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沪油15中两个AP2/ERF-B1亚族转录因子的克隆与分析
《核农学报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油菜EST数据库,以拟南芥ERF-B1亚族转录因子序列为探针,电子克隆拼接得到2个cDNA序列(BnaERFB1-1和BnaERFB1-2),通过PCR和RT-PCR方法分别从甘蓝型油菜沪油15的DNA和cDNA中克隆了上述基因。克隆转录因子BnaERFB1-1-Hy15和BnaERFB1-2-Hy15与电子克隆的序列差异很小,分别只有2个和6个氨基酸位点不同,且都没有内含子。从cDNA序列、氨基酸序列的相似性、组成成分、理化性质、疏水性/亲水性、进化树、序列比对、功能域、二级和三级结构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BnaERFB1-1-Hy15和BnaERFB1-2-Hy15转录因子属于AP2/ERF家族中的ERF-B1亚族,是亲水性蛋白,在蛋白质的三级结构上与拟南芥atERF7相似。EST丰度分析显示,BnaERFB1-1的表达主要集中在种子中,而BnaERFB1-2的表达则主要集中在分生组织中。
关键词: AP2/ERF B1亚族 转录因子 克隆 沪油15


金耳醇提物体外抗氧化和PC12损伤修复作用的比较研究
《食品工业 》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化学发光法和H2O2诱导PC12氧化损伤修复模型,对三种金耳菌丝体醇提物的抗氧化活性及PC12细胞氧化损伤的修复作用进行研究与比较。结果显示:三种醇提物均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其中YK抗氧化活性最高,对H2O2清除率的IC50为28.66μg/mL,YK在相同浓度下对H2O2自由基的清除作用高于对超氧自由基的清除作用;三种醇提物对H2O2诱导的PC12细胞氧化损伤都有修复作用,其中YK修复效果最好,当浓度为10μg/mL,50μg/mL和200μg/mL时,修复率分别为30.8%,40.6%和56.1%,呈现明显的浓度依赖性。
关键词: 金耳 抗氧化 PC12神经细胞 H2O2诱导 氧化损伤修复


浅议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建设
《上海农业学报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分析了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的构成现状和建设标准,剖析了新形势下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面临的挑战及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误区,提出了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的建设重点及发展方向。


蛭石引发对NaCl单盐胁迫下辣椒种子萌发和幼苗抗氧化特性的影响
《上海农业学报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了蛭石引发处理和非蛭石引发处理对‘杭椒六号’在NaCl胁迫下种子发芽特性和幼苗耐盐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NaCl胁迫下,经过引发处理的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和幼苗干鲜重均显著高于对照。引发处理显著提高了幼苗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超氧阴离子(O2-.)的产生速率以及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降低,膜脂过氧化程度较轻;游离脯氨酸、可溶性蛋白质和可溶性糖的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以上结果表明,蛭石引发提高了辣椒种子的活力并增强了幼苗的耐盐性。


不同砧穗组合对大棚寄接梨光合特性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上海农业学报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翠冠和清香为寄接砧,分别嫁接秋荣、圆黄、雪青、翠冠、爱甘水和幸水6个砂梨品种,研究大棚栽培条件下不同砧穗组合对果实品质和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以翠冠作寄接砧的综合生产性能高于清香,表现为叶片光合速率(Pn)和水分利用率(WUE)高、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高、果形大,糖度高,在圆黄、幸水和秋荣上应用尤为突出。以翠冠为寄接砧,6个供试接穗品种都可以用作大棚栽培中的替代品种;以清香为寄接砧,宜选用翠冠、爱甘水、圆黄和雪青为替代品种。


温室黄瓜无土栽培营养液氮素管理模型的研究
《灌溉排水学报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温室无土栽培黄瓜不同定植期不同施氮水平试验,分析了不同定植期黄瓜叶片含氮量随生育期的变化规律,以及叶片含氮量与叶片净光合作用速率和产量的定量关系,确定了不同光温条件下黄瓜叶片适宜含氮量的求算方法,以及盛果期黄瓜叶片含氮量与营养液氮素浓度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温室黄瓜无土栽培营养液氮素管理模型。结果表明,叶片适宜含氮量在开花前随生育期推进而增加,到开花期达到最大,开花后叶片适宜含氮量随生育期推进而逐渐降低,到盛果期达到较为稳定的状态。因此,盛果期的叶片含氮量可以作为温室黄瓜氮素管理指标。黄瓜叶片净光合作用速率和产量随盛果期叶片含氮量升高按负指数规律增加,在相同氮浓度的营养液灌溉条件下,春夏茬黄瓜盛果期的叶片适宜含氮量低于秋冬茬,春夏茬和秋冬茬黄瓜盛果期适宜的叶片含氮量分别为3.3%和3.6%,春夏茬和秋冬茬黄瓜无土栽培营养液适宜的氮素浓度分别为124 mg/L和96 mg/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