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利迪链霉菌A02细菌人工染色体基因组文库的构建
《科技导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迪链霉菌A02是从京郊森林土壤中分离筛选出的植物真菌病害高效生防菌,其活性产物为安全高效广谱的抗真菌剂纳他霉素。为了克隆纳他霉素生物合成基因簇和调控其表达相关的功能基因,通过基因改良的方式进行A02的定向分子改造,提高纳他霉素的效价和产量,提取了利迪链霉菌A02的基因组DNA,用Hind III和BamHI部分酶解后,回收了97~194kb和48.5~97kb大小的高分子量DNA,与质粒载体Copycontrol pCC1BAC连接,分别构建了含有800个和1500个克隆的两个BAC文库。从文库中随机挑选20个克隆,酶切检测平均插入片段分别为133kb和65kb,空载率小于1%,假定利迪链霉菌的基因组有8×106kb,计算文库基因组覆盖率分别为12.28倍和11.25倍。因此,从文库筛选到目标片段的概率达99.99%以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树脂包膜尿素与普通尿素不同配比在春玉米上的应用研究
《核农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大田试验系统研究了释放期为60 d的树脂包膜尿素(CU60)与普通尿素(U)不同配比基施对春玉米花前花后地上部干物质和吸氮量、地上部总吸氮量、氮肥利用效率、产量、净收益的影响,并对CU60氮素田间溶出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等氮量情况下,CU60与U的不同配比基施与习惯施肥比增加了花后干物质比例和花后吸氮量比例。在等氮量情况下,地上部总吸氮量、子粒吸氮量明显增加,氮肥利用率(RE N)提高2~12个百分点,氮肥农学效率(AE N)提高2~5个百分点,氮肥偏生产力(PFP N)提高2~6个百分点,其中CU60与U的配比为3∶7时上述各指标优于其他各处理。CU60与U的配比在2.5∶7.5~4∶6范围内基施与习惯施肥相比春玉米产量显著提高,增7.3%~10.7%,净收入增加1425~2166元·hm-2,其中CU60与U的配比为3∶7时千粒重增加,产量最高。CU60氮素在田间溶出时间大大延长,与U配比基施符合春玉米的吸氮动态。综上所述,在东北风沙土地区种植春玉米应用60d的树脂包膜尿素配施普通尿素最适宜比例为3∶7。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西瓜枯萎病菌生理小种1抗性基因连锁标记开发
《中国农业科学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开发与栽培西瓜枯萎病菌生理小种1抗性基因Fon-1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为开展西瓜抗枯萎病分子辅助育种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以栽培西瓜抗枯萎病品种Calhoun Gray为父本,感病品种Black Diamond为母本杂交获得的F2分离群体为供试材料,采用BSA法对Fon-1基因进行区间定位.依据11份栽培西瓜重测序信息,获取位于定位区间内的候选SNP位点.针对候选SNP位点设计CAPS/dCAPS标记,通过F2代分离群体和种质资源验证上述标记与Fon-1基因的连锁关系.[结果]通过BSA法,将Fon-1基因定位于1号染色体15 cM区间内.利用候选SNP位点信息,开发3个CAPS/dCAPS标记7716_fon、7419_fon和4451_fon,F2代分离群体以及164份西瓜育种材料验证显示,上述3个标记与Fon-1基因的连锁距离分别为0.8、1.0和2.8 cM.[结论]利用栽培品种Calhoun Gray的抗性遗传机制,开发的3个CAPS/dCAPS标记可以有效区分栽培西瓜对枯萎病菌生理小种1的抗病、感病性,为栽培西瓜品种枯萎病菌生理小种1抗性基因快速应用于栽培品种枯萎病抗性改良建立有效的技术手段.
关键词: 西瓜 枯萎病 生理小种1 Fon-1基因 CAPS/dCAPS标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青贮玉米品种利用现状与发展
《作物杂志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对比我国与畜牧业发达国家青贮玉米的应用情况,对我国青贮玉米品种的选育利用和发展进行分析,指出了青贮玉米品种选育相对滞后的现状。2004~2012年9年间通过国家审定的青贮玉米品种仅27个,而且品种数量、水平均有待提高,粮饲兼用型玉米品种偏多,品种更新速度慢。借鉴国内外青贮玉米应用实际,为在畜牧业发达地区大力推广种植青贮玉米,提出了在重点发展粮饲通用型青贮玉米的同时,需要兼顾专用青贮玉米品种的选育和发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葡萄成熟过程中生理特征与β-葡萄糖苷酶基因的表达分析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β-葡萄糖苷酶基因是否与葡萄果实成熟有关,从基因库中分离出了3个β-葡萄糖苷酶基因,分别命名为VvBG1,VvBG2和VvBG3,并对其表达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所获得的3个基因在葡萄浆果成熟过程中均有表达。果皮中,随着果实的成熟,VvBG1变化较平稳;VvBG2在转色期时略有降低,之后不断升高,在完熟期时达到最大值;VvBG3在成熟过程中先升高后降低,在转色期时达到高峰。果肉中,VvBG1和VvBG2分别与果皮VvBG2和VvBG3变化趋势相似;VvBG3在转色前期和成熟期时表达较低,在完熟期达到最大值。种子中,VvBG1在转色前期出现最大值,之后迅速降低;随着果实的成熟,VvBG2不断上升;VvBG3在转色期时有个小峰,之后不断降低,在完熟期时表达量最低。综上,3个β-葡萄糖苷酶基因在葡萄成熟过程中的表达量和表达模式均不相同。其中果皮VvBG3和果肉VvBG2的变化趋势与ABA一致,可能在果实成熟过程中对ABA水平调节起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华通草蛉自然越冬成虫在两种光周期下滞育解除过程中的生理生化变化
《昆虫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光周期在昆虫滞育中起重要作用,而昆虫光敏感性差异导致了光在昆虫滞育解除过程中作用机制的多样性。为明确光周期在中华通草蛉Chrysoperla sinica(Tjeder)滞育解除过程中的调控机制,本研究测定了长光周期(15L∶9D)和短光周期(9L∶15D)条件下,中华通草蛉自然越冬种群成虫在滞育解除过程中的干重、含水量、过冷却点(supercooling point,SCP)、结冰点(freezing point,FP)及蛋白质和糖原含量变化。结果表明:雌成虫干重在长光照下处理30d低于短光照下,其他处理时间的干重均高于短光照下,但处理间差异不显著(P>0.05);雄成虫在长光照下处理5d的干重高于短光照下,其余处理时间的干重均低于短光照下,其中处理30d时差异显著(P<0.05)。雌、雄成虫含水量总体呈上升趋势,长光照下上升显著(P<0.05),短光照下上升不显著(P>0.05)。雌、雄成虫的SCP、FP在短光照下处理不同时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长光照下表现出先降后升的趋势且处理间差异显著(P<0.05)。成虫蛋白含量在短光照条件下雄虫处理10d以及雌虫处理15d均显著低于长光照(P<0.05),其他处理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短光照处理成虫体内糖原含量均高于长光照,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多因素方差分析表明,不同光周期对中华通草蛉成虫滞育解除过程中的SCP、FP、糖原变化均有显著性影响(P<0.05),而对干重、含水量及蛋白质含量影响不显著;性别只对成虫FP与糖原有显著影响(P<0.05);处理时间对干重、含水量、SCP、FP、蛋白及糖原含量均有显著影响(P<0.01)。3种因素的交互作用对SCP、FP、蛋白及糖原含量均有显著影响,对干重及含水量影响不显著。初产卵成虫体内物质含量变化测定发现,长光照(处理10d)下雌、雄成虫体内蛋白和糖原含量极显著低于短光照(处理25d)下(P<0.01),雄成虫体内含水量显著高于短光照下(P<0.05)。结果说明,中华通草蛉自然越冬成虫在长、短两种光周期下均逐渐解除滞育,但在滞育解除过程中呈现出不同的生理生化变化。
关键词: 中华通草蛉 越冬成虫 光周期 滞育解除 过冷却点 结冰点 蛋白质 糖原 含水量 体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一种适用于Web日志挖掘的关联规则发现算法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 2013 CSCD
摘要:Apriori算法是一种经典的关联规则发现算法。针对Web日志挖掘的特点,在Apriori算法基础上给出一种适用于动态事务数据库挖掘的关联规则发现算法,并对比该算法与Apriori算法的区别。将该算法应用到网站的日志挖掘中,实验证明该算法的性能较原算法有一定的提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鲜切青椒优势腐败菌的分离纯化及鉴定
《食品工业科技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筛选鲜切青椒中的优势腐败菌,揭示其腐败能力,并进行初步鉴定。方法:以北京地区"京甜3号"、"中椒7号"、"冠军椒王"、"强舟"四个青椒品种为实验材料,经过鲜切工艺处理后贮藏至腐败,采用平板计数法和划线分离法,从腐烂组织中筛选优势菌株,经过反接验证测定其腐败能力,并对优势腐败菌进行形态学和API20E、API50CH生理生化鉴定。结果:四个品种的鲜切青椒中均筛选出优势菌株A、B;菌株B对鲜切青椒具有致腐性,而菌株A不具有腐败能力;经过显微镜观察及革兰氏染色后鉴定B为革兰氏阴性杆菌,API20E、API50CH初步鉴定其为欧文氏菌。结论:菌株B为欧文氏菌,是鲜切青椒的优势腐败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中添加少量神经类药物可以改变自然群体中鱼的行为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医药品引起的环境污染越来越受到了重视,其中也被全球普遍被认为是水生生态系统的一个主要的威胁.一系列药物通过药物通过污水处理进入到水系统中并且仍然保持者化学活性.尽管进行了很多生态毒理学研究,但是关于药物引起的生态学效应还是不清楚.抗焦虑药物是一类精神疗法处方药,其中苯二氮卓(镇静剂)是全球最普遍使用的一类镇静剂.苯二氮卓广泛存在于各种废水中,由于它可以抵抗光降解,因此可以在水中稳定存在,浓度大约在0.001到几毫克每升.由于镇静剂可以通过与许多动物中都有的γ-氨基丁酸受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