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16365条记录
基于编码的洪泛时间同步协议的研究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针对同步信标帧在无线信道中传输时,因错包而影响时间同步精度和生存时间的问题,设计了3种采用不同编码方案的洪泛时间同步协议(FTSP),通过对同步信标帧进行纠错编码,提高包含同步信息数据包的传输可靠性。测试中采用重复码、卷积码以及重复卷积码的FTSP的同步信标帧错误率分别为2.5%、1.3%和1%,与传统FTSP协议6.2%的错包率相比分别降低了59.68%、79.03%、83.87%。测试结果表明,基于编码的FTSP,能够增加同步信息传输的可靠性,进而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时间同步精度,延长同步的生存时间。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洪泛时间同步协议 纠错码 可靠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亲水胶体对肌原纤维蛋白凝胶特性的研究进展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肌原纤维蛋白在动物肌肉中含量丰富,是日常饮食中获得氨基酸的重要来源。肉制品的加工通常依赖肌原纤维蛋白优异的功能特性,因此肌原纤维蛋白是一类重要的蛋白质。亲水胶体是长链聚合物(多糖和蛋白质)的异质组,广泛用于许多食品配方中以改善质量属性和保质期。亲水胶体用途广泛,主要作为增稠剂和胶凝剂。肌原纤维蛋白的凝胶强度受到亲水胶体的种类和作用方式的影响。该综述阐明了肌原纤维蛋白凝胶的形成机理,亲水胶体对肌原纤维蛋白凝胶的作用机理以及亲水胶体在肌原纤维蛋白中的应用,为改善肌原纤维蛋白凝胶特性提供参考,并提出未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亲水胶体 肌原纤维蛋白 凝胶特性 肉制品 应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生物絮团技术构建的零换水养殖系统对凡纳滨对虾高密度养殖效果分析

南方农业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讨在零换水条件下开展凡纳滨对虾高密度养殖的可行性,为后续推动对虾零换水高效健康养殖模式的规模化产业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封闭式串联养殖池系统,凡纳滨对虾虾苗放养密度690尾/m~3,养殖周期91 d(13周),以生物絮团技术调控养殖水质,养殖全程不换水,定期监测与分析养殖水体主要水质指标及细菌数量的动态变化特征。【结果】经13周的零换水养殖后,凡纳滨对虾平均存活率为(83.90±2.74)%,收获规格平均为14.50±0.99 g/尾,单位水体对虾产量平均为8.39±0.48 kg/m~3,饲料系数平均为1.25±0.06,养殖对虾单产平均耗水量为120.00±6.38 L/kg。从养殖第7周起,水体中生物絮团量维持在18.2~30.4 mL/L,pH基本维持在7.31~7.60,总碱度在116~224 mg/L范围内波动变化,总氨氮(TAN)浓度降低至0.45 mg/L以下并保持至试验结束,亚硝酸盐氮(NO2-N)浓度保持低于0.70 mg/L,硝酸盐氮(NO3-N)浓度呈持续上升趋势,至试验结束时接近135.0 mg/L。养殖水体中的异养细菌和弧菌数量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其中,异养细菌从第9周后一直维持在×10~6CFU/mL的数量级水平,弧菌从第7周后一直维持在×10~2CFU/mL的数量级水平。【结论】科学运用生物絮团技术对凡纳滨对虾养殖水质进行原位调控能实现高密度零换水的高效健康养殖,还可有效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有助于推动对虾养殖产业的绿色健康发展。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高密度养殖 零换水 微生物调控 生物絮团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防止内河挂桨渔船油渗漏的技术改进

渔业现代化 2019 CSCD

摘要:为改善内河挂桨柴油机和齿轮箱的漏油现象,通过优化设计、对比试验等方法对挂桨机齿轮箱、接油盘进行技术升级改造。主要对齿轮箱盖板结构和接油盘进行改进:为齿轮箱盖板加装呼吸器;选用合适的吸油毡材料;为接油盘增设内衬,防止泄漏出的残油扩散。经过3艘挂桨渔船的实船系泊试验、航行换向试验以及多种材料、规格吸油毡的吸附油水混合物的对比试验,齿轮箱盖板加装呼吸器的技术改进效果明显,改进后3艘船均未发生透气口溢油现象,选取的吸油毡材料能快速吸附污油,对水没有吸附作用。试验结果表明,齿轮箱盖板增加呼吸器的改进方案切实可行、有效,并且具有推广价值;选用的吸油毡是配合接油盘使用和安装在挂桨齿轮箱螺旋桨轴管上的理想材料。

关键词: 挂桨渔船 防止油渗漏 齿轮箱 技术改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NodeJS的渔业资源调查数据采集系统框架重构

渔业现代化 2019 CSCD

摘要: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传统的数据采集系统框架设计面临高耦合、移植性差和维护成本高等难题,制约了数据采集系统的移动化发展。为了提高渔业资源调查数据采集系统模块的内聚性和易维护性,提出一种以移动应用层、Web服务层、业务服务层的三层系统框架设计,采用Nginx构建Web服务器实现反向代理作为路由控制核心,通过以NodeJS为核心的Koa2框架搭建业务服务层提供Restful风格的接口服务,实现前后端分离设计的渔业资源调查数据采集系统。结果显示,该框架重构后系统运行稳定可靠,扩展性高,可为构建高效的数据采集系统提供参考。

关键词: 数据采集系统 渔业资源调查 NodeJS 前后端分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矢量水听器在水下滑翔机上的应用研究

兵工学报 2019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水下滑翔机通过改变自身浮力上浮和下潜,借助水动力实现前进滑翔运动,将其用于水中目标长时间、高隐蔽和大范围探测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通过在现有水下滑翔机平台上集成单个矢量水听器,研制出具有水中目标探测能力的水下声学滑翔机。对矢量水听器和水下滑翔机平台自噪声进行测试,分析了矢量水听器自噪声水平和平台主要噪声源,分析结果对指导滑翔机平台进行减振降噪处理和优化声学系统工作模式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利用2018年5月南海某海区水下声学滑翔机试验数据,分析水下声学滑翔机对水面航船目标的探测性能。结果表明,深海良好水文条件下,水下声学滑翔机对航速10 kn的试验船目标最远探测距离大于14 km.

关键词: 水下滑翔机 矢量水听器 目标探测 南海海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小波分频的Q值补偿技术在东海中深层油气勘探中的应用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东海陆架盆地是中国近海最大的边缘海盆地,其地下地质结构较为复杂,地震剖面的中深层地震资料品质较差,常规的地震波能量补偿技术很难获得有效的地层信息,从而制约了东海陆架盆地中深层构造结构研究及中深层油气勘探。基于此,本文利用基于小波分频的地层Q值补偿技术,该技术针对东海陆架盆地中深层地震资料的频率特点,逐点进行小波分频处理,得到目标频率信息的地震数据,在此数据基础上利用小波域谱比法计算地层Q值,避免了其他频率信息对提取Q值的影响,提高了Q值提取的稳定性,最后进行地层Q值的振幅和相位补偿。模型和实例分析表明,该方法有效地补偿了东海陆架盆地中深层地震资料的振幅和相位,提高了主频,展宽了频带,从而提高了中深层地震资料的质量,有利于后期地震资料的反演。

关键词: 分频技术 品质因子 振幅补偿 相位补偿 东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东海陆架盆地南部海域油气地球化学探测:烃类地球化学异常与含油气性综合评价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对东海陆架盆地南部海域油气地球化学样品采集、酸解烃类气体和芳烃类指标的分析测试,以及地球化学异常提取,揭示了烃类地球化学指标的异常分布特征,分析了烃类气体的成因类型和深部油气属性,进行了综合地球化学异常分区和含油气性评价。烃类地球化学指标,包括酸解甲烷、酸解乙烷、芳烃及其衍生物总量260 nm和稠环芳烃总量360 nm的异常,主要集中分布在研究区的西部和东部,分别与瓯江凹陷和闽江凹陷相对应。酸解烃类气体组合及甲烷碳同位素组成指示酸解烃类气体异常主要为热成因并遭受了表层氧化,深部油气属性属于干气至凝析油气,以干气为主。根据综合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划分了西部综合地球化学异常区和东部综合地球化学异常区。酸解甲烷、酸解乙烷、芳烃及其衍生物总量260 nm和稠环芳烃总量360 nm指标异常在西部综合地球化学异常区均有明显显示,而东部综合地球化学异常区则以酸解烃类气体异常为主,稠环芳烃总量360 nm异常部分分布,芳烃及其衍生物总量260 nm异常只有零星分布。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西部综合地球化学异常区含油气性明显优于东部综合地球化学异常区,也就是瓯江凹陷的含油气性好于闽江凹陷。

关键词: 油气地球化学探测 地球化学异常 含油气性评价 热成因 东海陆架盆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东海南部中生界烃类生成、运聚与成藏数值模拟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综合分析和盆地的生烃、排烃、运移和聚集仿真数值模拟表明,东海南部中生界发育T_3-J_2和K_1~2-K_2两套生烃潜力大致相当的暗色泥岩烃源岩,总生烃量达1.2×10~(11) t。J_(1-2)暗色泥岩是经"油—源"对比证实的成熟有效烃源岩,K_1~2-K_2暗色泥岩是潜在烃源岩。T_3-J_2烃源岩生成的烃类运移聚集始于早白垩世早期,晚白垩世达到高峰;K_1~2-K_2烃源岩生成的烃类运移聚集始于晚白垩世末期,古新世末达到高峰;雁荡运动和瓯江运动及其之前形成的各类圈闭,更有利于捕获和聚集侏罗系和白垩系烃源岩生成和排出的烃类。中—新生代的多期构造运动形成的断裂和不整合面为烃类运移提供了重要优势通道,烃类多沿断裂带及附近的构造圈闭聚集。白垩系内的烃类聚集量是侏罗系的3倍,白垩系内的"构造型"和J_2/K_1之间不整合面附近的"构造—地层不整合复合型"是本区中生界两类重要的油气聚集,聚集模式可能包括"近源聚集"和"远源聚集"2种,成藏组合包括"自生自储自盖"、"下生上储上盖"和"新生古储新盖"3种。

关键词: 中生界 生烃 排烃 聚集成藏 数值模拟 东海南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渤海陆缘入海河流冲积物孢粉组合特征及其对海域孢粉来源的启示

海洋地质前沿 2019 CSCD

摘要:0引言海域沉积物古环境记录正确解译的前提是深入了解其物质来源和沉积环境变迁。渤海沉积物中的孢粉主要来源于陆缘河流,从原理上可根据孢粉组合来追溯其在陆地上的物源区,但沉积物中孢粉组合特征受其产量,传播方式、搬运距离、海流、沉积环境等诸因素的制约,依据孢粉组合恢复的古植被与实际情况可能会产生较大偏差。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