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5840条记录
风味萝卜加工研究进展

农产品加工 2019

摘要:风味萝卜是指以萝卜为原材料,经过腌制、发酵等工艺制成的具有特殊风味的萝卜食品,口感爽脆、营养丰富,加工方法历史悠久,品种多样,深受人们喜爱。对风味萝卜的加工原料、加工方法、影响因素等进行了综述,并对风味萝卜加工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以期能促进风味萝卜加工产业的发展。

关键词: 萝卜 加工 腌制 发酵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根癌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及其在稻瘟病菌中的应用

广东农业科学 2019

摘要:根癌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ATMT)技术是近20年发展起来的真菌研究中最具变革性的技术之一,它作为一种转化工具已被广泛应用于真菌基因功能研究中,使人们对真菌基因组学的理解有了很大的改变。利用ATMT获得随机的T-DNA插入突变体库,结合突变体菌株表型筛选,使许多过程的遗传基础得到阐明。ATMT法具有操作简单,转化受体广泛,转化效率高以及转化子遗传稳定性高等优势。稻瘟病菌是植物十大重要真菌之一,是引发水稻稻瘟病的病原真菌。目前,培育水稻抗病品种是控制稻瘟病最经济和环保的方法。通过克隆稻瘟病菌相关致病基因并研究其功能,在解释致病机理和生理特性,以及培育抗病品种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以根癌农杆菌为介导的遗传转化为稻瘟病菌的插入突变、基因敲除和标记克隆等方面研究提供了一个重要工具。针对根癌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原理、特点、步骤、影响因素以及该技术在稻瘟病菌功能基因组学研究中的应用进行综述,以期能够为稻瘟病菌等真菌的遗传转化方面研究提供相关的参考。

关键词: 根癌农杆菌 遗传转化 稻瘟病菌 功能基因 突变体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施用不同品种硅钙钾镁肥对香蕉产量、品质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中国农学通报 2019 CSCD

摘要:为改善香蕉蕉园土壤酸化和硅、钙、镁养分水平,提高香蕉产量和品质,在大田试验条件下研究不同品种硅钙钾镁肥对香蕉产量、品质及土壤pH值和养分含量的影响.与习惯施肥相比,施用750 kg/hm2硅钙钾镁肥能显著提高香蕉产量,不同品种的硅钙钾镁肥增产率为3.82%~5.64%,但品种之间的产量差异不显著.施用硅钙钾镁能增加果指长,并一定程度的提高果肉中维生素C、可溶性糖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施用硅钙钾镁肥可使收获期土壤pH值比对照处理提高0.12~0.72个单位,有效缓解土壤pH值下降,并显著提高土壤有效钙和有效镁的含量.综合比较,以灰粉状硅钙钾镁肥在香蕉上的田间应用效果较好.

关键词: 硅钙钾镁肥 香蕉 产量 品质 土壤养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荔枝品质评价的研究进展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9

摘要:从外观品质、内在品质、贮藏品质及加工品质等方面对荔枝品质评价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荔枝的良种选育、加工贮藏、产业优化和品质评价等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荔枝 风味 品质评价 加工 贮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主成分分析-支持向量机的我国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

安徽农业科学 2019

摘要:针对目前我国在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中时间维度研究缺失、指标选取过多、指标相关性不足的现状,该研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将影响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众多因素进行降维,从而找出重要影响因素作为支持向量机模型的输入层,建立精度更高、数据需求量更少、计算时间更短的农业科技创能力评价模型.运用该模型得到我国2005—2016年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水平,得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由投入产出以及研发能力共同决定.最后,根据该研究结果提出提升我国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 农业科技创新 评价指标 主成分分析 支持向量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果树育种40年回顾与展望

果树学报 2019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果树遗传改良与品种选育研究取得长足进展.据不完全统计,主要的11种果树选育了1 968个品种(含砧木),有力支撑了我国果树产业的快速发展,为我国果树实现鲜果供应期延长、品质提升、栽培模式改变提供了保障.细胞工程技术广泛应用于果树遗传改良,分子标记开始在育种中应用,提高了育种效率.我国果树基因组学研究发展迅速,进入世界先进行列.培育多样化品种满足不同用途和不同人群的需求,以及培育抗性好、适合省力化栽培的品种将是未来果树品种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 果树 遗传改良 品种 生物技术 组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CNKI数据库的我国巨菌草研究文献计量分析

安徽农学通报 2019

摘要:为深入了解我国巨菌草的研究现状,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我国CNKI数据库出版的巨菌草文献(2006—2019年)进行了统计分析。通过对文献出版年份分布、研究机构、研究层次等方面的154篇文献进行计量分析,结果表明:巨菌草基础与应用研究方面的文献占62.34%;文献中作者人数由3~7人构成的占69%;以福建农林大学的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平台,公布的文献占39.61%,其中以林占熺教授团队为主。

关键词: 巨菌草 现状 CNKI 文献计量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叶片早衰突变体wss1的性状鉴定及基因定位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9

摘要:叶片早衰直接降低作物产量,了解控制作物早衰的分子机制对实现作物的高产稳产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利用EMS诱变水稻品种金刚30,获得稳定遗传的叶片早衰突变体wss1,其在分蘖盛期叶片开始出现水浸状斑点,并发展至孕穗期叶片出现坏死症状.与野生型相比,突变体wss1株高降低30%、结实率降低22%、穗粒数减少50%.生理分析发现wss1产生水浸状斑点后,叶片叶绿素含量显著低于野生型.台盼蓝细胞组织化学染色显示,wss1叶片细胞膜系统被破坏.在wss1叶片中衰老标志基因明显上调表达,对水稻白叶枯病菌PXO99A的抗性显著减弱.wss1表型受1对隐性基因控制,该基因被定位在水稻第11染色体长臂着丝粒区附近1200 kb范围内,为进一步克隆Oswss1基因及深入研究其功能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水稻 突变体wss1 早衰 分子标记定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鸽毛滴虫病的综合防控措施

养禽与禽病防治 2019

摘要:鸽毛滴虫病是由鸽毛滴虫引起的一种鸽传染性原虫病,主要侵害鸽的上消化道,以口腔、咽和喉部的病变尤为明显.任何品种和年龄的鸽均可发生该病,尤其是幼鸽,一旦发病,症状较为严重,死亡率可达30%~35%,给养鸽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从鸽毛滴虫病的病原和诊断,以及流行病学和综合防控措施等方面做介绍,以期为防控该病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毛滴虫病 防控措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CRISPR/Cas9系统的拟南芥双链结合蛋白AtHyl1基因编辑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RNA沉默是植物重要的抗病毒防御机制,双链RNA结合蛋白(dsRNA-binding proteins, DRB)是RNA沉默信号途径中的关键蛋白.DRB1/HYL1是拟南芥基因组编码的7个DRBs之一,本研究将人工合成含2个AtHyl1靶位点序列的串联t RNA-gRNA片段导入CRISPR/Cas9表达载体中,构建双靶点的CRISPR/Cas9表达载体,通过转化拟南芥dcl2drb4双突变体获得36株转基因阳性植株.对经测序分析可能已发生基因编辑的3株进行单克隆测序分析,测序结果表明均已发生编辑,获得了AtHyl1基因被编辑的拟南芥dcl2drb4突变体T1代转基因植物.该结果为研究AtHyl1是否参与DCL4介导的抗病毒RNA沉默通路提供了帮助.

关键词: CRISPR/Cas9 基因编辑 AtHyl1 拟南芥三突变体hyl1dcl2drb4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