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9608条记录
CRISPR/Cas9系统在稻米品质改良中的应用

分子植物育种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前稻米品质改良已成为水稻育种的重要目标。稻米品质主要包括外观、加工、蒸煮食味和营养品质,由极其复杂的基因调控网络决定。CRISPR/Cas9系统作为新发展的定向基因编辑系统为水稻品质改良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该系统具有操作简单、编辑效率高、易于多基因编辑等优点。本研究结合CRISPR/Cas9基因编辑系统及稻米品质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详细介绍了CRISPR/Cas9基因编辑系统在稻米品种改良中的应用,讨论了该技术在水稻品质改良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策略,旨在为利用CRISPR/Cas9技术创制优质水稻新品种提供参考。

关键词: CRISRP/Cas9 基因编辑 品质改良 水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业动力机械的技术优化与存在问题总结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1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农业机械化产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农业机械的普及程度明显提升,农用动力机械作为农业机械化生产的基础保证,其技术性能对于生产效率与质量的影响很大。从我国农业动力机械技术现状出发,说明了目前农业动力机械应用和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总结了农业动力机械的技术优化方向。

关键词: 农业机械 动力机械 技术优化 问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适宜海南三亚地区种植的甘蓝新品种筛选

中国蔬菜 2021 北大核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丽蚜小蜂释放量对设施蔬菜温室白粉虱的防治效果研究

农业科技通讯 2021

摘要:为了减少设施蔬菜化学药剂的使用,本研究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设3个放蜂量处理,即5000头/棚、10000头/棚、15000头/棚,放蜂点10个/棚,设不释放丽蚜小蜂为空白对照(CK).通过调查计算丽蚜小蜂不同释放量对温室白粉虱的寄生率、校正寄生率和相对防效,进一步探索温室白粉虱的生物防治技术.结果 表明,丽蚜小蜂释放量15000头/棚对温室白粉虱的寄生率最高为64.1%,校正寄生率最高为63.2%,相对防效最高为47.3%,和释放量10000头/棚的相对防效差异不显著,但对温室白粉虱的防治效果见效较慢.因此,应用丽蚜小蜂防治温室白粉虱是可行的.

关键词: 设施蔬菜;丽蚜小蜂;温室白粉虱;寄生率;相对防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收获时期和机收速率对玉米机收损失的影响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1

摘要:为了进一步降低玉米机械收获损失,本文于2018年在巴彦县、依安县和852农场、2020年在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克山分院试验地开展不同收获时期和机收速率试验,调查不同区域的机收损失因素对玉米机械收获损失的影响。结果表明:正常生长状态下玉米机械粒收作业时,籽粒含水量在23%~25%时损失最低,此时为机械粒收最佳时期,机收速率在1.5m·s-1左右为最佳机车作业速度;正常生长状态下玉米机械穗收作业时,籽粒含水量在28%~33%时损失最低,此时为机械穗收最佳时期,机收速率在1.5~2.0m·s-1时为最佳机车作业速度。田间玉米倒伏状态下,采用适时早收,降低机收速率方式可降低机收损失。

关键词: 黑龙江省 玉米 机收损失 收获时期 机收速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极早熟水稻新品种黑粳12的选育

中国种业 2021

摘要:黑粳12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黑河分院于2011年以空育131为母本、松粳5号为父本杂交,经海南加代系谱法连续6代选育而成,2021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黑粳12具有极早熟性、产量高、米质优、抗倒伏性好等优点,适宜黑龙江省第五积温带≥10℃活动积温2000℃区域种植。对黑粳12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和配套栽培技术进行介绍,以期为极早熟优质水稻新品种黑粳12的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指导。

关键词: 水稻 黑粳12 极早熟 选育 应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特用大豆品种齐农26号及生产技术

中国种业 2021

摘要:齐农26号是以蒙豆36为母本、克09-09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通过系谱法选择育成的特用类型小粒豆品种。该品种籽粒较小,百粒重12.7g,粗蛋白平均含量45.91%,较适宜做为豆芽、纳豆等食品的加工原料,中抗大豆灰斑病,2年区域试验每hm2平均产量2559.6kg,比对照品种东农60平均增产11.3%,由于品质及产量突出,2021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齐农26号集成配套生产技术进行推广,可为大豆加工企业提供芽用及纳豆生产原料,满足了市场对特用小粒豆品种的需求,推动了大豆产业的发展。

关键词: 特用大豆 小粒豆 高蛋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马铃薯不同激素及调节剂研究进展

农业与技术 2021

摘要:植物激素和植物生长调节剂作为重要有机物质,在调控植株农艺形态、促进作物生长发育和改善作物产量品质等方面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前人针对不同激素及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马铃薯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的影响研究进行综述,展望探讨其影响机理和应用技术。

关键词: 马铃薯 激素 植物生长调节剂 研究进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饲粮添加丁酸梭菌对产蛋后期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饲料工业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丁酸梭菌(Clostridium butyricum)对产蛋后期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取320只400日龄的罗曼蛋鸡,根据试验开始前各栏蛋鸡产蛋率情况随机分为2个处理,每个处理5个重复,每个重复32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0×108CFU/kg丁酸梭菌。预试期3 d,正试期42 d。结果表明:(1)饲粮添加丁酸梭菌提高了试验组蛋鸡平均日产蛋重(P<0.05),并降低破蛋率(P<0.05);添加丁酸梭菌有提高产蛋率的趋势(P=0.086);添加丁酸梭菌有提高合格蛋率、降低不合格蛋率的趋势(P=0.058);但两组之间存活率、平均日采食量、蛋均重、料蛋比、软蛋率、脏蛋率和畸形蛋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2)饲粮添加丁酸梭菌有提高蛋鸡试验第21 d蛋黄颜色的趋势(P=0.069)。饲粮添加丁酸梭菌提高了蛋鸡试验第42 d的蛋白高度和哈夫单位(P<0.05);但对蛋壳颜色、蛋形指数、蛋壳强度、蛋黄颜色和蛋黄重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3)饲粮添加丁酸梭菌有提高蛋鸡试验第42 d血清中磷含量的趋势(P=0.059),但对血清中钙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饲粮添加丁酸梭菌有提高蛋鸡试验第42 d血清中球蛋白含量的趋势(P=0.095),但对血清中总蛋白含量和白蛋白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1.0×108CFU/kg丁酸梭菌可以改善蛋鸡产蛋后期的生产性能和蛋品质,并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利用、机体免疫功能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关键词: 丁酸梭菌 蛋鸡 产蛋后期 生产性能 蛋品质 血清生化指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规模化奶牛场投入品的管理

现代畜牧科技 2021

摘要:在畜牧生产中养殖户盲目的追求“成长快”、“瘦肉多”、“省饲料”的唯钱意识,非法添加违禁品,还有部分养殖户在饲养过程中过量使用抗生素,更甚者在饲养过程中违禁添加激素类物质,导致大量的药物、激素在动物体内富集、残留,不仅影响到动物的健康,还容易导致婴幼儿早熟、人体对药物产生耐药性,对人类身体健康构成重大的威胁。现对奶牛场的投入品进行系统的分析。

关键词: 奶牛场:投入品 管理体系 兽药类投入品 化学性投入品 登记备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