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湖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1000条记录
自配料与浓缩料饲养安杂牛试验

养殖与饲料 2016

摘要:为比较自配料与商品浓缩料饲喂安杂牛的效果,将20头安杂牛分为2组,每组育肥牛和育成牛各5头,试验组用浓缩料代替日粮蛋白等原料,对照组饲喂自配料。经过60 d的试验,试验组育肥牛和育成牛的平均日增重高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育肥牛的平均日增重极显著高于育成牛(P<0.01);使用浓缩料后,育肥牛日均减少收益0.8元/头、育成牛增收1.8元/头。说明用浓缩料代替日粮蛋白原料,提高了肉牛的生长和育肥速度,可以在育成牛日粮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 浓缩料 育肥牛 育成牛 收益 增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棉花脂肪酸合成酶基因GhKAR和GhENR表达载体构建及其功能初探

棉花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酮脂酰ACP还原酶(β-ketoacyl-(ACP)reductase,KAR)和烯脂酰ACP还原酶(β-enoyl-(ACP)reductase,ENR)是脂肪酸合成过程中2个关键的还原酶,主要负责脂肪酸碳链的延伸。为明确棉花同源基因的功能,克隆了陆地棉Gh KAR和Gh ENR基因,并构建表达载体;应用花粉管通道法转化棉花,经过PCR检测和Southern杂交,筛选出阳性单拷贝植株,分析其后代株系中目的基因对油分含量以及抗寒性的影响。通过对转基因T4株系含油量的测定,发现转基因株系种子的含油量比野生型对照提高10.2%~14.1%,与对照差异极显著。通过气相色谱法分析转基因株系种子的脂肪酸成分,发现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比野生型对照增加4.04%~6.02%。测定4℃低温胁迫下各个转基因株系不同时间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转基因株系的相对电导率和脯氨酸含量积累明显高于对照,而丙二醛含量低于对照,在不同胁迫时间与对照表现出显著或极显著差异,过表达的转基因株系的抗寒性有所提高。

关键词: 陆地棉 脂肪酸合成 含油量 抗寒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高温发酵菌糠研制水稻育秧基质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将经高温发酵处理后的杏鲍菇菌糠与土壤按照比例进行配比制作水稻育秧基质,分析不同配比的水稻育秧基质的理化性质,比较研究水稻秧苗的秧苗素质、根系性状和营养吸收情况等。结果表明添加高温发酵腐熟的杏鲍菇菌糠对育秧基质的容重、总孔隙度、通气孔隙和持水孔隙具有改善作用,随着菌糠添加量的增加,容重逐渐减少,总孔隙度、通气孔隙和持水孔隙逐渐增加。水稻秧苗的株高、叶绿素含量、秧苗地上部百株干重、根的百株干重、根系活力和水稻秧苗的氮、磷、钾含量水平均优于100%土壤和100%菌糠,其中V(土壤)∶V(菌糠)为20%∶80%的基质配比更有利于水稻壮秧、干物质积累、根系生长发育和对氮、磷、钾的吸收。

关键词: 杏鲍菇 菌糠 腐熟 水稻 育秧基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深部输精在大白后备猪的应用初探

养猪 2016

摘要:选择生长发育正常、完成免疫注射、体况良好的大白后备母猪82头,每天进行2次发情鉴定,将第2~3个发情期发情的试验母猪根据发情时间随机分为深部输精组和常规输精组,每组41头。输精精液来源于3头优秀大白公猪,每头母猪均输精2次。结果表明,深部输精组和常规输精组受胎率分别为82.93%和90.24%,分娩率分别为80.49%和87.80%,窝产仔数分别为9.73头和11.08头,窝产活仔数分别为9.33头和10.44头,淘汰率分别为14.63%和9.76%。在后备母猪深部输精技术、输精器械及精液稀释剂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实践。

关键词: 大白后备母猪 深部输精 常规输精 繁殖性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湖北省主要家蚕品种资源添食NPV抗性试验

北方蚕业 2016

摘要:对湖北省保存的11个中系和10个日系家蚕品种资源进行了NPV添食试验,调查统计其发病率。中系发病率最高的品种是27,平均发病率为45.56%,最低的品种为E春,平均发病率为34.86%;日系发病率最高的品种是812,平均发病率为48.84%,最低的是9902,平均发病率为32.62%。中系品种资源的发病率差异不显著,而日系品种资源的发病率差异显著,发现9902品种的抗性较强,812品种的抗性较差。

关键词: 湖北省 家蚕 品种资源 NPV 抗性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辣椒水通道蛋白基因CaTIP1-1启动子的克隆及序列分析(英文)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16

摘要:利用巢式PCR技术分离获得CaTIP1-1基因上游1749 bp的片段。利用PlantCARE软件预测发现该序列含有启动子典型的基本元件TATA-box、CAAT-box及非生物胁迫相关的元件和光应答元件。以PBI121载体为基础,构建CaTIP1-1启动子驱动下绿色荧光蛋白GFP报告基因植物表达载体。利用叶盘法转化烟草获得转基因植株,通过荧光显微镜能够检测到T1代烟草悬浮细胞系能够稳定表达荧光。结果表明该启动子具有驱动绿色荧光蛋白表达的活性。该研究为今后CaTIP1-1启动子在植物基因工程育种中的应用奠定基础。

关键词: 辣椒 CaTIP1-1 启动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蚕药“养蚕丰”在柞蚕上的应用试验

蚕桑茶叶通讯 2016

摘要:新蚕药"养蚕丰"在柞蚕上应用试验表明:从3龄期开始使用,在5龄期与蛹期能减少柞蚕发病率21.88%,作用效果明显。

关键词: 蚕药 柞蚕 试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强健性秋用家蚕品种鄂蚕3号

中国蚕业 2016

摘要:鄂蚕3号是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育成的适合长江中下游蚕区饲养的强健性斑纹双限性秋用家蚕品种。介绍了家蚕品种鄂蚕3号原种和一代杂交种的特性、饲养技术要点及注意事项。实验室鉴定成绩和农村鉴定成绩表明:该品种强健好养,壮蚕食桑旺盛,体色青白,蚕体粗壮,熟蚕上蔟齐一,茧形大,茧形椭圆形,茧色白,缩皱中等,茧层厚,抗高温多湿的能力较强。

关键词: 家蚕品种 鄂蚕3号 强健性 高温多湿 斑纹限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微波膨化淡水鱼糜脆片的工艺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冷冻鱼糜为主要原料,采用微波技术加工膨化鱼糜脆片,以制品的膨化率、白度和硬度作为评价指标,研究物料厚度、含水量、淀粉种类及其添加量、脂肪添加量、微波功率和微波时间对膨化鱼糜制品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确定最佳工艺。结果表明:原料压片厚度0.2 cm,糯米粉添加量为质量分数10%,脂肪添加量为质量分数5%,42℃烘干2.5 h后在700 W功率下微波膨化110 s,所得产品鲜香酥脆,美味可口。

关键词: 鱼糜制品 微波膨化 白度 硬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虫草复合米的研制

湖北农业科学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以粳米为主要原料,辅以虫草培养基,通过双螺杆挤压技术制备富含虫草素的粳米复合米。选取虫草培养基含量、含水量、套筒温度、螺杆转速4个技术参数为主要因素,制得糊化度较低的富含虫草素的粳米复合米(简称虫草复合米),确定最佳参数。通过快速黏度仪(RVA)、差示量热扫描仪(DSC)等测得品质指标。最佳工艺参数为:虫草培养基含量30%、含水量50%、套筒温度80℃、螺杆转速250 r/min。检测数据显示虫草复合米的蛋白质、脂肪以及虫草素含量明显高于粳米。

关键词: 虫草素 粳米 复合米 挤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