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4698条记录
重组毕赤酵母产猪IFNα的诱导条件

生物加工过程 2007 CSCD

摘要:采用Plackett-Burman实验设计,选取甲醇、酵母粉、蛋白胨、K2HPO4.12H2O、MgSO4、(NH4)2SO4、pH和PTM1这8个对重组猪IFNα表达量有影响的相关因子进行筛选,用SA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分析表明:甲醇、蛋白胨以及K2HPO4.12H2O对重组猪IFNα表达量具有显著性影响;之后采用Box-Behnken设计及响应面分析法确定最佳的诱导条件。在最优条件下,重组猪IFNα表达量比优化前提高了2.46倍。

关键词: Plackett-Burman Box-Behnken 猪IFNα 毕赤酵母 诱导条件优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生物技术是农业科技创新的源头动力

上海农业学报 2007 CSCD

摘要:利用生物技术对生物遗传信息进行操作,在动物、植物、微生物所有的物种间进行基因的转移和重组,可以创造出新物种,由此动物、植物、微生物育种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通过对生物技术的概述、现状和进展成果的阐述,引证其是农业科技创新源头的动力。

关键词: 生物技术 农业科技创新源头动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颜色果袋对李果实着色及花色素苷合成的影响因素分析

果树学报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大石早生李为试材,研究了不同颜色的果袋对李(Prunus salicina Lindl.)果实外观色泽、花色素苷含量的影响,并探讨了果实中糖酸含量、PAL(苯丙氨酸氨解酶)和UFGT(类黄酮葡糖苷转移酶)酶活性与花色素苷合成的关系。结果表明,果袋的透光率与果皮外观色泽有密切关系,透光率越高,a*越大,果皮颜色越红。白色果袋与对照、红袋与黄袋果实外观无显著差异,白袋与红袋,黑袋(完全不透光)与黄袋,红袋与黄袋处理之间的果实外观色泽存在显著差异。果实成熟时果皮中花色素苷含量与纸袋的透光率呈正比,波长580nm以上橙、红光的透光率与果皮中花色素苷含量相关系数r>0.99。在不同颜色果袋影响果实成熟时果皮的糖酸积累方面:不同颜色果袋对果肉中糖酸含量无显著影响,果皮的糖含量与花色素苷含量亦无显著相关性,但成熟时果皮中酸含量与花色素苷含量呈显著正相关(r=0.9815*)。不同颜色果袋影响PAL、UFGT酶活性,果实成熟时不同果袋PAL酶活性与花色素苷含量相关性显著(r=0.9613*),UFGT酶活性与花色素苷含量相关性显著(r=0.9365*)。

关键词: 套袋遮光 色泽 花色素苷 酶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OsI2基因的克隆及其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

分子植物育种 2007 CSCD

摘要:在旱稻IRAT109干旱胁迫下cDNA芯片分析结果的基础上,通过RT-PCR,5'-RACE及3'-RACE方法,从IRAT109总RNA中扩增得到了干旱胁迫下芯片表达谱中上升表达强度第二的基因全长序列,命名为OsI2,全长有523bp,并对基因序列结构进行了分析。该基因与全长cDNA文库中的CT836140.1有99%同源。OsI2基因编码产物对应1个包含57个氨基酸的开放阅读框(ORF),为一功能未知蛋白。其编码产物也可能对应两个中间相隔19bp的较小ORFs(43个氨基酸和42个氨基酸),都是功能未知的蛋白。在pBI121载体的基础上,将OsI2基因与CaMV35S连接成功构建了pBI121-OsI2植物表达载体,为进一步研究其功能创造了条件。

关键词: 栽培稻(Oryza sativa L.) OsI2基因 植物表达载体 干旱胁迫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生态农业的形成与发展

上海农业学报 2007 CSCD

摘要:生态农业是建立在农业生态学基础上的一种实践形式,是从生态学角度观察、研究和实践农业的结构、功能、效益和调控。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发展于20世纪90年代。未来生态农业将从系统生态学发展中寻求新的空间,同时又从农业实践中扩展自己的领域。

关键词: 生态农业 形成 发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干旱胁迫下耐早稻中早3号全长cDNA文库的构建

分子植物育种 2007 CSCD

摘要:干旱胁迫导致很多基因的表达发生变化.以干旱胁迫下的耐旱稻品种中旱3号为材料,我们用SMART技术(RNA转录5′末端模板转换技术)成功构建一个高质量的干旱胁迫诱导的节水抗旱稻中旱3号全长cDNA文库.体外包装后感染大肠杆菌XL1-Blue宿主菌,未扩展文库的滴度为1.94×10^6pfu/mL,重组率为85.15%.扩展后文库的滴度为1.45×10^11pfu/mL.将λ噬菌体臂转入pTriplEx2质粒,从中随机挑选100个克隆,PCR扩增检测插入片段长度,结果显示文库插入片段在500~2000bp之间.

关键词: 水稻 SMART技术 干旱胁迫 全长cDNA文库 抗旱相关基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旱条件下近红外发射光谱预报水稻直链淀粉含量与粗蛋白含量的QTL分析

中国水稻科学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水稻珍汕97B和旱稻IRAT109杂交F9代重组自交系群体为材料,分别在水旱两种处理条件下,用近红外光谱回归模型预测群体的直链淀粉含量及粗蛋白含量。分析结果表明,两种处理条件下直链淀粉含量无显著差异,水分胁迫处理条件下粗蛋白含量显著降低。利用QTL Mapper共检测到22个主效QTL和66对显著互作位点与直链淀粉含量和粗蛋白含量有关。主效QTL对直链淀粉和蛋白质含量的联合贡献率在非胁迫条件下为35.34%和37.33%,在胁迫条件下分别为53.40%和58.10%;互作位点对直链淀粉和蛋白质含量的联合贡献率在正常水分条件下分别为66.74%和57.49%,在胁迫条件下分别为48.65%和36.59%。

关键词: 水稻 水分胁迫 近红外发射光谱 直链淀粉含量 粗蛋白含量 数量性状座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神马’菊花的离体保存及遗传稳定性

西北植物学报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用添加不同蔗糖与甘露醇配比的培养基对切花菊品种‘神马’(Jinba)试管苗进行离体保存,并对保存材料再生后代的遗传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温度(23±2)℃、光照强度2 000~3 000 lx、光照时间12 h/d的培养条件下,MS+0.3 mg.L-16-BA+0.1 mg.L-1NAA培养基中分别添加10 g.L-1蔗糖和10 g.L-1甘露醇、10 g.L-1蔗糖和20 g.L-1甘露醇、20 g.L-1蔗糖和20 g.L-1甘露醇或30 g.L-1蔗糖和10 g.L-1甘露醇均能使菊花试管苗连续保存12个月,其中10 g.L-1蔗糖和20 g.L-1甘露醇、20 g.L-1蔗糖和20 g.L-1甘露醇组合处理保存12个月后成活率较高,分别达到50.00%和60.00%,且均保持最高的增殖倍数2.67。保存12个月的试管苗在增殖、生根培养基上均能正常恢复生长,且其再生后代的田间生物学性状、过氧化物酶(POD)及酯酶(EST)同工酶酶谱、ISSR扩增图谱与对照株无差异,保持了良好的遗传稳定性,说明利用上述方法保存‘神马’种质是可行的。

关键词: 菊花 离体保存 遗传稳定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番茄新品种‘申粉918’

园艺学报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申粉918’是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园艺所专门针对现代化大型温室而选育的保护地专用番茄一代杂种。中早熟,无限生长,粉红果,大果型,平均单果质量200g以上。果实圆整,圆球形,耐贮运,可溶性固形物含量4.6%。苗期接种鉴定表明,该品种高抗烟草花叶病毒ToMV,中抗CMV,抗叶霉病1.2.3小种。在冬季加温或保温条件下生长期达到10个月以上,果实采收期7个月左右。

关键词: 番茄 设施栽培 一代杂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南方春大豆收获前后种子劣变的抗性研究

中国农业科学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中国南方春大豆种子易劣变,已成为该地区发展粒用型和菜用型大豆生产的重大障碍。【目的】对中国南方春大豆种质种子劣变抗性的鉴定筛选可获得抗性种质,从而为劣变抗性机理研究、遗传育种改良和新品种选育奠定种质基础。【方法】本研究采用甲醇胁迫法和温箱蚀化法对92份中国南方春大豆地方品种和推广品种进行收获前和收获后种子劣变的鉴定。【结果】经筛选鉴定获得收获前种子劣变(田间劣变)相对较抗种质(发芽率≥80.00%、活力指数≥2.64和简易活力指数≥8.61)3个,收获后种子劣变较抗(耐贮藏)种质(发芽率≥80.00%、活力指数≥1.00和简易活力指数≥7.03)3个,双抗种质1个以及双不抗种质1个。【结论】中国南方春大豆种质收获前种子劣变抗性大于收获后种子劣变抗性,而且资源中收获前种子劣变抗性种质更为丰富;与种子活力和劣变性相关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和简易活力指数等指标间皆呈极显著正相关;宜联合采用活力指数、简易活力指数和发芽率作为种质种子劣变评价鉴定指标。

关键词: 南方春大豆 种子劣变 甲醇胁迫 温箱蚀化 抗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