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16365条记录
南中国海“G-Argo”声学浮标目标探测能力分析

应用声学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该文通过在现有民用海洋环境观测浮标平台基础上集成声学探测系统,研制出具有目标探测能力的"G-Argo"水下声学浮标平台。为验证声学浮标平台目标探测性能,于2018年5月,在南中国海海区组织了多台水下声学浮标探测性能验证试验,利用配合试验船和海上过往航船作为探测目标。试验结果表明,深海良好水文条件下,"G-Argo"水下声学浮标对航速10 kn的配合试验船目标的最远探测距离大于10 km;对航速6.4 kn的工程船目标的最远探测距离大于42.8 km;对航速12 kn的集装箱船目标的最远探测距离大于15.8 km;对航速14.5 kn的集装箱船目标的最远探测距离大于24 km,验证了"G-Argo"水下声学浮标对海上目标具有良好的探测性能。

关键词: 声学浮标 探测性能 南中国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垂直约束的深海拖曳系统USBL/DVL组合导航算法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2019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提高深海水下拖曳系统的定位精度,分析了深海拖曳系统压力传感器与超短基线定位系统(USBL)以及多普勒计程仪的耦合原理,给出了基于垂直约束下的USBL定位的基本原理及拖曳体直线运动状态下的开窗平滑算法。采用非线性的无迹卡尔曼滤波模型对超短基线定位、多普勒测速、深度、斜距、姿态及角速率信息进行融合。针对声学数据常见的粗差观测,结合自适应抗差滤波算法,提出基于垂直约束的自适应抗差卡尔曼滤波算法。最后仿真和实测实验证明在5000 m水深条件下,在航行方向上位置精度较传统滤波算法提高了近2 m。基于垂直约束自适应抗差无迹卡尔曼滤波算法可充分利用高精度观测信息,提高深海拖曳系统的定位精度和容错性。

关键词: 垂直约束 超短基线定位系统 无迹卡尔曼滤波 多普勒计程仪 自适应抗差滤波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伸展-走滑”复合作用下构造变形的物理模拟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19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新生代渤海湾盆地为典型的"伸展-走滑"复合盆地, NNW-SSE向伸展作用和NE-SW向走滑作用的复合效应导致盆地内部构造样式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本文针对走滑作用方向与伸展作用方向垂直的情况,就不同"伸展-走滑"复合条件下的断裂发育特征与演化过程开展了3类13组构造物理模拟实验,结果表明:①在先伸展后走滑的条件下,早期发育的伸展断层被晚期走滑断层强烈切割、改造,平面上表现为雁列式组合或主走滑断层,剖面上发育花状构造;②先走滑后伸展的条件下,平面上表现为早期雁列式的R剪切复活,作为晚期伸展正断层的转换断层,剖面上表现为似花状构造;③伸展和走滑同时作用的情况下,伸展与走滑作用的强弱配比关系影响断裂的发育特征,可建立"走滑强于伸展"、"走滑伸展强度相近"和"伸展强于走滑"三类模式。实验结果在辽东湾坳陷得到了印证,可为渤海湾盆地及类似伸展-走滑复合盆地的构造解析及动力成因机制分析提供指导和借鉴。

关键词: 构造变形 伸展-走滑复合作用 构造物理模拟 渤海湾盆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埕北凹陷及邻区新生代断裂体系与构造格局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19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基于"海-陆"探区资料的整合,在断裂体系精细刻画的基础上,对埕北凹陷及邻区新生代断层发育的时空差异性进行了研究,并结合区域构造背景,就其构造格局的演化过程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埕北地区及邻区新生代断裂体系发育特征体现了继承与改造并存,拉张与走滑叠加的效应。孔店组-沙三段沉积期,中生代先存的NW向埕北断层继承性活动,控制了盆地北东断南西超的构造格局;沙二段-东营组沉积期,在郯庐断裂带大规模右旋走滑所派生的NNW-SSE向拉张及区域近N-S向拉张作用下,发育了一系列NEE向张性断层对先期的构造格局进行了改造,同时,NW向断层受到斜向拉伸持续活动,与NEE向断层共同控制该时期的构造格局;进入新近纪,盆地由裂陷转变为拗陷沉降,断层垂向活动基本停止,取而代之的是NW向和NE向断裂体系的强烈走滑活动,它们的共轭走滑效应决定了该时期的构造面貌。先存断裂的存在及郯庐断裂的右旋走滑活动是控制盆地构造格局演化的关键因素,依据盆地各时期的演化特征的不同,可以将其划分为继承断陷期、改造断陷期和走滑拗陷期三个阶段。明确该地区构造格局的叠合与改造关系对于认识济阳坳陷和渤中坳陷的构造转换关系以及该区的油气勘探都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断裂体系 构造格局 先存断裂 埕北凹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深海富稀土沉积研究的若干问题

中国稀土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深海富稀土沉积是指稀土元素含量(包含Y)≥400×10~(-6)的一类深海沉积物,以中-重稀土富集、与钙十字沸石紧密共生而区别于其他深海沉积类型。深海富稀土沉积在太平洋和印度洋广泛分布,其稀土氧化物资源量可达1000亿t,其中重稀土资源量约为325亿t,引起了国际学术界的普遍关注。在系统总结深海富稀土沉积的调查研究历史和现状基础上,对其分布特征和规律、地球化学特征、载体矿物、富集机制、物质来源等研究进展进行了阐述,并指出了目前在稀土元素富集机制研究方面存在的几个重要问题:稀土元素的物质来源;沉积物孔隙水对于稀土元素富集的作用;钙十字沸石等共生矿物的成矿指示意义。

关键词: 深海富稀土沉积 地球化学特征 载体矿物 富集机制 物质来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环二肽合酶生物合成途径研究进展

有机化学 2019 SC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二酮哌嗪类化合物(DKPs)的特征结构是由两个α-氨基酸通过肽键缩合而成的环二肽(CDPs),稳定的六元环骨架结构使DKPs在药物化学中成为一个重要的药效团,表现出丰富的生物活性.合成可作为药物先导物的DKPs已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其中,开展生物合成研究是拓宽其化学结构多样性的一个有效途径.与早期阐明的非核糖体肽合成酶(NRPSs)生物合成途径不同,环二肽合酶(CDPSs)以氨酰-t RNAs(aa-t RNAs)作为底物合成环二肽,其后修饰过程发生在环二肽形成之后.目前国内外已研究的经CDPS途径合成的二酮哌嗪类化合物报道了6例.对近年来环二肽合酶(CDPSs)生物合成途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二酮哌嗪类化合物 非核糖体肽合成酶 环二肽合酶 生物合成途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时频方向谱分析在海洋电磁数据处理中的应用

地球物理学报 2019 EI SC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海底采集到的电磁数据按照其主要包含的信息及研究目的大致可分为海洋可控源电磁场(CSEM)信号、天然场源大地电磁场(MT)信号、海洋环境电磁场信号以及其他随机干扰信号.常常通过计算功率谱密度、时频分析和极化分析的方法研究海洋电磁场特征.本文介绍一种新方法——时频方向谱分析法及其在实测海洋电磁数据处理中的应用,该方法能够在一定的时间-频率尺度上有效分辨场源信号的运动方向.对于海洋CSEM数据,利用该方法可以估算发射源的运动方向,进而在发射源或采集站方位信息缺失情况下,实现海洋CSEM数据的旋转电性轴处理.对于海洋电磁数据,利用该方法可以详细分析海水运动感应电磁场的信号特征.

关键词: 时频方向谱分析 海洋电磁数据处理 海洋环境电磁场 海洋可控源电磁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太平洋板块中—新生代构造演化及板块重建

地质力学学报 2019 CSCD

摘要:太平洋板块是一个中生代以来形成的地球上最大的大洋板块,但其起源机制、结构构造、构造演化等始终不清楚。太平洋板块内部的复杂性更是未受到重视,其内部的大火成岩省、海山链、微洋块、微陆块及其下部更深层地幔的微幔块都非常发育,这些复杂板内或板下构造代表的地球动力学含义亟待解决。文章基于最新的板块重建结果,试图分析其运动学过程,揭示太平洋板块形成与演化机制。研究表明,太平洋板块起源于RRR三节点,但不是一个纯粹的完整大洋板块,其增生演化过程经历了非威尔逊旋回模式,其板缘经历了一些外来微陆块或微洋块的并入,其内部也因各种原因出现了一些新生微洋块,总体表现为一个碎片化的镶嵌式板内格局。太平洋板块记录了与邻区板块相互作用的重要构造事件,大约55 Ma左右开始俯冲到东亚陆缘,导致东亚陆缘短暂的北西—南东向伸展,随后受印度—欧亚碰撞动力系统和太平洋俯冲动力系统联合控制,总体处于右行右阶的拉分背景,形成了一系列盆地群,俯冲后撤等逐渐形成了双俯冲系统。太平洋板块还记录了深浅部耦合过程,下地幔中的太平洋LLSVP通过遥相关对上部岩石圈微板块、大火成岩省分布具有决定性作用;火山链或热点揭示板块运动同时,也反映深浅部物质交换过程,海山群也揭示太平洋板块之下软流圈并非单一对流胞,其对流格局的多样性尚待深入研究。

关键词: 太平洋板块 地幔柱 微板块 洋陆过渡带 多圈层相互作用 洋底动力学 中—新生代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山东省灵山岛早白垩世莱阳群沉积特征及演化模式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精细观察和描述山东灵山岛科学钻探井灵科1井1 300余米岩心,系统研究该井沉积岩地层岩石和沉积相的类型、特征和演化,结合前人对灵山岛露头沉积特征的认识成果,梳理和总结该区早白垩世莱阳群沉积特征与演化模式。结果表明:灵山岛早白垩世莱阳群沉积地层自下而上发育扇三角洲—水下扇—浊积扇—三角洲沉积,构成完整的裂陷盆地沉积充填序列;其中扇三角洲发育于盆地裂陷初期,由3个退积旋回组成;水下扇发育于盆地扩张深陷期,由下部3个退积旋回和顶部1个进积旋回构成;浊积扇发育于深陷稳定期,由两个不明显的退积旋回和两个加积旋回组成;三角洲则发育于莱阳期末盆地抬升期。

关键词: 沉积演化 莱阳群 早白垩世 灵科1井 灵山岛 山东东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二阶锥线性互补问题的广义模系矩阵分裂迭代算法

计算数学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将二阶锥线性互补问题转化为等价的不动点方程,介绍了一种广义模系矩阵分裂迭代算法,并研究了该算法的收敛性.进一步,数值结果表明广义模系矩阵分裂迭代算法能够有效地求解二阶锥线性互补问题.

关键词: 模系矩阵分裂迭代算法 二阶锥 线性互补问题 收敛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