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16365条记录
碳酸盐(岩)的稀土元素特征及其古环境指示意义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19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稀土元素主要通过交代碳酸盐矿物的Ca~(2+0进入碳酸盐格架,所以沉积碳酸盐(岩)的稀土元素特征能够很好的指示沉积流体来源和古环境。常用的稀土元素指标包括稀土元素总量(ΣREE)、稀土元素配分型式、以及La、Ce、Eu、Gd和Y等元素的异常指数。碳酸盐(岩)的稀土元素含量可能受到硅酸盐矿物、Fe-Mn氧化物/氢氧化物和磷酸盐等非碳酸盐组分以及成岩蚀变作用的影响。因此,在分析过程中,我们只有排除这些影响因素,才能用碳酸盐(岩)的稀土元素指标来探讨流体来源和古环境。这要求我们采集新鲜剖面上的样品,并用适当浓度的弱酸进行分步溶样,提取适当的组分,避免样品中的非碳酸盐组分干扰原始沉积组分的稀土元素特征。不同的沉积水体和沉积相下形成的碳酸盐(岩)具有不同的稀土元素特征:从太古宙到全新世的海相碳酸盐(岩)记录了LREE亏损、La正异常和高Y/Ho值的稀土元素特征;海底孔隙水的稀土元素特征则受氧化-还原条件、离子络合形式、孔隙流体来源的制约;热液流体具有LREE富集、Eu正异常的稀土元素特征;河水和湖泊有相对平坦的稀土元素特征。因此,碳酸盐(岩)的稀土元素特征具有重要的古环境指示意义。

关键词: 碳酸盐岩 稀土元素 古环境 元素异常 流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辽东鞍山地区太古代构造样式及其数值模拟

岩石学报 2019 EI SC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太古宙地壳的构造样式一直是地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存在着垂向构造和水平构造两大不同的构造演化认识。位于华北克拉通东缘的辽东鞍山地区广泛出露太古宙TTG岩系、绿片岩相变质的基性-中酸性火山碎屑岩、硅铁质沉积建造构成了典型的太古宙花岗-绿岩带。此外,花岗-绿岩带内丰富的构造变形记录,为探讨早期地壳构造演化提供了重要的线索。详细的野外宏观构造解析表明,鞍山东部白家坟、齐大山地区TTG岩系与(含铁)绿岩接触部位发育了陡倾滑韧性剪切带,代表了新太古宙地壳的垂向"穹脊构造"样式。基于I2VIS有限元差分方法模拟结果表明,鞍山地区花岗-绿岩带垂向构造成因应受控于新太古代末期大规模的岩浆活动造成的TTG上地壳岩石活化,粘度降低,密度变小,(含铁)绿岩建造与TTG岩石的密度差引起的拗沉作用。同时数值模拟结果显示太古代垂向拗沉构造体制很可能是地球演化早期的一种壳-幔物质交换循环的重要机制。

关键词: 华北克拉通东北缘 花岗-绿岩带 太古代构造 拗沉作用 数值模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响应面法优化末水坛紫菜蛋白酶解工艺及其酶解液抗氧化活性研究

南方水产科学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实现末水坛紫菜(Porphyra haitanensis)的高值化利用,研究了末水坛紫菜的蛋白酶解工艺及其酶解液的抗氧化活性。以酶解产物水解度和还原力为指标,分别采用单因素和响应面优化实验筛选出最适蛋白酶和最佳酶解工艺参数;通过测定酶解液还原力对1,1-二苯基-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OH)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_2~-·)的清除作用,研究了最高水解度下的酶解液的抗氧化性活性。结果表明,中性蛋白酶是6种蛋白酶中的最适用酶;最佳酶解条件为:底物质量浓度35 g·L~(-1)、加酶量31 200 U·g~(-1)、温度45℃、pH 7.6、酶解时间5 h,在此条件下坛紫菜水解度达31.37%;酶解液还原力为2.2,对DPPH、·OH和O_2~-·自由基清除率分别为56.26%、85.84%和72.73%。结果表明,中性蛋白酶可以有效水解末水坛紫菜,水解后的酶解产物具有较好的抗氧化能力和应用前景。

关键词: 紫菜蛋白 酶解 响应面实验 水解度 抗氧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裂隙充填型天然气水合物储层的各向异性饱和度新估算及其裂隙定量评价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天然气水合物有时会以结核状、层状、脉状或块状等裂隙形态发育在深水盆地的细粒泥质沉积物中,该类型天然气水合物被称为裂隙充填型.与孔隙充填型不同,裂隙充填型天然气水合物储层由于裂隙的出现,在测井速度、电阻率和地震数据上会呈现明显的各向异性特征.本文利用细层层状介质模型和有效介质理论(EMT)新估算出印度克里希纳—戈达瓦里(K-G)盆地NGHP-01-10A和10D孔裂隙充填型水合物储层的各向异性饱和度,纵波(V_p)和垂直极化横波(V_(sv))测井速度估算的平均饱和约为20%,明显优于水平极化横波(V_(sh))估算结果,且与压力取心估算结果更为一致.倾角随深度变化曲线和不同角度估算的水合物饱和度结果都表明10A孔浅部以高倾角裂隙为主,深部出现低倾角裂隙;10D孔以垂直裂隙为主,这说明两口相距10 m的孔中裂隙在空间上延伸长度较小;而10B-08Y岩心的X射线成像定量评价结果显示水平裂隙倾角位于0°~21°,高倾角裂隙倾角位于68°~89°,裂隙尺度为厘米级,最大高度、宽度和纵横比分别为27.66 cm、6.71 cm和170.此外,水合物饱和度估算的影响因素分析表明,地层岩性和方程计算参数对饱和度估算的准确与否至关重要,与简化三相方程相比,有效介质理论计算参数的物理意义明确,参数选择简易,因此计算也更为准确与便捷.

关键词: 裂隙充填型天然气水合物 有效介质理论 裂隙定量评价 各向异性 饱和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长江湖口段春夏季仔稚鱼群落结构研究

水生生物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湖口江段连通长江与鄱阳湖,是诸多鱼类的洄游通道,在长江鱼类的繁衍生息中发挥重要功能。研究于2016年5月—8月在长江中下游鱼类繁殖期内对湖口江段系统开展鱼类仔稚鱼资源的调查,研究分析了该江段仔稚鱼群落组成、优势种、密度变化、时间空间分布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88d连续采样共鉴定出隶属于8目12科39个仔稚鱼类群,其中37个类群鉴定到种, 1个类群鉴定到亚科, 1个类群鉴定到科。贝氏?(Hemiculter bleekeri)为该江段仔稚鱼的第一优势种,其余优势种有虾虎鱼科(Gobiidae)、鳊(Parabramis pekinensis)和飘鱼(Pseudolaubuca sinensis)。仔稚鱼密度在7月1日达到峰值,峰值为1230.77 ind./100 m3; 7月1日至8月15日仔稚鱼密度整体呈波动性下降的趋势。时间尺度的聚类将6个时期分为5月下旬—7月上旬与7月下旬—8月上旬2个群组,贝氏?、翘嘴鲌和刀鲚等在6月下旬达到峰值;鳊、四大家鱼和鳜等在7月上旬达到峰值。江段断面上南北近岸采样点仔稚鱼密度高于断面中心。使用冗余分析方法(RDA)分析了仔稚鱼密度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发现水温、透明度、流量均为影响仔稚鱼群落结构的主要环境因子。水位与仔稚鱼密度相关性分析表明,两者呈极显著相关(P<0.01)。研究表明,湖口江段鱼类早期资源较为丰富,仔稚鱼群落结构主要以中小型鱼类为主,且江湖洄游性鱼类占比较高;仔稚鱼对各环境条件有着不同适应特点,仔稚鱼与水温、透明度、流量均呈现出不同程度的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补充了湖口江段鱼类早期资源的基础资料,为长江中下游鱼类资源保护策略的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 长江湖口段 仔稚鱼 群落结构 优势种 环境因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一阶弹性波方程的能量互相关成像条件

地球物理学报 2019 EI SC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基于地震波场能量构建的能量互相关成像条件,具有易实现、物理意义明确及背向散射压制效果明显等优势.但是,目前构建的能量互相关成像条件仅适用于二阶弹性波方程,难以直接应用于一阶弹性波方程.为此,本文针对一阶弹性波方程,基于能量守恒定理及能量密度,构建以速度-应力为参数的能量范数以表征弹性波场能量,将速度-应力能量范数拓展为能量内积以提取弹性波场反射能量.震源端与检波端的基矢量正方向保持一致的基础上,构建得到可有效压制背向散射的弹性波能量成像条件.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该成像条件可以得到背向散射压制、振幅有效保持的能量成像结果.

关键词: 弹性波逆时偏移 一阶弹性波方程 能量互相关成像条件 背向散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壳白长牡蛎家系幼体生长存活比较及生长性状遗传参数评估

水生生物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以经过连续7代人工选育壳白长牡蛎品系为素材,通过巢式设计,成功构建了12个半同胞家系和29个全同胞家系,同时以未经选育的个体子代为对照组,评估了各家系和对照组幼体在不同日龄下的生长和存活差异。结果显示,不同日龄,壳白长牡蛎家系幼体生长和存活率均高于对照组,壳高和存活率分别提高3.65%—14.58%和1.11%—19.26%;生长和存活性状在不同壳白家系间差异显著(P<0.05),其中G11、G15和G35家系在生长和存活率方面均有较大优势,在19日龄,与壳白家系平均值相比,其壳高的累积生长量分别增加11.87%、17.03%和30.32%,存活率分别提高38.35%、33.41%和51.07%;与对照组相比,其壳高的累积生长量分别增加34.09%、28.18%和49.31%,存活率分别提高65.00%、59.11%和80.18%。同时对壳白长牡蛎幼体壳高和壳长的遗传参数进行了评估。壳白长牡蛎幼体壳高和壳长的遗传力变化范围分别为0.28—0.81、0.42—0.88,均属于中高遗传力;壳白长牡蛎幼体不同日龄壳高和壳长的遗传相关和表型相关均为正相关,相关系数的范围分别为0.35—0.81、0.57—0.85。研究为培育生长性能优良和存活率高的壳白长牡蛎品系提供了基础资料。

关键词: 长牡蛎 壳白家系 幼体 生长性状 遗传参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非常规观测系统地震数据处理策略——以巴基斯坦水合物调查为例

海洋地质前沿 2019 CSCD

摘要:巴基斯坦外海发育有大量水合物,为研究水合物的分布特征,在此区域部署了多条多道地震测线。受客观条件制约,此次采集的地震资料覆盖次数低,电缆长度短,电缆噪音严重且存在空白道,这些不利因素要求在数据处理中必须采用非常规处理方法。指导思想是变非常规地震数据处理为常规数据处理,在数据处理时要灵活变通,这既包括处理流程参数的变通,也包含流程的组合变通。处理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增强剖面的信噪比,在处理中通过3A去噪、空白道插值、相邻CMP道集合并、偏移等技术手段提高了剖面的信噪比,整体上处理后的剖面可以满足落实水合物分布特征的要求,达到了处理的目的。

关键词: 水合物 BSR 非常规地震数据处理 巴基斯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长牡蛎壳黑选育品系和野生群体在摄食和代谢方面的比较

水产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长牡蛎壳黑选育品系优良性状的生理学基础,采用实验生态学方法比较研究了长牡蛎壳黑选育品系和野生群体在不同温度和盐度下的摄食和代谢差异。结果显示,在16~32°C范围内,温度对长牡蛎滤水率、耗氧率和排氨率均有显著影响。随温度升高,两群体滤水率先增加后降低。野生群体滤水率在24°C达到最大值,壳黑品系在28°C达到最大值。两群体耗氧率和排氨率均随温度升高呈增加趋势,并未发现显著性转折点。长牡蛎壳黑选育品系和野生群体间滤水率和排氨率差异显著,壳黑品系滤水率均高于野生群体,耗氧率均低于野生群体,且在32°C壳黑品系排氨率显著低于野生群体。在盐度15~35范围内,盐度对长牡蛎滤水率、耗氧率和排氨率均有显著影响。随盐度升高,两群体的滤水率、耗氧率和排氨率总体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长牡蛎壳黑选育品系和野生群体间滤水率差异显著,壳黑品系滤水率均高于野生群体,且在盐度15~25条件下壳黑品系排氨率均低于野生群体。两群体O∶N值均在16°C和盐度35组最大,温度升高或盐度降低均会致使两群体O∶N值下降。温度实验中,在32°C时,野生群体O∶N最低值为7.57,壳黑品系O∶N值变化范围为10.52~29.31。盐度实验中,在盐度20时,野生群体O∶N最低值为9.10,壳黑品系O∶N值变化范围为11.51~22.98。研究表明,相较于野生群体,长牡蛎壳黑选育品系更能适应高温和低盐环境,而较高的摄食率和较低的代谢率可为其提供更多的能量用于生长。

关键词: 长牡蛎 壳色选育品系 滤水率 耗氧率 排氨率 温度 盐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移动AR+VR支持下旅游GIS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测绘通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随着云计算、物联网、移动通信、移动互联网等技术的发展,研发智能化、多维度、全方位的旅游管理信息系统,已成为旅游信息化的发展趋势。本文以青岛八大关为例,综合利用基于位置与多传感器的跟踪注册技术、瓦片地图技术、三维景观地图技术和移动增强现实系统虚实叠加技术,研究并实现了面向旅游业的移动化、信息化、智能化、个性化的智能旅游服务系统,为游客提供认知周围景观的全新视角,获得全新的交互体验。系统包括三维景观地图、虚拟漫游、路线导航、环境识别、历史建筑查询、热力图显示、好友足迹、个人轨迹、微信分享等功能模块,游客在享受旅途的同时可以获得更加智能便捷的服务。

关键词: 旅游信息服务 增强现实 虚拟现实 瓦片地图 环境识别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