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基于GIS的区域农业规划辅助决策系统开发
《中国农学通报 》 2019 CSCD
摘要:针对区域农业规划中存在的数据分散杂乱、空间定量分析少、精准落地困难、动态分析不足等问题,引入GIS强大的数据管理和空间分析功能,以区域农业规划的编制规范为要求,研究区域农业规划的GIS技术需求、多源数据的标准化管理与数据共享等内容,开发了集数据管理、现状分析、规划定位、功能分区、产业规划、重点项目、投资估算等功能于一体的区域农业规划辅助决策系统,将传统人工编制规划的方式转变为计算机辅助与人工结合的方式,实现了农业规划的数据标准化存储、空间数据定量分析和规划辅助制图,能有效提升规划的规范性、科学性和精准度.
关键词: 区域农业规划 辅助决策 系统开发 地理信息系统(GIS)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平腹小蜂滞育诱导研究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平腹小蜂是果树蝽类害虫的优势天敌,对重要果树蝽类害虫具有较强的控制作用,商品化生产的平腹小蜂已广泛应用于多种果树蝽类害虫的生物防治。为精确控制平腹小蜂的羽化时间和提高防控效果,本文对室内不同温度条件下不同龄期平腹小蜂的滞育诱导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平腹小蜂的滞育虫态为预蛹,从卵期开始至预蛹前期,对其进行低温和短光照刺激均可以诱导其进入滞育。短光照(6L:18D),17℃条件下,处于卵期、1~2龄期和2~3龄期的平腹小蜂发育至预蛹期,滞育率分别为76.37%、81.51%和60.28%,其中卵期开始诱导和1~2龄开始诱导的处理之间,滞育率无显著性差异,且卵期处理组和1~2龄处理组的滞育率显著高于2~3龄处理组的滞育率;短光照条件下,当温度降低到11℃和14℃,对1~2龄和2~3龄期的平腹小蜂诱导滞育,滞育率显著下降到20%以下。综合而言,短光照条件下,温度在诱导平腹小蜂进入滞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同龄期平腹小蜂在17℃持续处理后,预蛹的滞育率不同。在本研究中,17℃结合短光照,对卵期和1~2龄期的平腹小蜂进行诱导,可获得较高的滞育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离子强度对可变电荷表面吸附性铜离子解吸的影响:可变电荷土壤
《土壤学报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进一步了解离子强度对可变电荷表面吸附性铜离子连续性解吸的影响,研究两种可变电荷土壤在去离子水和0.1 mol·L-1NaNO3溶液中吸附铜离子后,依次在去离子水和浓度由低到高的NaNO3溶液中连续解吸时,离子强度变化对不同pH段铜离子解吸的影响.结果表明,解吸过程中离子强度变化方向对解吸分值随pH升高的变化趋势的影响完全不同,当离子强度由大变小时,解吸分值曲线的总体趋势是随着pH的升高而降低,反之,曲线呈现为钟形,且当去离子水第一次解吸在0.1mol·L-1NaNO3溶液中吸附的铜离子时,两种可变电荷土壤的第一次去离子水解吸均可出现重吸附现象,但铁质砖红壤解吸分值绝对值要小于红壤.整个解吸过程中,两种可变电荷土壤的铜离子吸附性铜离子的解吸特征与高岭石基本相似,但可变电荷土壤与高岭石以及两种可变电荷土壤之间,解吸分值的变化规律均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可变电荷土壤中的氧化铁含量多少被认为是导致这些差异的主要原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日粮中添加藤茶提取物对猪生长性能、血液生化指标、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中国畜牧兽医 》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为研究日粮中添加藤茶提取物对不同体重阶段猪生长性能、血液生化指标、抗氧化活性的影响,本研究选用平均初始体重为30 kg的三元杂交(杜*长*大)去势公猪90头,随机分成3个处理,分别为对照组(CON组,饲喂基础日粮)、植物精油复合物组(A组,基础日粮中添加0.03%植物精油复合物)和藤茶提取物组(B组,基础日粮中添加0.03%藤茶提取物),根据不同体重阶段(30~50、50~75、75~100 kg及100 kg~出栏)饲喂不同阶段的基础日粮,每次换料前及试验结束时称重采血,分析不同体重阶段添加0.03%藤茶提取物对猪生长性能、血液生化指标、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ON组相比,添加0.03%藤茶提取物显著提高了30~75 kg猪的平均日采食量(ADFI)和平均日增重(ADG)(P<0.05);显著降低了30~50 kg猪血清乳酸(LA)含量(P<0.05);显著提高了50~75 kg猪血液胰岛素(INS)浓度(P<0.05),但对血糖(GLU)浓度无显著影响(P>0.05);显著提高了75~100 kg猪GLU浓度(P<0.05),INS浓度有升高趋势(P>0.05),乳酸脱氢酶(LDH)含量显著降低(P<0.05);各体重阶段血清生长激素(GH)含量均有升高趋势(P>0.05).B组猪血清总超氧化物岐化酶(T-SOD)活力、丙二醛(MDA)含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总抗氧化能力(TAOC)在各体重阶段与CON组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与A组相比,添加0.03%藤茶提取物显著提高了30~100 kg猪的ADFI(P<0.05),显著降低了30~50 kg猪血清LA含量(P<0.05),且显著提高了50 kg以上体重阶段猪血清GSH-Px活力(P<0.05).综合试验结果,添加0.03%藤茶提取物可促进30~75 kg猪生长代谢,在一定程度改善50~100 kg猪的血糖代谢,且添加藤茶提取物效果优于添加等量植物精油复合物.
关键词: 藤茶提取物 猪 生长性能 血液生化指标 抗氧化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我国牛羊流行性出血病血清抗体调查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流行性出血病(EHD)在我国的流行和分布情况,本研究采用竞争ELISA试验方法,对2015年~2017年我国吉林、河北、西藏、重庆、云南等15个省区的6 413份牛羊血清样品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未发现绵羊EHDV阳性血清,山羊EHDV血清阳性率较低(0~4%),而牛血清EHDV阳性率有明显的地域性和季节性,由北向南逐渐升高(0~65.83%),表明EHD在我国的流行已具有广泛性;秋季阳性率(61.11%~65%)明显高于春季(10%~16.67%)和夏季(29%~32%),表明该病的流行分布状况与其媒介昆虫的活动有密切关系。本研究是我国首次大规模的EHD血清学调查,对有效防控该病提供了重要的实验数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改性生物炭功能结构特征及其对铵氮吸附的影响
《生态环境学报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发高性能铵氮(NH4+-N)吸附材料,削减水体NH4+-N排放负荷,提高农田土壤NH4+-N养分持留力,采用3种改性方法制备铁改性生物炭(B1)、酸碱联合改性生物炭(B2)铁氧化改性生物炭(B3).通过吸附实验对比研究不同改性生物炭对NH4+-N的吸附效应,并结合改性前后和吸附前后生物炭组成与结构特征对改性生物炭的NH4+-N吸附机制进行探讨.结果表明,(1)铁氧化改性生物炭对NH4+-N的吸附作用最强,相对于未改性生物炭(B),其NH4+-N饱和吸附量提高了23.3%-24.1%;铁改性生物炭次之,NH4+-N饱和吸附量较未改性炭提高了14.1%-14.3%;酸碱联合改性生物炭NH4+-N饱和吸附量最小.(2)改性生物炭对NH4+-N的吸附由单分子层化学吸附的稳定吸附机制主导,同时存在非均一的多层物理吸附过程.(3)改性后导致的C-O官能团的增加是NH4+-N吸附量增加的主要原因,其次Fe-O官能团也参与了NH4+-N吸附.因此,采用氧化物对生物炭进行改性,提升生物炭中有氧官能团含量(包括有机和无机有氧官能团)是提高NH4+-N吸附效应的有效途径.该研究结果可为制备和筛选高性能NH4+-N吸附材料,提高生物炭在土水系统NH4+-N的去除效应提供理论基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种白木香所产沉香的木材组织构造和化学成分比较
《林业科学 》 2019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比较新品种"热科沉香'1号’"和普通白木香经打钉法结香2年后所产沉香的组织构造和化学成分,为筛选出优良的白木香种质或优树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木材解剖学方法观测木材三切面,从宏观和微观角度观察2种沉香的木材组织构造;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方法检测2种沉香的化学成分,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热科沉香'1号’"对创伤的修复能力较弱,结香颜色呈黄褐色,结香体积更大且容易结香,沉香物质主要积累在导管和轴向薄壁组织中;普通白木香对创伤的修复能力较强,结香颜色呈棕褐色,结香体积较小且速度较慢,沉香物质主要积累在内涵韧皮部和木射线薄壁组织中。2) GC-MS分析结果表明,2种白木香所产沉香倍半萜和色酮类成分的总相对百分含量分别为75.88%和70.41%,但"热科沉香'1号’"所产沉香以色酮类成分为主,普通白木香所产沉香倍半萜和色酮类成分含量相当。3)"奇楠"沉香的标志性成分2-(2-苯乙基)色酮与2-[2-(4-甲氧基)苯乙基]色酮之和在"热科沉香'1号’"所结沉香中的含量为25.19%,而在普通白木香所结沉香中的含量为5.97%,前者约为后者的4.22倍。【结论】"热科沉香'1号’"所产沉香的质量更优,是一种易产香、产量高、质量优的种质,值得进一步培育和评价。
关键词: 热科沉香‘1号’ 白木香 打钉法 木材组织构造 GC-MS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