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湖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1000条记录
不同品种桑椹中糖酸组成和甜酸风味评价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2016

摘要:比较不同品种桑椹中的糖酸组成,并对其进行甜酸风味评价。以19个桑椹品种的果实为试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不同品种有机酸及糖的种类和含量,在此基础上比较各品种间的果实酸甜风味。结果表明,所有桑椹品种含有柠檬酸、酒石酸、苹果酸、琥珀酸、草酸和富马酸,部分桑椹品种含有乳酸和乙酸,含量较高的4种有机酸为柠檬酸、酒石酸、琥珀酸,苹果酸,总有机酸质量比在1 687.9~2 972.1 mg/kg。最高的是云果1号,最低的是安杂8号。果糖和葡萄糖是桑椹的主要糖类,同一品种二者含量相当,品种之间存在差异。与糖酸比相比,采用甜度和酸度的比值构建的甜酸风味指数更能真实地反映果实的甜酸风味。从甜酸风味指数角度来考虑,以白玉王和太深1号2个品种较佳。

关键词: 桑椹 有机酸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安徽铜陵白姜姜瘟病病原鉴定

长江蔬菜 2016

摘要:通过田间调查发现,铜陵白姜姜瘟病在铜陵当地表现出木质部黄心和黑心2种症状,通过TTC平板分离、致病性测定、16SrDNA以及青枯菌特异性鞭毛基因(fliC)检测表明,导致2种不同姜瘟病症状的病原菌均为青枯雷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但二者致病性存在明显差异。

关键词: 铜陵 白姜 姜瘟病 青枯雷尔氏菌 病原鉴定

提高先导化合物活性重现性试验

湖北农业科学 2016

摘要:针对先导化合物筛选中出现的重复发酵活性重现性不稳定的问题,研究了筛选流程中菌种保藏时间对活性重现的影响,使用不同批次的重复发酵样品对3个杀虫活性筛选靶标和4个除草活性筛选靶标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使用保藏时间超过一年的菌种进行复筛,60%左右初筛样品失去原来的活性;而使用保藏时间在半年左右的菌种进行复筛,只有40%左右的菌株失去活性。根据这一结果,调整了筛选流程中重复发酵的间隔时间,变集中进行重复发酵为分散同步发酵,根据初筛结果同步进行的重复发酵,81.56%菌株的初筛活性可以重现,大大提高了备选化合物的检出效率。

关键词: 先导化合物 活性重现 杀虫和除草活性筛选靶标 重复发酵。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业科研单位横向项目经费管理浅析

湖北农业科学 2016

摘要:通过分析目前农业科研单位横向科研项目存在的问题,指出了完善农业横向科研项目的对策,提出了主动接受监督、完善横向项目经费管理制度、加强对横向项目执行过程的监控、建立内外监管体系的建议.

关键词: 农业科研单位 横向项目 经费管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蟑螂病毒杀蟑饵剂中诱虫烯的定量分析研究

广东化工 2016

摘要:文章采用气相色谱法,用HP-1(30 m×0.53 mm×0.25μm)毛细管柱,以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为内标物,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对蟑螂病毒杀蟑饵剂中诱虫烯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该分析方法的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8,标准偏差为0.08,变异系数为3.2%,回收率为99.14%~100.84%。

关键词: 诱虫烯 定量 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法对含非洲种质青贮玉米的评价

湖北农业科学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筛选适宜湖北省种植的全株青贮玉米组合,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及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法,对23份含非洲热带种质的青贮玉米组合的农艺性状、生物学产量及品质性状指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大部分组合的株高在280 cm以上;除FC3349和FC3317有少量倒伏外,其余组合无倒伏;组合FC3316收获时可见绿叶数最多,且生物产量最高,达94 230.77 kg/hm2,显著高于其他组合(P<0.05)。各组合的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粗蛋白质(CP)含量均存在显著差异。FC3316的NDF含量最高,达49.95%,FC4008的NDF含量最低,仅为46.87%;参试组合的ADF含量变化范围为24.31%~27.14%,其中FC3316含量最高;CP含量超过9%的组合有FC3304、FC3305、FC3318、FC4000,其中FC3318含量最高,达9.94%,FC3473含量最低,仅为6.01%。对重要农艺、产量、品质性状进行主成分分析,提取了4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77.53%。结合各指标的相关性分析,选择生物产量、单株叶重、单株穗重、CP含量4个指标采用模糊数学隶属函数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发现FC3318的隶属函数值最高,为0.87;其次是FC3305,为0.84;FC3020表现最差,仅为0.36。

关键词: 青贮玉米 非洲种质 生产性能 主成分分析 隶属函数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生物拌种剂对黄瓜立枯病的防治效果及对黄瓜的促生作用

湖北农业科学 2016

摘要:采用盆栽试验,研究生物拌种剂对黄瓜立枯病的防治效果及其对黄瓜的促生作用。结果表明,生物拌种剂能有效防治黄瓜立枯病,并对黄瓜具有促生作用,药种比1∶25拌种,防效达到68.51%,株高、根长、鲜重分别增加56.99%、92.73%、53.33%。

关键词: 生物拌种剂 黄瓜立枯病 促生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种质资源开花期耐热性分析

湖北农业科学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以56份中国水稻(Oryza sativa L.)核心种质资源、18份国外水稻种质资源及6份自选恢复系为材料,在开花期进行高温胁迫处理。以相对结实率为指标,对水稻种质资源的耐热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种质间的耐热性存在差异,筛选出新的耐热型水稻材料6份。

关键词: 水稻(Oryza sativa L.) 种质资源 开花期 耐热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1个广谱抗真菌天然产物的快速鉴定及活性评价

安徽农业科学 2016

摘要:[目的]对湖北咸宁地区山坡土样中分离得到的1株放线菌HBERC-31270的发酵提取物进行快速鉴定及活性评价。[方法]对HBERC-31270进行发酵与提取,并对发酵提取物进行生物活性测定、高效液相色谱-质谱(HPLC-MS)、紫外吸收光谱(UV)分析及活性评价。[结果]提取物高效液相色谱(HPLC)制备组分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其活性部位在14~21 min。根据HPLC-MS及UV确定其主要成分为一个小分子化合物。通过对其质谱数据进行分析确定了分子离子峰,经天然产物数据库比对及文献调研,确定其主要活性成分为9-甲基链米酮。盆栽试验结果表明,该菌对多种作物真菌性病害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结论]试验结果为放线菌HBERC-31270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天然产物 农药活性 放线菌 9-甲基链米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法对含非洲种质青贮玉米的评价简

湖北农业科学 2016

摘要:为了筛选适宜湖北省种植的全株青贮玉米组合,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及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法,对23份含非洲热带种质的青贮玉米组合的农艺性状、生物学产量及品质性状指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大部分组合的株高在280 cm以上;除FC3349和FC3317有少量倒伏外,其余组合无倒伏;组合FC3316收获时可见绿叶数最多,且生物产量最高,达94 230.77 kg/hm2,显著高于其他组合(P<0.05).各组合的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粗蛋白质(CP)含量均存在显著差异.FC3316的NDF含量最高,达49.95%,FC4008的NDF含量最低,仅为46.87%;参试组合的ADF含量变化范围为24.31%~27.14%,其中FC3316含量最高;CP含量超过9%的组合有FC3304、FC3305、FC3318、FC4000,其中FC3318含量最高,达9.94%,FC3473含量最低,仅为6.01%.对重要农艺、产量、品质性状进行主成分分析,提取了4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77.53%.结合各指标的相关性分析,选择生物产量、单株叶重、单株穗重、CP含量4个指标采用模糊数学隶属函数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发现FC3318的隶属函数值最高,为0.87;其次是FC3305,为0.84;FC3020表现最差,仅为0.36.

关键词: 青贮玉米 非洲种质 生产性能 主成分分析 隶属函数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