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4117条记录
转mtlD基因旱稻的耐盐性研究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基因枪转化技术将来源于大肠杆菌的mtlD(1-磷酸甘露醇脱氢酶 )基因导入旱稻。研究结果表明 :旱稻愈伤组织的继代时间对抗性愈伤的筛选频率无明显影响 ;基因枪轰击后愈伤组织的恢复时间 (≤ 7d)较长时 ,潮霉素B质量浓度应适当提高。转基因植株及其后代的PCR ,dotblotting ,southernblotting和northernblotting检测表明 ,mtlD基因已整合到旱稻基因组中 ,并且稳定表达。在含 1 0 % (质量分数 ,下同 )NaCl的MS培养基上 ,转基因植株生长速率明显大于阴性对照 ;在含 0 75 %NaCl的盆中 ,转基因植株能够生长。盐分对转基因植株质膜的伤害减轻 ,Na+ 向地上部运输受抑 ,转基因植株的Na+ 与K+ 比率低于阴性对照。T1代转基因旱稻耐盐和盐敏感以及抗潮霉素B和潮霉素B敏感的分离比例均大于 3∶1,说明基因枪轰击为多拷贝转化。

关键词: 旱稻 mtlD基因 耐盐性 基因枪转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几个玉米自交系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和遗传参数分析

玉米科学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12份玉米自交系按不完全双列杂交配成32个组合,对其主要数量性状的GCA、SCA、TCA和遗传参数进行估算和分析。结果表明:99-78、99-41、99-14、99-6和99-11等自交系的综合性状较优,是组配强优势杂交组合的优良自交系,如99-78×99-41、99-14×99-41;而99-63和99-74等的综合性状较差,需进一步改良方能利用。

关键词: 玉米 自交系 配合力 遗传参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质量与产量协同提高的关键技术研究

玉米科学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选择高产、优质和熟期适中同一类型的优良品种群,确定适宜密度区间的下限;采用经济最佳施肥量,有机肥和化肥配合施用;科学的土壤调控技术,可实现玉米产量和质量的协同提高。

关键词: 玉米 产量 质量 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世界玉米产业现状及发展前景

世界农业 2004 北大核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薇菜类蔬菜生物力学性质试验研究

农业工程学报 2004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研究野生富硒植物薇菜的粘弹性力学性质等为食品物性学研究提供生物力学参数。选用吉林省汪清县山区野生薇菜为研究对象,对野生薇菜茎进行拉伸、压缩、弯曲、冲击、应力松驰、蠕变试验。得出了薇菜拉伸最大载荷、应力、应变、弹性模量、弯曲弯矩、弯曲应力,得出了薇菜冲击功、冲击韧性;还得出了薇菜茎应力松驰、蠕变试验数据和曲线,用三参数模型对应力松驰,蠕变数据进行拟合,得出了应力松驰方程,蠕变方程,得出了薇菜应力、应变随时间的变化规律。薇菜具有良好的生物力学性能,属于粘弹性材料。

关键词: 薇菜 生物力学 拉伸 压缩 弯曲 冲击 粘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豆结实率与花粉败育率之间的关系

大豆科学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YA×167)F2、(ZABC5×ZD8319)F2和(ZD8319×YB)F2三个育性分离群体为试材,在逐株检查花粉败育率的同时调查单株结荚数量,以搞清花粉败育与植株结实之间的关系。同时对吉育30和另外11个栽培大豆的正常花药中花粉粒的数量进行了统计,结果表明,(1)在不同F2群体中,花粉育性的变化对结实的影响略有不同,在(YA×167)F2群体中引起单株荚数显著减少的临界花粉败育率值为70%,而在另两个群体中则为60%。(2)每朵花中花粉粒数量多少不仅与品种有关,也与环境条件有关,一般为3200-5800个花粉粒/花。这也正是不同群体材料单株荚数显著减少的临界花粉败育率值不同的原因。(3)大豆配子体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可以应用于杂交种开发和应用。

关键词: 大豆 花粉败育率 单株荚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荷叶和大豆合剂调脂作用的实验研究

中成药 2004 北大核心 CSCD

关键词: 荷叶 大豆 调节血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氰津莠悬浮剂苗后防除玉米田杂草应用技术研究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不同剂量质量分数为30%氰津莠防除玉米田杂草的效果进行了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质量分数为30%氰津莠悬浮剂在玉米2~4叶期施用,剂量为0 99~2 70kg hm2,对单子叶杂草的防效为43 0%~98 8%,对双子叶杂草的防效为83 2%~100%,对杂草鲜重的抑制效果为60 0%~98 8%,而且杀草谱广,防效持久,对玉米生长及产量无不良影响。

关键词: 氰津莠 玉米田杂草 药效试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科学》论文作者群浅析

玉米科学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文章对1993~2002年10年出版的《玉米科学》论文作者群进行了发展状况、合作度、合作率、合作类型、论文作者的系统分布、地区分布等进行了统计分析。作者群分析对定量评估学科体系、建设高水平的核心作者队伍,进一步提高办刊质量均有一定意义。

关键词: 玉米科学 作者群 统计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豆植株形态对大豆蚜寄生和天敌捕食的影响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试验研究了大豆植株形态对大豆蚜的寄生和天敌捕食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豆所表现的抗蚜性与其植株形态有关。裸大豆2个品种,大豆蚜10d增殖倍数分别为20.00和32.87;有茸毛大豆3个品种,大豆蚜10d增殖倍数分别为17.78,23.44和13.50。24h连续观察异色瓢虫对大豆蚜的影响,在捕食者的数量和发育阶段相同的情况下,瓢虫幼虫捕食量在裸大豆植株上为6.5头/h,在有茸毛大豆上为3.6头/h。

关键词: 大豆蚜 异色瓢虫 大豆植株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