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黑豆皮花色苷抗禽白血病病毒A亚群活性的研究
《食品工业科技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寻黑豆皮花色苷(anthocyanins from black soybean seed coat,ABSC)抗禽白血病病毒A亚群(subgroup A avian leukosis virus,ALV-A)的活性效果。本文以ABSC粉为原料,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与质谱仪联机(HPLC-MS)的方法鉴定了其花色苷主要活性成分,随后采用体外实验,应用MTT法和观察细胞形态法检测了ABSC对鸡成纤维细胞系(DF-1)的细胞毒性,建立细胞模型,研究加入ABSC后对ALV-A的预防和治疗作用。结果表明:黑豆皮花色苷粉中含四种花色苷成分,其中主要为矢车菊色素-3-葡萄糖苷;ABSC对DF-1无细胞毒性的最大相对安全质量浓度为20μg/mL;ABSC在安全浓度范围内能抑制ALV-A的增殖,且抑制程度成剂量关系。结论,ABSC质量浓度为12μg/mL能够显著抑制ALV-A诱导的DF-1细胞形态变化,降低凋亡。
关键词: 黑豆皮花色苷 鸡成纤维细胞系 禽白血病病毒A亚群 生物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TaqMan等位基因技术鉴定烟粉虱MEAM1和MED隐种
《昆虫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MEAM1和MED是烟粉虱Bemisia tabaci两种重要的外来入侵隐种,在我国部分地区常混合发生,对我国农业生产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危害和损失。尤其是MED隐种危害寄主范围更广,对多种杀虫剂具有较高抗性,防治上更为困难。因此,如何快速鉴定烟粉虱MEAM1和MED隐种,对于烟粉虱防治策略的选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选择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I(mitochondrial cytochrome oxidaseI,mtDNACOI)基因保守区域内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为靶标,应用等位基因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借助TaqMan-MGB荧光染色标记探针,建立了一种鉴定烟粉虱MEAM1和MED隐种的等位基因选择性PCR方法,并对北京11个区县的14个烟粉虱种群进行了隐种鉴定。结果表明,北京地区14个烟粉虱种群样本与已知烟粉虱MED隐种种群在荧光值分布上聚为一簇,为MED隐种。该鉴定方法具备SNP基因分型的优点,可快速、可靠、高通量地鉴定烟粉虱MEAM1和MED,为烟粉虱隐种鉴定及遗传分化研究提供了新的可选途径。
关键词: 烟粉虱 隐种 mtDNA COI SNP 等位基因选择性PCR 荧光定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土壤水势条件下青绿苔草花果期灌水量研究
《草地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青绿苔草(Carex leucochlora Bge.)为新开发的园林草坪地被植物,花果期处于我国北方的春早时期,人工栽植应用时需要灌溉。为解决水资源缺乏与青绿苔草生长之间的矛盾,研究了土壤水势下降至-20,-40,-60和-80 kPa时充分灌溉对青绿苔草的叶水势、光合蒸腾特性、生长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土壤水势由-20 kPa降低到-80 kPa,青绿苔草的叶水势由-1.54 MPa显著下降到-2.50 MPa,气孔导度、胞间CO_2浓度、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也逐步降低,水分利用效率由3.53umol CO_2·mol~(-1)H_2O显著提高到9.23 umol CO_2·mol~(-1)H_2O。经过整个花果期的不同灌溉处理,青绿苔草的株高、冠幅、分蘖数、茎叶干重和根干重随着灌溉点土壤水势的下降而显著降低,但所有处理下植株均生长正常,能保持较好的景观效果。因此,为了节约灌溉用水,在青绿苔草花果期,当土壤水势下降到-80 kPa时灌溉,可比土壤水势下降到-20 kPa时灌溉节约用水32.3%。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局部化转换规则的元胞自动机土地利用模型
《地理研究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传统土地利用元胞自动机(Cellular automata,CA)模型基于空间同质性假设,使用全局性模型建立元胞转换规则,忽略了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因素的驱动作用在空间上的变化。以美国佛罗里达州的橙县(Orange County)2003-2009年土地利用变化为例,提出了基于局部化转化规则的CA土地利用模型,其中元胞的土地利用类型适宜性由地理加权多项logit模型(Geographically weighted multinomial logit,GWML)获得。结果表明:GWML模型较传统全局性多项logit(Multinomial logit,MNL)模型有更高的数据解释能力。基于GWML模型的土地利用CA模型能反映局部土地利用变化模式,因而较基于MNL模型的CA模型具有更高的模拟精度。所得结论对未来国内地区的研究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元胞自动机模型 空间异质性 多项Logit模型 地理加权多项Logit模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板栗雄性不育种质杂交后代性状变异分析
《西南农业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通过表型分析法,对以雄性不育种质为母本的杂交F1代群体变异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株高、总苞/果枝等生长指标在F1代群体间存在较大变异,除果枝粗度、母枝粗度变异系数较小外,其余各项指标变异系数均在15%以上,变异丰富;②F1代群体中坚果果形指标变异系数均在15%以下,是稳定的性状指标,单粒重变异幅度和变异程度大,达24.2%;无性繁殖后代性状稳定;③总糖含量、蛋白质含量等营养指标在F1代群体间存在不同程度变异,淀粉、水分、蛋白质表现稳定,变异系数小于10%;总糖含量变异程度最大,变异系数89.38%。推测亲本杂种优势在F1代发生性状分离导致杂交后代群体在果实表型性状上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异,为优良种质筛选奠定了基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蓝抗枯萎病基因的定位
《中国园艺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 》 2013 CSCD
摘要:甘蓝枯萎病由尖孢镰刀菌引起,在国内发现于本世纪初,自出现以来严重影响甘蓝的生产,甚至在部分地区如山西寿阳和北京延庆等地区成为毁灭性病害。在此前的研究中,作者已确定甘蓝对枯萎病的抗性符合显性单基因遗传,并进行了分子标记的研究,但到现在为止国内外尚未见精细定位、候选基因方面的报道。本研究中首先利用抗枯萎病亲本和感病亲本构建F_1,然后利用游离小孢子培养法获得了含有160个系的DH群体,同时将F_1自交获得F_2。对这些DH系分别进行了枯萎病抗性鉴定,结果显示,DH系的抗、感分离明显且分离比符合1:1,F_2群体的抗感分离比符合3:1。该结果与此前的结论
关键词: 甘蓝 枯萎病 InDel标记 R基因 精细定位 尖孢镰刀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基因型玉米材料的单倍体诱导和加倍研究
《种子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12份不同基因型F1进行单倍体杂交诱导与自然加倍研究,分析不同材料单倍体诱导率和加倍结实率的差异性。结果表明:12份不同基因型F1的单倍体诱导率和加倍结实率都存在显著的差异,诱导率最高达11.03%,最低为3.34%;加倍结实率最高达13.20%,最低为2.61%。2组正反交组合的单倍体诱导率差异较小,而其中1组正反交组合的加倍结实率存在显著差异,最高相差3.34%。单倍体的雄穗加倍率与加倍结实率存在极显著的相关性,且雄穗正常散粉植株加倍获得稳定纯系的比例较高,达89.52%。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一株猪源罗伊氏乳杆菌的生长特性和抗逆性分析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测定了猪源罗伊氏乳杆菌生长特性和抗逆特性,采用全自动曲线分析仪测定了该菌的生长曲线,筛选出其最适培养温度和pH值,探讨了在不同时间、不同温度下该菌的耐热特性,模拟了在动物胃肠道环境下,该菌对人工胃液和人工肠液的耐受性.结果表明:在37℃、pH 7.0的培养条件下,该菌生长情况最好,活菌数可达到109 CFU/mL以上;该菌培养3h进入对数生长期,培养19h进入生长稳定期.经过65℃的高温处理1min,该菌活菌数仍可达到109 CFU/mL以上.在人工胃液(pH 3.0)和人工肠液中培养2h,该菌的存活率在90%以上;处理4h时,存活率仍达到78.13%.说明该罗伊氏乳杆菌具有良好的生长特性和抗逆特性,可望成为饲用益生菌,服务于养猪生产.
关键词: 罗伊氏乳杆菌 生长特性 耐热性 耐胃酸性 耐肠液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