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第四代棉铃虫卵在华北夏玉米田的时空分布
《中国农业科学 》 2001 北大核心
摘要:1998~1999年在华北夏玉米田对穗期棉铃虫卵在不同播期玉米上时空分布进行了研究.明确了其在玉米田的产卵高峰在8月中、下旬.产卵高峰有多个.虽然在不同播期的玉米田落卵数量不同,但有相同的产卵高峰;产卵部位主要在花丝和雌穗位上的叶片叶鞘上;在早播和中播夏玉米田以散粉期落卵为最多.灌浆期次之.而晚播则以抽雄期落卵最多,散粉期次之;若落卵高峰推后,则不同播期的夏玉米上均以灌浆期落卵最多,散粉期次之;在中、晚播夏玉米田的落卵量明显高于早播,且为害明显比早播重,晚播玉米田又比中播的落卵量大。因此为害则更重。
42.9%MUSTANGSE在冬小麦田除草效果试验
《农药 》 2001 北大核心
摘要:42 .9%MustangSE对小麦田常见杂草播娘蒿、荠菜和麦瓶草有较好防除效果 ,其适宜剂量为 2 6 .6 7~ 40ml/ 6 6 7m2 ,该剂量下 45天鲜重防除效果达 99%.


利用拮抗细菌防治棉花黄萎病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 200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棉花根围和根内分离到 17个供试菌株在平板对峙培养中 ,都能极显著抑制VerticilliumdahliaeKleb(简称Vd)的生长 ,其中 15株的抑菌率大于 6 5 % ,最高达 89.6 %。这些菌株的培养滤液也对Vd的生长有抑制作用。对供试细菌的防病及棉花出苗安全性所作的盆栽试验结果表明 ,13个菌株对棉花出苗表现安全 ;10个菌株防治棉花黄萎病效果极显著 ,其中 4株 (ICB 18、NCD 2、CS 2 5和CS 2 7)的防治效果达 72 .3%~ 81.4 % ;3株 (C 94、C 2 8和NCD 2 5 )的防治效果达 5 5 .7%~ 6 1.9% ,而且这 7株对棉花出苗都安全。田间试验结果表明 ,在这 7个菌株中 ,菌株NCD 2能够极显著地防治棉花黄萎病 ,防治效果为 78.1% ;另外 4株 (ICB 18、CS 2 5、C 94和C 2 8)能显著降低黄萎病病情指数 ,防治效果达 37.1%~ 4 7.3%。
42.9%MUSTANGSE在冬小麦田除草效果试验
《农药 》 2001 北大核心
摘要:42 .9%MustangSE对小麦田常见杂草播娘蒿、荠菜和麦瓶草有较好防除效果 ,其适宜剂量为 2 6 .6 7~ 40ml/ 6 6 7m2 ,该剂量下 45天鲜重防除效果达 99%。


冠毒素和茉莉酸甲酯对诱导小麦、黑麦和高羊茅草颖花开放的效应
《中国农业科学 》 200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茉莉酸类化合物(JAs)是一类新型植物激素,在植物中广泛存在。JAs是重要的信号传递物质,在对环境各种胁迫的反应中可调节植物防卫基因的表达。最近曾晓春和周燮发现JAs中的重要一员茉莉酸甲酯(MeJA)可诱导水稻颖花的开放。冠毒素是植物病原菌假单胞菌产生的一种致病毒素,国外的许多研究证实它是JAs的环戊烷结构类似物,在一些方面可以模拟JAs的功能。通过对MeJA和冠毒素是否具有诱导小麦和其它植物颖花开放的作用,诱导效果如何等的探讨结果表明,4mmol/L的MeJA和1.1~4.4μmol/L的冠毒素对小麦的颖花开放有明显的诱导效果,MeJA和冠毒素对颖花开放的诱导作用在植物品种之间有明显的差异。
关键词: :小麦 黑麦 高羊茅草 茉莉酸甲酯 冠毒素 颖花 植物激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