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三维植物叶片萎蔫变化实时模拟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 2013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真实模拟在缺水、高温等条件下植物叶片的萎蔫变形过程,结合植物叶片生理特征和物理特征,采用改进的单层质点-弹簧结构实时模拟了植物叶片萎蔫变形,较好地实现多种具有不同叶脉结构的植物叶片在三维空间中的动态萎蔫变形过程.首先从真实植物叶片的数字图像中提取叶片的边缘轮廓和叶脉,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叶片的曲面网格模型;然后通过叶片曲面网格建立叶片的质点-弹簧变形模型,考虑到叶肉和叶脉结构在植物叶片萎蔫变形中具有不同的作用,将质点-弹簧模型中的质点分为叶脉质点、叶缘特征点和普通质点3类,同时设置不同的受力约束使不同类型的质点具有不同的运动方式;最后对叶脉位置上的弹簧和其他弹簧设置不同的收缩强度,以突出叶脉对叶片形变的主导作用.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较好地模拟不同形态结构的植物叶片的萎蔫变形过程,满足实时交互的需要.
关键词: 植物叶片形态建模 Delaunay三角化 物理模拟 质点-弹簧模型 叶片变形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互补相关模型和IKONOS数据的农田蒸散时空特征分析
《农业工程学报 》 2013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获取田块内高分辨率农田实际蒸散信息对于精准农业中制定灌溉计划、变量处方实施及评价水分利用效率等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将传统方法与遥感结合并生成精细田块尺度的农田蒸散成为当前研究热点方向。本文基于互补相关模型和北京2011年3-6月份间内气象观测数据进行了冬小麦实际蒸散估算,并利用大型蒸渗仪对结果进行了验证和分析。最后将互补相关模型与高空间分辨率遥感数据结合实现了田块尺度农田瞬时蒸散估算,并结合蒸发比率不变法实现了日尺度蒸散扩展。结果表明:在2011年3-6月间试验区内冬小麦总耗水量达到469.12mm,其中在灌浆期5月份耗水比重最大,占到总量近二分之一;互补相关模型估算精度整体较高,其中在5月份估算精度最高(R2=0.863,RMSE=0.103mm);扩展后的日尺度蒸散量与实测结果非常一致(R2=0.937,RMSE=0.668mm)。上述结果表明在没有土壤温、湿度数据及高分辨率热红外遥感数据条件下,仅利用互补相关模型,并结合气象观测数据和高分辨率遥感数据即可估算出精细尺度农田蒸散。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TAV-CP、CVB-CP、CChMVd基因片段的融合及其RNAi载体的构建
《华北农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番茄不孕病毒(TAV)、菊花B病毒(CVB)、菊花褪绿斑驳类病毒(CChMVd)是侵染菊花的3种主要病毒,严重影响菊花品质。利用Blast及分子生物学软件DNAStar对TAV、CVB、CChMVd基因序列同源性进行分析比较,选用TAV的277 bp(1 810~2 086),CVB的281 bp(496~776),CChMVd的217 bp(109~325)的部分基因片段,应用重叠延伸PCR技术将其拼接成融合基因CBT,构建了以CaMV 35S启动子驱动的含有"正向CBT片段-内含子-反向CBT片段"的RNAi的植物表达载体,为培育抗3种病毒的菊花优异种质资源奠定基础。
关键词: 菊花 TAV-CP CVB-CP CChMV 重叠延伸PCR 融合基因 RNAi载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三种紫色作物花色苷对ST细胞单层生长的影响
《食品工业科技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揭示花色苷对猪睾丸细胞(ST)单层生长的影响,实验以黑加仑、黑豆皮、笃斯越桔三种作物花色苷为研究试材,处理ST细胞,光学显微镜观察不同花色苷处理后ST细胞生长情况,探索花色苷对细胞生长的最适浓度。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花色苷对ST细胞生长的影响不同,低浓度促进细胞生长,高浓度对细胞具有毒性。不同作物花色苷对ST细胞生长的影响也不同,笃斯越桔的最终安全浓度为100μg/mL,黑加仑、黑豆皮分别为30、40μg/mL。研究结果可进一步拓展花色苷功能性研究,为抑制病毒作用的细胞模型建立提供理论基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氮肥对两种沙性栽培基质中有机碳类物质含量的影响
《草业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粗砂土与河沙2种栽培基质中连续施用氮肥对总有机碳(TOC)、颗粒态有机碳(POC)、微生物量碳(SMBC)和水溶性有机碳(WSOC)含量的影响,本研究采用PVC管栽培柳枝稷开展相关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连续施用不同浓度的氮肥(CK:0.0mg/kg、N1:30.0mg/kg、N2:90.0mg/kg、N3:150.0mg/kg,N4:180.0mg/kg)对不同土层中的柳枝稷根系生物量、TOC、POC、SMBC和WSOC均有显著性影响(P<0.05)。对于2种沙性栽培基质,不同土层中,TOC、POC、SMBC的最大值均出现在N4梯度下,WSOC含量则随着氮肥浓度的升高而降低,各施氮水平下,2种基质中根系生物量和有机碳的垂直分布趋势一致,各指标最大值均出现在0~60cm土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北京市集约化农区地下水硝酸盐含量变化分析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分析和评价北京市地下水硝酸盐污染状况,以北京市集约化农区13个郊区县为研究对象,采集2005—2012年地下水样本,分析测定其NO-3-N含量。结果表明,地下水NO-3-N平均含量为6.34mg·L-1,年际均值在5.85~6.93mg·L-1之间,符合国家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的Ⅲ类水质标准,超标率(>10mg·L-1)和严重超标率(>20mg·L-1)分别为19.36%和6.73%。地下水NO-3-N含量雨季后略高于雨季前;不同作物种植区地下水NO-3-N平均含量顺序为蔬菜种植区>粮食作物区>其他作物区>果树种植区,均值分别为7.66、6.15、5.58mg·L-1和4.97mg·L-1;NO-3-N含量随地下水埋深增加呈明显下降趋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缓控释氮肥对高羊茅草坪生长及氮素挥发的影响
《草业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氮释放期为30和60d的树脂包膜尿素(PCU30、PCU60),硫包衣尿素(SCU),抑制剂型缓释尿素(UI)和普通尿素(U)对高羊茅草坪生长、氮素吸收及氮素挥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全年施氮量260kg/hm2的情况下,PCU30、PCU60和SCU一年分春秋2次施用可以满足高羊茅草坪正常生长需要,其草屑累积量和氮素吸收量显著高于普通尿素一年4次施用处理;氮素气态损失方面,UI处理的氨挥发损失氮量高达44.42kg/hm2,显著高于其他施氮处理,其N2O排放氮量为6.46kg/hm2,显著低于其他施氮处理;PCU30、PCU60、SCU处理的氨挥发量和N2O排放氮量分别为17.67,13.59,18.54kg/hm2和8.14,6.92,9.91kg/hm2,显著低于U处理。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建议高羊茅草坪一年分春秋2次施用树脂包膜尿素PCU60较为适宜,可有效提高肥料利用率、降低氮素挥发损失,环境效益明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施氮肥对麦田冬前氨挥发损失的影响
《中国土壤与肥料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田间原位测定农田氨挥发的方法,研究了京郊不同基施氮肥水平的麦田冬前土壤氨挥发情况及其时间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麦田土壤氨挥发主要发生在施肥后1~2周内,以施肥后连续采样14 d的氨挥发累积量作为小麦冬前氨挥发总排放量,高施氮量处理的氨挥发总量大于低施氮量处理的氨挥发总量,50~400 kg·hm-2不同施肥水平下土壤的氨挥发总量(N)为1.83~14.29 kg·hm-2,占施氮量的2.04%~6.74%。温度回升也导致了氨挥发量小范围升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胡萝卜新品种‘红芯105’
《园艺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红芯105’是以雄性不育系MS003A为母本,自交系K20-6-51-3-31-116为父本配组而育成的胡萝卜杂交一代新品种。肉质根长圆柱形,长20~22 cm,横径5.0~5.5 cm,中心柱细,根头较小。红皮,红芯,红肉,肉质脆嫩,单根质量350~400 g,产量达84 500 kg·hm-2。无抽薹,抗黑斑病、白粉病、软腐病等,适合黑龙江省春季栽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饲粮添加短乳杆菌对生长猪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动物营养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短乳杆菌(Lactobacillus brevis)对生长猪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择108头平均体重为(24.49±1.61)kg的(70±2)日龄"杜×长×大"三元杂交生长猪,按性别、体重和窝源基本一致原则随机分为3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2头猪。3组猪分别饲喂基础饲粮(对照组)、基础饲粮+0.05%短乳杆菌(试验Ⅰ组)和基础饲粮+0.10%短乳杆菌(试验Ⅱ组),试验期30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组的平均日采食量、料重比和试验Ⅱ组的平均日采食量均显著降低(P<0.05),试验Ⅱ组的料重比极显著降低(P<0.01);2)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Ⅱ组粪便中的乳酸菌数量显著提高(P<0.05),大肠杆菌数量显著降低(P<0.05);3)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的血清白蛋白含量显著降低(P<0.05),其中试验Ⅱ组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球蛋白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白球比极显著降低(P<0.01);结合珠蛋白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干扰素γ含量显著升高(P<0.05)。结果提示,短乳杆菌能够显著改善生长猪肠道菌群环境,提高机体免疫力,改善生长性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