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学通报
》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通过调查数据分析了上海市蔬菜质量安全控制行为,结果表明,上海市菜农的组织化程度并不高,农户参与蔬菜技术培训和学习的覆盖面还不够大,蔬菜生产过程中使用高毒农药的菜农依然存在。虽然部分菜农已对蔬菜具有一定的质量安全意识,但总体上来说,价格还是决定菜农采后处理行为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菜农
蔬菜质量安全
控制行为
《上海农业学报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酵母单杂交方法从水稻中获得编码转录因子的WRKY16基因。序列分析表明,WRKY16蛋白属于WRKY转录因子家族第二类别。利用根癌农杆菌进行WRKY16基因的拟南芥转化,GUS组织化学染色和PCR检测证明WRKY16基因已经转入拟南芥中,RT-PCR检测进一步证明该基因已在转基因植株得到表达。
关键词:
水稻
转录因子
转化
WRKY16
《上海农业学报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测定了5头贵州香猪和5头上海小型猪发情周期和妊娠早期外周血清的孕酮含量。发现两个品种发情周期血清孕酮含量有相似的变化,峰值均出现在发情周期的9~12 d,贵州香猪为26.00 ng/mL,上海小型猪为24.36 ng/mL;妊娠早期的变化也大致相同。贵州香猪和上海小型猪在妊娠-3~12 d与发情周期-2~12 d的孕酮含量变化相近,妊振第12天峰值贵州香猪为21.40 ng/mL,上海小型猪为27.78 ng/mL;在妊振12 d后两品种猪孕酮含量略有下降;16~20 d后又开始回升,并维持在较高水平。发情周期和妊娠早期外周血清孕酮含量16 d后有明显差异,可供早期妊娠诊断参考。
关键词:
贵州香猪
上海小型猪
发情周期
妊娠早期
孕酮
《江苏农业科学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转基因植物口服疫苗是一种重组蛋白亚单位疫苗。目前,已经有多家科研单位在开展人和动物方面的转基因植物口服疫苗研究。其中,一些重要的人用转基因植物口服疫苗已经成功地完成了Ⅰ期临床研究试验,针对一些动物疾病的转基因植物口服疫苗也已经进入了早期靶动物试验阶段。本文对转基因植物口服疫苗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侧重对动物转基因植物口服疫苗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同时对一些重要的人用转基因植物口服疫苗也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植物疫苗
口服疫苗
亚单位疫苗
口服免疫
《上海农业学报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综述了香稻的渊源、分类与特点,香味遗传、香味基因的分子标记与定位、香味的检测方法和香稻的育种方法、栽培技术;并对香稻育种研究作了进一步展望,旨在为加快育成高产优质多抗的香稻新品种(系)提供参考。
关键词:
香稻
香味
遗传
育种
栽培
《上海农业学报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用不同配方缓释复合肥在玉米播种时一次性基施,比较不同缓释肥对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缓释肥可明显改善糯玉米的营养品质和经济性状,用2号缓释肥玉米产量比常规施肥提高5.95%,氮素利用率提高近10个百分点。
关键词:
缓释肥
糯玉米
产量
品质
氮素利用率
《中国农学通报
》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为给皖北及邻近地区引种大麦新品种"花11"提供依据,研究了不同播期和不同播种密度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花11"品种在皖北地区的播种期为10月下旬至11月上中旬,播种密度为22万/667m2较为合适,其中播种期对产量的影响比较小,而播种量对产量的影响比较大。因此设置更多的播期、适当再提高播种密度可能有助于找到更适宜的播期和密度来提高"花11"在皖北地区的产量。
关键词:
大麦
播期
密度
产量
《核农学报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湘早籼33和01早5202为材料,探讨了其愈伤组织在组织培养过程中内源激素的变化及其与农杆菌遗传转化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继代培养时期的愈伤组织,农杆菌遗传转化频率不同。相关性分析表明,内源IAA和Z含量与愈伤组织转化频率呈正相关,而内源赤霉素(GA3)和脱落酸(ABA)含量与愈伤组织转化频率相关关系不明显。
关键词:
水稻
愈伤组织
内源植物激素
遗传转化
《化学世界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主要对毛细管电泳在手性拆分领域的应用和发展进行了综述,并分析比较了用于毛细管电泳的不同手性拆分剂,显示出毛细管电泳是用于手性拆分的一种高效、快速、简便的分离手段。
关键词:
毛细管电泳
手性拆分
手性拆分剂
《上海农业学报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实地调查、综合分析、主成份分析、ArcGIS空间统计分析等研究方法构建了评价农村居民点用地集约利用水平的指标体系,并对孝南区行政村层面的农村居民点用地集约利用作出了评价。
关键词:
土地经济
土地利用
农村居民点
行政村
评价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