/m L,定量限为19.4 nmol/m L,不同水平的平均回收率为79.4%~91.9%。实际样品分析显示,农家腊肠A、B和火腿中方样品中PC-OOH的含量比较高,为92.4、106.4 nmol/g和102.5 nmol/g,烟熏肉中未检出PC-OOH。本实验建立的分析方法简便快捷、具有较好的灵敏度和可靠性,可用于腌腊肉制品中PC-OOH的定量分析。

关键词: 腌腊肉制品 1-棕榈酰-2-亚油酰-磷脂酰胆碱 氢过氧化物 正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脂多糖对体外培养猪颗粒细胞增殖、凋亡和雌二醇分泌的影响

畜牧兽医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旨在探讨脂多糖(LPS)对猪颗粒细胞增殖、凋亡及雌二醇(E_2)分泌的影响。采用不同浓度的LPS(0、500、1 000和2 000ng·mL~(-1))处理体外培养的猪颗粒细胞,并测定细胞增殖、凋亡及相关基因FN1、IGF2、IGFBP2、Cyclin D1、Cyclin D2和P27~(kip)的表达,同时对E_2的分泌及P450arom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表明,1 000或2 000ng·mL~(-1) LPS均可显著促进颗粒细胞增殖、抑制细胞凋亡、提高活细胞百分率(P<0.05)。而500ng·mL~(-1) LPS即可促进与细胞生长增殖、周期相关基因FN1(P<0.01),IGF2、IGFBP2(P<0.05),Cyclin D1、Cyclin D2(P<0.01)的表达,抑制阻碍细胞周期的基因P27~(kip)(P<0.01)的表达,同时可以通过强烈抑制芳香化酶P450arom基因的表达(P<0.01),显著抑制E_2的分泌(P<0.01)。综上表明,LPS可以促进颗粒细胞增殖并抑制细胞凋亡,同时抑制颗粒细胞分泌E_2的功能。

关键词: 颗粒细胞 LPS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基因表达 E2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盐胁迫对不同基因型黄秋葵苗期生长及生理生态特征的影响

华北农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揭示盐害下不同黄秋葵品种苗期生长的差异,以2个黄秋葵品种皇星五角(HXWJ,耐盐型)和绿新五角(LXWJ,盐敏感型)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法研究不同浓度Na Cl(0,80,160 mmol/L)、不同胁迫时间(25,50 d)对黄秋葵植株苗期生长及生理生态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Na Cl浓度的提高、胁迫天数的增加,黄秋葵幼苗的株高、根长、植株鲜干质量、细胞膜稳定指数(CMSI)、K+含量,K+/Na+比呈下降的趋势;而叶片丙二醛(MDA)含量,Na+含量逐步升高;盐胁迫下黄秋葵幼苗鲜质量下降的幅度大于干质量,茎叶下降的幅度大于根系;胁迫至25 d,黄秋葵叶片和根中SOD、POD活性随Na Cl浓度增加逐步升高,胁迫至50 d,2个酶活性随Na Cl浓度增加先升高后降低;整个胁迫过程中,幼苗的株高、根长、植株鲜干质量、CMSI、K+含量,K+/Na+比含量的降幅及MDA含量的增幅均为HXWJ

关键词: NaCl 黄秋葵 生长 生理生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NaCl、蔗糖和KH_2PO_4对红叶桃离体叶片花色苷合成基因表达的影响

园艺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明外源化学物质对红叶桃叶片着色的影响及其机制,以‘筑波5号’离体叶片为试材,研究不同浓度NaCl、蔗糖及KH_2PO_4处理对叶片中花色苷生物合成途经相关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显示:低浓度NaCl(100和200 mmol′L~(-1))短时间(4 h)处理能提高花色苷合成结构基因CHI、UFGT和转录因子基因MYB10、bHLH33的表达水平;0.3%蔗糖处理8 h对UFGT、MYB10和bHLH33的表达促进作用显著;0.2%KH_2PO_4处理8 h对CHI、UFGT、MYB10、bHLH33和WD40的表达也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且CHI的表达在一定范围内随蔗糖及KH_2PO_4浓度增大和处理时间延长,效果更明显。除了0.2%KH_2PO_4处理8 h提高了WD40的转录外,NaCl、蔗糖及KH_2PO_4对MYB15和WD40的表达均具有显著抑制作用。

关键词: 红叶桃 荧光定量PCR 花色苷生物合成 基因表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白鱼腐败菌产生物胺能力分析

食品科学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讨白鱼(Anabarilius)腐败菌产生物胺的能力,釆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检测腐败菌的组氨酸、赖氨酸、鸟氨酸和酪氨酸的脱羧酶基因,应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技术测定接种腐败菌培养基和无菌白鱼鱼块中生物胺含量,并对主要腐败菌的生物胺产量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8种腐败菌均含有至少1种氨基酸脱羧酶基因;接种不同腐败菌的液体培养基和无菌白鱼鱼块均检测到多种生物胺,其中Morganella sp.wf-1和Morganella sp.wf-2具有很强的产腐胺、尸胺和组胺能力,使得接种这两种腐败菌的无菌白鱼鱼块中腐胺、尸胺和组胺含量、单胺、二胺、生物胺指数和总生物胺含量等指标在腐败过程中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接种其他腐败菌的无菌白鱼鱼块。同时,Morganella sp.wf-1和Morganella sp.wf-2的腐胺、尸胺、组胺、单胺、二胺、生物胺指数和总生物胺的产量因子均高于其他腐败菌。结果表明,Morganella sp.wf-1和Morganella sp.wf-2是白鱼腐败过程中产生物胺的主要腐败菌。

关键词: 白鱼 腐败菌 生物胺 产量因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早熟型冬小麦群体性状及产量对氮磷肥和种植密度的响应

麦类作物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确定早熟型冬小麦品种中麦8号在高肥力田达到最佳群体质量时合理的氮磷肥施用量和适宜的种植密度,采用两因素裂区试验设计,主区设4个氮磷肥施用量水平,分别为N120P96(纯氮120kg·hm~(-2)、P_2O_5 96kg·hm~(-2))、N_(180)P_(144)(纯氮180kg·hm~(-2)、P_2O_5 144kg·hm~(-2))、N240P192(纯氮240kg·hm~(-2),P_2O_5 192kg·hm~(-2))、N_(300)P_(240),(纯氮300kg·hm~(-2)、P_2O_5 240kg·hm~(-2));副区设3个种植密度,分别为D180(180万株·hm~(-2))、D240(240万株·hm~(-2))和D300(300万株·hm~(-2)),研究了氮磷肥和种植密度对小麦群体性状、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氮磷肥施用量的增加,小麦开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和产量均降低;种植密度的增加提高了成熟期群体总茎数和单位面积穗数,而千粒重表现出相反的趋势。在N180P144至N_(300)P_(240),范围内,同一施肥条件下花后干物质积累量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在土壤肥力较高的条件下,早熟品种中麦8号在种植密度180万株·hm~(-2)、施纯氮120kg·hm~(-2)和P_2O_5 96kg·hm~(-2)的条件下,产量达到最高。

关键词: 冬小麦 氮磷肥 种植密度 群体性状 产量

外源硝酸钙对水培生菜生长及矿质元素吸收的影响

核农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有效提高水培生菜产品的营养品质和矿物质含量,试验设置0.1%、0.3%、0.5%3个浓度硝酸钙进行叶面喷施处理,以喷施蒸馏水为对照,对不同处理下生菜生长、产量、品质及矿质元素吸收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硝酸钙叶面喷施处理诱导了SOD、POD、CAT活性的升高。硝酸钙处理28 d,各处理维生素C含量低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0.5%处理硝酸盐含量显著高于对照,其他处理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0.3%处理可溶性蛋白、叶绿素含量显著高于对照。外源硝酸钙处理可增加叶片数、根长、根冠比,0.3%处理单株产量升高5.9%,可增加生菜地上部分磷、钾、钙含量,钙元素较对照升高最多,为30.8%,铁升高5.3%,镁下降3.2%。0.1%处理铁、镁含量较对照分别升高30.0%、20.3%。但随着处理浓度的升高镁、铁含量下降,0.5%处理较对照分别下降13.1%、1.1%。随着硝酸钙处理浓度的增加地上部锌逐渐从叶片转移至根,0.5%处理地上部分锌含量最低,为110.1mg·kg-1,较对照下降25.8%。综上,适当浓度的硝酸钙可增加水培生菜钙和部分微量元素含量,增加营养品质,施用过量会影响矿物质元素吸收平衡。本研究结果为指导水培生菜生产过程中应用叶面喷施硝酸钙形成高营养品质,提高微量矿物质元素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硝酸钙 生菜 水培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猪鼻支原体表面可变脂蛋白vlpA黏附宿主细胞功能研究

畜牧兽医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猪鼻支原体(Mycoplasma hyorhinis)可引起猪的多发性浆膜炎、关节炎、肺炎及中耳炎等多种慢性炎症,感染率极高,且与人类肿瘤的发生有关,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已有研究表明猪鼻支原体表面可变脂蛋白(vlp)家族参与支原体黏附宿主细胞的过程,本试验主要详细研究vlp家族成员之一vlpA的黏附细胞功能,特别是其Ⅲ区重复片段重复次数变化对其黏附能力的影响。根据GenBank中已公布的vlpA的基因序列,设计引物,从菌体DNA中扩增获得vlpA基因,或者人工合成Ⅲ区重复片段重复次数不等的一系列vlpA基因,均克隆至pET-32a(+)质粒中进行表达,获得目的蛋白质。同时利用固相合成法制备含两段Ⅲ区重复片段的多肽。利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和微孔板黏附试验检测所制备的各种重组vlpA蛋白和多肽的黏附功能。通过诱导表达和镍柱亲和层析纯化,成功获得纯度较高的各个目的蛋白质。利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证实vlpA可以黏附宿主细胞;利用微孔板黏附试验定量检测不含Ⅲ区的重组vlpA0蛋白及Ⅲ区重复片段多肽的黏附能力,结果发现vlpA0可黏附细胞,而Ⅲ区重复片段多肽无明显黏附能力;进一步利用微孔板黏附试验检测含Ⅲ区重复片段次数分别为3、6、9、12次的重组蛋白vlpA3、vlpA6、vlpA9、vlpA12的黏附能力,结果显示四种重组蛋白质均可黏附细胞,但黏附水平均低于不含Ⅲ区的重组vlpA0蛋白,且随着Ⅲ区重复片段重复次数的增加黏附能力下降。本研究结果提示vlpA为猪鼻支原体黏附因子之一,其Ⅱ区含有黏附位点,而整体分子的黏附能力随着Ⅲ区重复片段重复次数的增加明显减弱。本研究结果有助于进一步研究猪鼻支原体的黏附及致病机制。

关键词: 猪鼻支原体 可变脂蛋白vlpA 细胞黏附 重复次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稳定表达猪Viperin的PK-15细胞系的构建与鉴定

江苏农业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讨先天免疫效应因子Viperin的抗病毒作用,从猪外周血单核细胞中成功扩增了猪Viperin基因完整阅读框,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 EGFP-C1中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 EGFP-Vi。阳性质粒经PCR、酶切和测序鉴定后通过脂质体Lipofectamine 2000介导转染PK-15细胞,荧光显微镜观察发现融合蛋白质EGFP-Viperin定位于细胞质中,不同于对照质粒EGFP在细胞中的均匀分布。共聚焦检测结果表明,重组蛋白质主要定位于细胞的内质网上。Western blot检测结果表明,猪Viperin蛋白质在PK-15细胞中以融合蛋白质的形式稳定表达,分子量约为7.0×104。

关键词: Viperin PK-15细胞系 表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鸡爪槭花粉活力与贮藏特性的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鸡爪槭花粉为试材,采用液体培养基法进行离体培养,研究鸡爪槭花粉活力及贮藏特性。结果表明,鸡爪槭花粉萌发观察的最佳培养时间为24 h;不同浓度蔗糖、硼酸对花粉萌发具有显著影响,确定了最适宜鸡爪槭花粉萌发的液体培养基为15%蔗糖+0.01%硼酸。不同的贮藏条件对花粉萌发有显著的影响,且花粉活力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而下降;室温条件下贮藏鸡爪槭花粉15 d之后完全丧失萌发能力,冷藏处理的花粉在20 d后花粉活力降至28.1%,而冷冻贮藏的花粉贮藏20 d以后花粉活力仍为46.6%。冷藏(4℃)和冷冻(-20℃)有利于保存鸡爪槭花粉,如花粉保存15 d之内,冷藏和冷冻条件均可以;如保存15 d以上,则冷冻保存更合适。

关键词: 鸡爪槭 花粉 生活力 贮藏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