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驱动因素与空间异质性分析
《农业机械学报 》 2016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北京市为例,采用STIRPAT模型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分析了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驱动因素及空间差异。结果显示,人口数量、人均GDP、绿化率、第三产业比重、万元GDP能耗和城市化率都是影响北京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重要驱动因素,其中绿化率是正向影响,其他5个指标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有负面影响,其中第三产业比重和城市化率的负面影响最大。加入空间距离和局域空间联系因素,对分区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驱动因素进行分析发现,北京市不同区的驱动因素的影响程度不同,各个驱动因素中,城市功能扩展区和城市发展新区的影响要高于生态涵养发展区。通过对驱动因素的定量测算及分区空间异质性分析,提出了北京市不同区域的提高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相关措施。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STIRPAT模型 驱动因素 空间异质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一种复配型种子处理剂对瓜类细菌性果斑病的防治效果研究
《种子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自然携带瓜类细菌性果斑病菌(Acidovorax citrulli,Ac)的瓜类种子和人工接种Ac菌的西瓜种子为材料,研究和比较了新型复配型种子处理剂JY-W对瓜类细菌性果斑病(Bacteiral Fruit Blotch,BFB)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JY-W处理4个自然带菌瓜类品种的商品种子后,幼苗均没有发生瓜类细菌性果斑病,而对照的发病率在0.1%~0.7%之间,防治效果为100%;选用4种杀菌剂处理人工接种Ac菌的西瓜商品种子干种子后,幼苗BFB发病率在0~0.25%之间,其中JY-W处理种子后幼苗没有发生BFB,对照的发病率为6.5%,防治效果为100%;JY-W对人工接种Ac菌的西瓜湿种子处理后,幼苗BFB的发病率为0.6%,而对照的发病率为11.2%,相对防治效果为94.6%。JY-W处理种子后,对幼苗BFB的防治效果与其它常用药剂相当,由于其操作简便、节约用水,是一种适合农户采收种子后安全使用的种子处理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北京大兴南海子公园PM_(2.5)和PM_(10)质量浓度变化特征
《生态科学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北京南海子公园PM_(2.5)和PM_(10)的浓度水平进行了研究,并讨论了PM_(2.5)和PM_(10)的时间变化特征及其受气象因素的影响,分析了南海子公园空气质量浓度差异。结果表明:南海子公园PM_(2.5)和PM_(10)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110.22±19.19)μg·m~(-3)和(125.58±3.62)μg·m~(-3),南海子公园大气颗粒物主要是以细粒子为主,PM_(2.5)超标46.96%,PM_(10)未超标;南海子公园PM_(2.5)和PM_(10)质量浓度的日变化以夜间低,白天高为主,呈现明显的双峰型,南海子公园的PM_(2.5)和PM_(10)质量浓度变化幅度较大;从不同月份来看,南海子公园PM_(2.5)质量浓度6月最大、8月最低;温度、风和降水与PM_(2.5)和PM_(10)质量浓度呈负相关关系,湿度与PM_(2.5)和PM_(10)质量浓度呈正相关关系,大风和降雨能有效的清除颗粒物,特别是细颗粒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果蔬型甜玉米新品种京科甜179的选育
《中国蔬菜 》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京科甜179是以超甜玉米自交系T68为母本,以T8867为父本组配而成的果蔬型甜玉米一代杂种,株型平展,植株长势强。鲜果穗筒形,果穗长18~20cm,穗粗4.5~4.9cm,大小均匀,籽粒黄白相间,每667m2鲜果穗产量800~1000kg。春播生育期82d(天),鲜籽粒含可溶性糖33.6%,还原糖9.9%,皮渣率4.5%;夏播生育期72d(天),鲜籽粒含可溶性糖23.5%,还原糖7.8%,皮渣率11.2%。适宜在北京、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新疆作鲜食甜玉米春播种植,适宜在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江苏淮北、安徽淮北、陕西关中灌区作鲜食甜玉米夏播种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草莓FaSKP1-1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草莓中SCF复合体的功能,以栽培草莓品种‘74’为试材,采用同源克隆的方法分离出2个SKP1基因。这2个基因核苷酸序列全长均为519bp,核苷酸序列相似性为98.46%,氨基酸序列相似性为98.84%,并具有特殊的‘GVDED’尾巴结构,分别命名为FaSKP1-1a和FaSKP1-1b(基因登录号分别为KU975057和KU975058)。RT-PCR和dCAPS分析发现FaSKP1-1a和FaSKP1-1b在草莓根、茎、叶、花托、花粉、花柱、果实中均高表达,在花瓣中表达量低。上述结果表明FaSKP1-1可能在草莓SCF复合体的形成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五个SH系矮化中间砧对‘富士’苹果树体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中国农业科学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讨SH不同系号中间砧对宫藤富士苹果幼树生长、早果性、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苹果矮化砧木的评价、筛选和合理选择提供理论依据和应用建议。【方法】以2009年春季定植的3年根1年干的矮化中间苹果成品苗(宫藤富士/SH1、SH3、SH6、SH9和SH40/平邑甜茶)为试材,株行距为1.5 m×5.0 m,细纺锤整形修剪,栽植第2年开始,连续6年调查分析SH不同系号中间砧对宫藤富士苹果树体生长、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SH不同系号中间砧对宫藤富士苹果树体生长、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SH6树体最小,树体干周粗度显著小于其他系号,SH3和SH40的干周粗度显著大于其他系号;SH6树体新梢年生长量在栽植7年内均最低,SH3树体新梢年生长量先高后低;各系号总枝量无明显差异,但枝类组成差异较大,SH6树体树势中庸,树体短枝比例最高(63.81%),长枝比例最小(7.80%)。栽植第4年各系号树体开始有产量,SH3、SH6、SH9和SH40四个系号树体3年累计单株产量超过75 kg,4个系号间无显著差异,但均显著高于SH1系号树体;SH6产量连续稳定性最好,SH9产量稳定性最差;SH6树体果实产量在树冠不同部位的分布最均匀,表现突出;各系号果实大果率(单果重>200 g的果实占总产量的比例)由高到低依次为:SH40>SH6>SH3>SH9>SH1。各系号树体果实的平均单果重、果形指数和果实硬度均无显著差异;SH6树体果实的果形指数的变异系数最小,果实果形一致性最好;SH6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固酸比显著优于其他4种中间砧。【结论】SH6作为中间砧嫁接宫藤富士与其他系号相比,具有树体小、新梢平均长度小、短枝比例高、枝类组成合理、产量稳定、果实品质优等特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淮海地区县域粮食单产的空间溢出效应及影响因素分析
《农业工程学报 》 2016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该研究运用马尔科夫链和空间马尔科夫链方法探讨了1980-2010年黄淮海地区347个县域粮食单产的溢出效应;并借助空间滞后模型揭示1995和2010年粮食单产分异的影响因素,以期为粮食生产布局优化和粮食生产提升政策制定提供依据。结果表明:1)35 a间黄淮海地区县域粮食单产转移总体呈现渐进、平滑的特征,大规模跨越的几率较低。2)似然比统计量分析表明,在1980-1995年和1995-2010年2个时段,区域背景对县域粮食单产类型转移格局的影响显著,且在1995-2010年更显著。中低产或中高产类型县域的粮食单产类型以平稳转移为主,而高产和低产类型县域在区域背景的作用下逐渐向中产类型转变。3)在空间格局演进方面,平原地带上移概率增加,而市辖区和沿海一带下移趋势明显,江苏、河南和山东3省的县域粮食单产类型趋于稳定。4)空间滞后模型计算结果表明,1995年,上一期粮食单产、农民人均纯收入、有效灌溉面积比率、产业结构对粮食单产的正向促进作用显著,分别通过1%的显著性水平检验;2010年,上一期粮食单产、农民人均纯收入和种植结构分别通过1%、1%、5%水平的显著性检验,而且上一期粮食单产和农民人均纯收均对粮食单产的正面推动作用显著。
关键词: 粮食 模型 优化 单产 空间溢出效应 空间马尔科夫链 空间滞后模型 黄淮海地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业面源和重金属污染监测技术与监管平台研发”项目正式启动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农业面源和重金属污染问题已对我国现代农业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农业生态环境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同时,随着人口增长、膳食结构升级和城镇化不断推进,我国农产品需求持续刚性增长,对保护农业资源环境和进一步提升农业环境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研究农业面源和重金属污染监测与管理决策平台关键技术,构建融合农业环境监测网络的农田污染监管平台,是及时准确把握农业环境质量状况及其动态,实施农田污染分类分级管理的前提和基础。针对这一管理需求,科技部联合农业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干燥温度对脱水薄荷品质的影响
《食品工业科技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比较不同干燥温度(55、65、75、85、95℃)对脱水薄荷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以干燥温度55、65℃将薄荷干燥至水分含量为7%时,脱水薄荷中叶绿素保留率最高,可达70%,并维持薄荷原有的绿色;以干燥温度为65℃时,脱水薄荷的风味与新鲜薄荷最相近;GC-MS分析显示新鲜薄荷中共检出28种挥发性组分,总含量为199μg/g,而干燥后脱水薄荷中挥发性组分的数量和含量随干燥温度的提高而呈现降低趋势,当干燥温度为65℃时,脱水薄荷中的挥发性组分为24种,总含量降低为52.8μg/g。综合上述结果可以发现65℃是薄荷的最佳干燥温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批次关联的鲜切蔬菜采购成本-召回规模联合优化
《农业机械学报 》 2016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鲜切蔬菜从采购、加工到包装存在批次混合,批次混合程度和采购成本相互制约,因此提出一种建立原材料与订单产品批次关联的采购-召回方案。根据鲜切加工企业的生产计划和加工流程,满足订单要求和供应商的原材料条件,建立批次混合程度和采购成本为目标函数的混合整形线性规划(Mixed-integer linear programing,MILP)模型。使用LINGO对模型逐步求解,结果显示,随着批次混合程度的增加原材料的采购成本逐渐降低,当批次混合程度为10时,采购成本最低为2 840.33元,平均召回数量177.50 kg,适用于中小型鲜切加工企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