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10008条记录
青海湖流域生态服务价值时空格局变化及其影响因子研究

资源科学 2016 北大核心 CSCD CSSCI

摘要: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核算对于环境可持续性、人类福祉与经济发展分析、政策框架制定具有重要参考意义。本研究选取以高寒草地为主要覆盖类型的青海湖流域为研究区域,采用从植被茂盛程度和提供生态服务的有效时间两个维度修正后的EGESV模型,分别对青海湖流域2000年、2012年生态服务价值进行评估并分析了其空间格局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子。研究结果表明,2012年青海湖流域内各覆盖类型提供的生态服务价值总量为157.93亿元,比2000年增加了1.24亿元。2000年各覆盖类型提供的生态服务价值总量呈现水域>草地>森林>农田>荒漠>城镇,2012年荒漠生态服务价值总量超过农田的生态服务价值总量。不同的土地覆盖类型空间格局在整体空间上决定着青海湖流域生态服务价值空间格局的异质性。由于草地生态系统内部植被茂盛程度、生长季长度的差异,生态服务价值在空间上整体呈现纬度地带性,部分区域表现出垂直地带性变化特征。受人类活动、气候变化的双重干扰,流域内生态服务价值空间格局变化明显,呈现部分地区高生态服务价值的集聚化分布向均匀化转变,草地生态服务价值在空间上整体升高,青海湖高生态服务价值区域范围扩张。人类活动干扰下的土地利用变化是流域内生态服务价值总量降低的主要原因,而气候变化对流域生态系统的潜在影响利于流域生态服务价值总量的增加。该研究结果可为政府制定气候变化趋势下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政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关键词: 生态服务价值 时空格局 土地覆盖 植被动态 生长季 青海湖流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青海湖流域植被物候格局时空动态变化及其与植被退化的关系

草业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利用2000-2014年期间MODIS 16d合成EVI数据,选用阈值法模型提取了青海湖流域逐年的植被关键物候期,分析了物候时空动态变化特征及其与植被退化的关系。结果表明,青海湖流域内植被陆续在4月中旬-6月中旬进入返青阶段,8月中旬-10月中旬进入枯黄期,生长季长度在100~150d之间。植被陆续进入返青期的时间在流域整体空间上呈现由东南向西北延迟的水平地带性变化趋势,多高山分布区域的植被进入返青期时间表现出垂直非地带性特征。植被进入枯黄期的时间与进入返青期早晚的时间在空间格局上相反,生长季长短空间格局与植被进入返青时间早晚的空间格局一致。气候变化趋势下,流域植被物候时空动态变化存在空间异质性,返青期均值年际变化趋势不明显,枯黄期均值提前6.4d,生长季均值缩短8.9d。流域内植被物候除受气候因子影响外,与植被退化也有密切关系。植被生长趋于茂盛,返青期呈现延迟趋势;植被生长退化趋势,返青期呈现提前倾向。枯黄期与植被退化的关系较复杂,整体上未表现出明显一致的相关性。植被生长季与植被退化呈现强负相关,即植被生长呈现茂盛趋势的区域,生长季缩短。

关键词: 植被物候 时空动态变化 植被退化 青海湖流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一种模拟旋翼飞机农药静电喷洒沉积装置的设计与试验

农机化研究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在农业植保领域中,航空喷雾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具有广阔的前景,特别是无人直升机喷雾具有高效、节水、优质、全能、安全及便利等优点,克服了传统喷雾技术对地形要求较高、作业时间长、作业面积小、伤害作物,以及人员中毒风险较高等缺点。为此,研究了一种模拟旋翼飞机的农药喷洒沉积测定装置,其行进速度和喷杆高度均可以调节,充电电压可以调节,也可进行模拟PWM恒压变量喷雾的测试,且可对旋翼飞机的农药喷洒过程进行模拟。同时,进行了模拟无人静电喷雾试验,并对沉积效果进行了测试和比较。

关键词: 精准施药 无人直升机 静电施药 试验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因芯片和ELISA检测临床样品中禽白血病的比较研究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鉴定实验室建立的禽白血病基因芯片检测方法与商品化ELISA方法的符合情况,试验从北京市某种鸡场挑选疑似禽白血病的蛋鸡13只,分别采集蛋清、血清、全血及泄殖腔棉拭子样品,利用基因芯片方法和商品化ELISA试剂盒进行检测比较。结果表明:基因芯片方法检测全血和泄殖腔棉拭子的阳性率均为69.23%;ELISA试剂盒检测蛋清和泄殖腔棉拭子样品中p27抗原的阳性率为23.08%。说明利用基因芯片方法检测全血和泄殖腔棉拭子样品的阳性检出率较高。

关键词: 禽白血病病毒 基因芯片 全血 蛋清 泄殖腔棉拭子 ELISA 符合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东北季节性冻融农田土壤CO_2、CH_4、N_2O通量特征研究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评估季节性冻融交替对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采用静态暗箱-气相色谱法,监测了东北松嫩平原两种典型农田生态系统(稻田和玉米田)非生长季土壤CO_2、CH_4和N_2O通量变化。研究表明:三种温室气体排放在土壤冻结期、覆雪期、融雪期和解冻期具有明显的季节动态特征。冻结期和融雪期对温室气体排放贡献最大,这两个时期内稻田和玉米田CO_2排放量分别占非生长季总累积排放量的74.9%和68.6%,稻田CH_4排放占非生长季总排放的95.7%,尽管玉米田土壤CH_4以吸收为主,但在融雪过程中存在明显释放峰,短暂的融雪期内N_2O呈集中爆发性释放,稻田和玉米田N_2O通量峰值分别是冻结前的40倍和99倍,排放量占到总累积排放量的73.9%和80.7%,覆雪期土壤CH_4和N_2O存在弱的吸收。另外,土壤温室气体排放存在土地利用方式间的差异,表现在稻田土壤比玉米田(非生长季)具有更高的温室气体排放潜力。稻田土壤CO_2、CH_4和N_2O累积排放量均高于玉米田,表现为净排放(源),而玉米田土壤CH_4通量表现为净吸收(汇);稻田土壤CO_2和CH_4平均排放速率显著高于玉米田;除覆雪期外,其他时期内三种温室气体平均通量在两类农田之间也存在显著差异。总之,在评价季节性冻土区温室气体排放时需要重视土壤冻结和融化过程,同时需要考虑不同土地利用方式间的差异。

关键词: 黑土 非生长季 温室气体 冻融交替 雪被 源汇 净温室效应

北京市农业高端产业竞争力分析及发展对策研究

江苏农业科学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发展高端产业是北京疏解非首都功能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农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由之路。通过理论分析和调查研究,明确了农业高端产业的内涵和重点领域,总结了北京农业高端产业的发展现状,对高端产业的竞争力作出定性和定量评价,查找了高端产业竞争力的关键制约因素,并提出了推动农业高端产业发展的主要战略,为"十三五"期间进一步提升北京市农业高端产业的发展质量提供参考。

关键词: 农业高端产业 竞争力 发展对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区位因素对绿地降低热岛效应的影响

农业工程学报 2016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城市热岛效应作为一种有害的环境问题,普遍存在于大中型城市中,主要是由城市化发展造成。城市发展既要考虑经济建设,又要注意保护生态环境,因此,应合理规划城市绿地的建设,使其能够平衡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关系,有效的缓解热岛效应。在较大城市中,城市绿地的分布并非完全均质化,而是随着区位的不同而变化。了解绿地区位因素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可以优化绿地资源的配置,解决城市化建设与生态保护的矛盾。以北京市海淀区为研究区,以100 m×100 m的格网为评价单元,从绿地需求的角度选取多种评价指标,构建绿地需求度综合指数,并根据结果将研究区划分为高绿地需求区、中绿地需求区和低绿地需求区3个生态区位。对不同生态区位绿地对周边环境降温的效果进行研究,得到了不同生态区位的最佳绿地斑块面积范围分别为高绿地需求区1.4~22 hm~2、中绿地需求区1.6~24 hm~2、低绿地需求区0.24~17 hm~2,其结果可以为绿地的区域优化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温度 遥感 生态 绿地 生态区位 热岛强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模拟降雨条件下草篱对坡地浅层土壤水分分布特征的影响

水土保持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草篱对坡地浅层土壤水分分布特征的影响,在北京地区采用模拟降雨的方法,分层采集不同坡位的土壤样品,研究了在草木樨和狼尾草2种等高草篱措施干预下,不同雨强(30,45 mm/h)和坡度(15%,20%)条件下坡地降水迁移分配以及水分在浅层土壤中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该地区雨季坡地降水具有明显的沿坡面水平移动特征,无草篱对照地表径流量占降雨量的12%~44%。采用等高草篱能促进降水向下迁移,增加壤中流,减少30%~70%的地表径流,但此作用有随坡度的增加而减弱的趋势。浅层土壤含水量随土层加深而降低,表层(0-5cm)显著高于5-10,10-15cm土层。草篱带内土壤含水量与对应坡位无草篱区域的含水量处于同一水平。雨强、草篱、坡度均对坡地降水的运移和分配规律有显著影响,草篱的重要性高于坡度,低于雨强,是减少坡耕地降水流失的关键因素,但大强度的降雨和较陡的坡度会削弱草篱的水土保持功能。

关键词: 草篱 土壤水分 分布特征 坡耕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以玉米籽粒粒形进行分离精选种子的意义及其新方法

种子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玉米果穗中部的籽粒遗传势比两端的高,且中部籽粒以长方形或方形为主,两端粒形以接近圆形为主。差速循环式玉米种子籽粒分离精选机(专利号:ZL 2015 2 0032748,X)的设计理论是,利用玉米不同粒形的种子在重力作用下在运动的皮带上滚动速度不同(差),实现差速分离长、圆形种子,进一步精选种子。此项新技术不仅可提高玉米种子精选质量,降低加工成本,且对延长品种遗传势及品种使用生命周期都具有重大意义;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市场通用件多、制造成本低等优点,其应用范围可推广至其他籽粒形似长圆形与圆形的作物种子。

关键词: 玉米种子 粒形 差速循环 精选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AD-seq技术及其在昆虫学研究中的应用

昆虫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限制性酶切位点关联DNA测序技术(restriction-site-associated DNA sequencing,RAD-seq)是在二代测序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简化基因组技术(reduced-representation genome sequencing,RRGS)。RAD-seq利用限性核酸内切酶使基因组片段化,经过修饰后连接含标记的接头构建文库并进行测序。因其具有操作简单、实验成本低、通量高等优点,在分子生态学、进化基因组学、保护遗传学等领域得到应用。目前发展起来的RAD-seq技术主要包括利用稀有酶和物理打断方式进行基因组片段化的mbRAD、利用稀有酶和常见酶组合酶切的方式进行基因组片段化的ddRAD、利用IIB型限制性内切酶得到短片段文库的2bRAD、利用同裂酶和Illumina试剂盒建库的ezRAD和完全利用Nextera试剂盒建库的nextRAD。本文对每种RAD-seq技术的特点及其在昆虫种群遗传学、群落生态学、物种界定、系统发育和遗传连锁图谱构建等研究领域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RAD-seq 昆虫学 种群遗传学 物种界定 系统发育 遗传连锁图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