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5840条记录
不同酿酒酵母对骏枣果酒发酵特性的影响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为研究不同酿酒酵母发酵对骏枣果酒的影响,采用气相色谱法、分光光度法等,分析了4种酿酒酵母(BO213、EC1118、FX10和RV002)在骏枣果酒发酵过程中理化指标和抗氧化能力的变化。结果表明,4种酵母发酵过程中总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下降;酒精度逐渐上升,其中RV002酒精度上升最快;发酵10 d后,BO213、EC1118、FX10和RV002的酒精度分别升至11.05%、11.68%、10.84%和11.89%;发酵过程中pH值和总酸没有明显变化。果酒发酵结束后以酵母BO213的甲醇含量最低;骏枣酒中的杂醇油主要有正丙醇、异丁醇和异戊醇,其中异丁醇和异戊醇含量较高,发酵过程中总杂醇油含量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发酵结束后以BO213发酵的骏枣酒总杂醇油含量最低,质量浓度为268.6 mg/L。发酵期间,总酚含量没有明显变化,而抗氧化能力则逐渐上升,且不同的酿酒酵母发酵的骏枣酒抗氧化能力也各不相同,以BO213最高。在4种酿酒酵母中,酵母BO213产生的甲醇和杂醇油含量最低,抗氧化能力最强,更适合骏枣果酒的发酵。

关键词: 酿酒酵母 骏枣 抗氧化 甲醇 杂醇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乙烯的生物合成与信号及其对种子萌发和休眠的调控

作物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种子萌发是一种关键的生态和农业性状,由调控种子休眠状态和萌发潜势的内在和外部信息所决定,在植物随后的生长发育和产量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休眠是指种子在合适的条件下暂时不能萌发.乙烯是一种简单的具有多种功能的气体植物激素,在分子、细胞和整体植物水平调节植物的代谢.在适宜和逆境条件下,乙烯通过与其他信号分子的相互作用影响植物的行为.本文主要综述乙烯的生物合成与信号、乙烯在种子萌发和休眠释放中的作用以及乙烯与植物激素脱落酸和赤霉素的相互作用;并提出了需要进一步研究的科学问题,试图为解释乙烯调控种子萌发与休眠的分子机制提供新的研究思想.

关键词: 脱落酸 生物合成与信号 交叉反应 乙烯 赤霉素 种子萌发和休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吡唑醚菌酯·二氰蒽醌对香蕉采后炭疽病的防治效果评价

植物保护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筛选防治香蕉采后炭疽病的新型防腐保鲜药剂,2015年和2016年连续两年进行了复配药剂32%吡唑醚菌酯·二氰蒽醌水分散粒剂防治香蕉炭疽病的采后保鲜试验,对该药剂防治香蕉炭疽病的效果及安全性进行了评价。试验结果表明:32%吡唑醚菌酯·二氰蒽醌水分散粒剂有效成分用量640 mg/kg对香蕉炭疽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2015年药剂处理后12 d的防治效果为81.80%,2016年药剂处理后6 d的防治效果为83.36%,显著优于对照药剂22.7%二氰蒽醌悬浮剂500 mg/kg处理,与对照药剂250 g/L吡唑醚菌酯乳油500 mg/kg的处理防效相当。32%吡唑醚菌酯·二氰蒽醌水分散粒剂对香蕉果实安全,蕉果催熟后,果实颜色金黄,风味正常,值得推广应用于香蕉果实的采后保鲜贮运。

关键词: 吡唑醚菌酯·二氰蒽醌 香蕉炭疽病 采后保鲜 药剂防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豆异黄酮在动物养殖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2019

摘要:大豆异黄酮是以3-苯并吡喃酮为母核的多酚混合物,近年来研究者发现其具有清除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增强机体抗氧化酶活性等,可有效提高畜禽抗氧化能力,有利于动物生产与健康,因而大豆异黄酮在动物养殖中的应用日益受到关注.随着水产养殖业的迅速发展,大豆异黄酮作为抗氧化剂在水产动物生产中的运用也受到广泛关注.本文通过对大豆异黄酮结构及其作用机制的分析,综述了大豆异黄酮在动物中的应用研究,展望大豆异黄酮在水产饲料应用中可能发挥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 大豆异黄酮 抗氧化 水产动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信号通路影响精氨酸调控猪肠上皮细胞能量代谢的机制

动物营养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调控猪肠上皮细胞能量代谢的机制。用含不同浓度精氨酸(Arg)(100、350μmol/L)和雷帕霉素(RAP)(0、10 nmol/L)的DMEM-H培养基培养猪肠上皮细胞72 h后,采用Searhorse XF Analyzers检测细胞线粒体呼吸代谢指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能量代谢相关酶的mRNA表达量,流式细胞术检测活性氧(ROS)的百分含量以及代谢组学检测代谢物的相对含量。结果表明:1)与仅含100μmol/LArg的培养基相比,添加10 nmol/L RAP至含100或350μmol/L Arg的培养基中后,细胞线粒体呼吸代谢指标基础呼吸、质子渗漏、最大呼吸、储备呼吸率和ATP生成的耗氧率均极显著降低(P<0.01)。培养基中Arg浓度由100μmol/L提高到350μmol/L,除极显著提高ATP生成耗氧率(P<0.01)以外,对细胞线粒体呼吸代谢其他指标无显著影响(P> 0. 05)。2)与仅含100μmol/L Arg的培养基相比,在含100或350μmol/L Arg的培养基中添加10 nmol/L RAP极显著降低了糖酵解过程中相关酶的mRNA相对表达量,包括己糖激酶、丙酮酸脱氢酶、磷酸烯醇式丙酮酸激酶、柠檬酸合酶和异柠檬酸脱氢酶(P<0.01),同时显著降低了脂肪酸代谢过程中脂肪酸合成酶和肉碱棕榈酰转移酶的mRNA相对表达量(P <0. 05)。培养基中Arg浓度由100μmol/L提高到350μmol/L对上述指标没有显著影响(P> 0. 05)。3)与仅含100μmol/LArg的培养基相比,在含100或350μmol/L Arg的培养基中添加10 nmol/L RAP极显著降低了细胞内ROS的百分含量(P<0.01),而不同浓度Arg之间则没有显著变化(P>0.05)。4)与仅含100μmol/L Arg的培养基相比,在含100μmol/L Arg的培养基中添加10 nmol/L RAP显著或极显著降低了细胞提取物中丙氨酸、琥珀酸、柠檬酸、胆碱、肌醇和苏氨酸的相对含量(P<0.05或P<0.01),显著或极显著提高细胞提取物中亮氨酸、β-羟基异丁酸、Arg、赖氨酸、醋酸、糖蛋白和甲酸的相对含量(P<0.05或P<0.01)。综合上述结果可知,抑制mTOR信号通路显著抑制细胞呼吸代谢,即使增加Arg浓度也无法得到缓解,因此mTOR信号通路是Arg调控猪肠上皮细胞能量代谢的关键通路。

关键词: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 精氨酸 猪肠上皮细胞 能量代谢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科技奖获奖项目的科研合作创新网络研究——以广东省为例

中国科技论坛 2019 北大核心 CSSCI

摘要:通过挖掘2000—2016年广东省"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中的合作信息,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构建广东省科技合作创新网络,分析获奖机构合作网络的总体结构特征和在时间序列上的演化过程。结果表明:(1)广东省科学技术合作创新水平不断提高,多个机构的合作创新成为主流。(2)在获奖机构中企业占据大多数,尤其是民营企业数量不断增加;高校的科研创新作用日益凸显;科研机构的主导地位逐渐丧失。(3)广东省科技合作创新网络呈现核心—边缘结构,创新主体之间的合作呈现不均衡性,高校在核心层占据主要地位,科研机构具有远离核心层的趋势,企业和政府等其他机构处于网络的边缘地带。

关键词: 广东省 科学技术奖 合作创新网络 社会网络分析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枯草芽孢杆菌Bs01发酵条件的优化及对胶孢炭疽菌的抑制

保鲜与加工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Bs01是前期研究分离的一株对果实胶孢炭疽菌具有较强抑制作用的枯草芽孢杆菌菌株。本研究以其发酵后的发酵液上清对胶孢炭疽菌的离体抑菌活性为评价指标,优化了Bs01发酵培养基的氮源、碳源和无机盐成分及配比,同时采用正交试验优化了发酵时间、起始pH、接种量、装液量及温度等发酵条件,并对比测定了最佳发酵条件获得的发酵液上清对胶孢炭疽菌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可获得具最强离体抑菌活性发酵液上清的发酵培养基最优氮源、碳源及无机盐分别为细菌蛋白胨、葡萄糖和NaCl,最佳的发酵培养基配方为:2%葡萄糖、3%细菌蛋白胨和0.5%NaCl。最佳的发酵条件组合是:起始培养基pH为7.0,接种量15%,装液量1/10,32℃、200 r/min振荡培养48 h。采用优化后的最佳发酵培养基及发酵条件组合获得的发酵液上清可显著抑制活体接种的胶孢炭疽菌病斑扩展,降低病情指数,显著优于优化前获得的发酵液上清的抑制效果。

关键词: 枯草芽孢杆菌 发酵液上清 发酵培养基 优化 胶孢炭疽菌 病情指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资源约束下农户灌溉技术选择与集体行动——基于华北地下水超采区的农户微观数据

农村经济 2019 北大核心 CSSCI

摘要:华北平原是我国乃至世界地下水超采最为严重的地区,地下水超采的主要诱因是农业灌溉。本文利用农户微观数据对农户选择传统灌溉技术和现代节水灌溉技术的行为建立Multinomial Logit模型。结果表明:首先,样本农户对现代节水灌溉技术采用率较低,新技术尚处在技术扩散早期阶段;其次,劳动资源稀缺性诱致农户选择现代节水灌溉技术;再者,地块数越少、土质为沙土和黏土、技术使用更方便、种植作物种类数越少越有利于促进新技术选择;最后,推广现代节水灌溉技术的难点与关键在于小农户的技术采用行为。因此,突破小农户技术选择约束的可取路径为:村内土地连片的农户按照一定成员数目和土地规模标准成立灌溉小组,以灌溉小组为单位促进农户在现代节水灌溉技术设施建设、合作灌溉及设施维护中的集体行动。

关键词: 地下水超采 资源约束 技术选择行为 集体行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四种生物农药对荔枝秋梢害虫的防效试验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明确生物农药对危害荔枝秋梢害虫的防效,采用喷雾方法测试了3种苏云金芽胞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Bt)类农药和1种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在不同浓度下对鳞翅目害虫的防治效果,以20%除虫脲稀释1500倍为药剂对照,清水为空白对照。结果表明,生物农药中Bt B稀释2000倍或1500倍和Bt C稀释1000倍时的防效较好,3 d时虫口减退率分别为77.98%、69.45%、59.32%,均显著高于药剂对照组(50.58%);尽管7 d时的虫口减退率86.87%(Bt B2000)、78.67%(Bt B1500)、79.58%(Bt B1000)略低于药剂对照组的91.82%,但差异不显著。以上3种处理组老熟叶片被害指数均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叶片危害率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均未达到显著差异。相对于白僵菌处理组,Bt类生物药剂具有防效快且不易受外界环境干扰的优点。因此,建议采用Bt B和Bt C两种生物农药来替代除虫脲防治危害荔枝秋梢的鳞翅目害虫,同时要注意药剂的浓度和施药时机。

关键词: 生物农药 荔枝秋梢 苏云金芽胞杆菌 球孢白僵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南方稻作方式选择——基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稻农的样本分析

新疆农垦经济 2019

摘要:文章利用4省388份稻农入户调查数据,从地块层面的微观视角探讨了稻农采用直播稻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长江中下游地区稻作方式主要有直播、抛秧和插秧,因减少了育秧、插秧等环节,省工节本的直播稻的经济效益显著高于其他栽植方式。务农人数少、劳均耕地面积大的家庭农业劳动强度大,倾向于种植直播稻;中稻生长光温均衡,不易受春寒和秋旱气候影响,种植直播稻的可能性大;若当地请工或请机械不易,没有雇佣劳动力或机械替代自家工,倾向于种植直播稻。此外,各地区水稻生产气候适应性、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条件不同,稻农栽植方式的选择存在差异。基于此应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国家农业政策,细化水稻补贴政策标准;建立多样化和多方面适应的育种技术体系;完善直播稻各环节社会化服务体系和技术推广体系。

关键词: 直播稻 稻作方式 长江中下游地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