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湖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1000条记录
鄂西高山番茄大棚避雨栽培技术

长江蔬菜 2016

摘要:鄂西高海拔地区利用夏季冷凉气候生产反季节番茄,应从2月开始建钢架结构大棚,4~5月番茄定植前建好,以海拔1 200~1 400 m地块最适宜,依海拔确定播期和品种,培育壮苗,适时上顶膜、围纱网,可有效控制番茄病害发生,减少农药用量,延长采收期,提高品质和产量,增产增值显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41%农达水剂作为棉花杀雄剂在北疆棉区的应用研究

安徽农学通报 2016

摘要:该文以转EPSPS基因的抗草甘膦棉花品系R3136为试验材料,研究了41%农达水剂作为棉花杀雄剂对新疆建设兵团农五师棉区棉花的花粉育性的影响。结果表明,41%农达水剂100倍液间隔10~15d喷药3次即可使棉株花粉在全生育期败育。

关键词: 农达41%水剂 杀雄剂 棉花 花粉败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乙基多杀菌素对水稻蓟马的生物活性及对水稻的安全性

农药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评价乙基多杀菌素对水稻蓟马的效果。[方法]采用室内生物测定和田间药效法。[结果]乙基多杀菌素处理水稻蓟马(Stenchaetothrips biformis)24 h的LC_(50)、LC_(90)值分别为0.1075、0.7214 mg/L,与毒死蜱的毒效比为15.76。6%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用量13.5、18、22.5、27、36 g a.i./hm2于药后表现出较好的速效性和持效性。在使用剂量36~144 g a.i./hm2范围内喷施6%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对水稻安全,未观察到明显药害。[结论]乙基多杀菌素可以有效安全防治水稻蓟马。

关键词: 水稻蓟马 多杀菌素 毒力 田间防效 生物安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猪流行性腹泻的流行特点、诊断和防控技术

养猪 2016

摘要:猪流行性腹泻(PED)是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引起的一种猪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感染猪以急性肠炎、水样腹泻、呕吐为主要特征。20世纪80年代我国首次报道并鉴定猪流行性腹泻病毒,随后该病毒成为引起猪病毒性腹泻的常见病毒。2010年底,由PEDV变异毒株引起的PED大规模暴发,给养猪业带来重大经济损失。文章主要针对当前PED在我国的流行情况、诊断技术、疫苗和防控策略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给该病的防控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 猪流行性腹泻 流行情况 诊断技术 防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秧龄对不同类型机插晚稻产量形成的影响

湖北农业科学 2016

摘要:采用不同类型的晚稻品种为材料,观察不同移栽秧龄对机插晚稻秧苗素质、茎蘖动态以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所选晚稻品种均能满足双季机插生育期要求,相同田间管理水平下粳稻机插分蘖能力较弱,有效穗数较少,产量较低。秧龄应控制在15 d左右,长秧龄秧苗不仅不利于机插,而且田间产量也较低。机插晚籼稻分蘖力较强,应加强水分管理,控制无效分蘖,提高子粒充实度;粳稻机插应培育壮秧,增加机插基本苗数。

关键词: 晚稻 机插秧 秧龄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抗稻瘟病基因Pi35基因内特异SNP共显性分子标记开发及应用研究

现代农业科技 2016

摘要:Pi35是具有广谱持久抗性的水稻抗稻瘟病基因,在水稻抗病育种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将不同等位基因测序及序列比对鉴定到1个Pi35基因内特异SNP位点并开发了一套鉴定该SNP的分子标记引物研究结果表明,利用该引物对水稻DNA进行PCR扩增,可快速判断待测水稻Pi35的基因型。该方法简便快速、成本低廉,可广泛应用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或者水稻种质资源Pi35基因型鉴定。

关键词: 水稻 Pi35基因 特异SNP 共显性分子标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SLAF-seq技术的甘薯SNP位点开发

中国农业科学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是基因组中最普遍的遗传变异,是构建遗传图谱、完成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的一种非常重要的遗传标记。新一代高通量测序平台为SNP位点的检测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多倍体作物通常表现为基因组序列大且重复比例高,一直以来多倍体作物的SNP位点挖掘面临巨大的挑战。【方法】共收集300份甘薯种质资源,利用SLAF-seq测序技术进行测序。首先以马铃薯基因组为参照,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进行实验方案的系统设计,筛选特异长度的DNA片断,构建SLAF-seq文库。后通过高通量测序的方式获得海量序列,进而通过软件分析比对,获得多态性SLAF标签,最后在多态性SLAF标签上开发大量特异性SNP位点。【结果】对照拟南芥的测序数据与其参考基因组进行比对的结果表明,双端比对效率在本试验中为87.71%,酶切效率为93.22%,说明本试验SLAF建库正常。通过测序共产生498.14 Mb的读长数据,测序后各样品所获得的读长数目在441 595—2 731 920范围内,其中,冀薯4号获得的数据量最大,共计获得2 731 920个读长,对照拟南芥数据量最小,共计获得441 595个读长。测序质量值Q30的范围在88.37%—90.67%,样品3043 Q30测序值仅为87.31%,样品鄂紫1号Q30测序值为91.31%,所有样品Q30值均在80%以上。测序获得GC含量的范围在37.23%—38.09%,样品苏薯9号和浙薯2号存在极端值,样品苏薯9号的GC含量在39.80%,样品浙薯2号GC含量在37.10%,所有样品GC含量均值为37.64%,GC含量普遍不高,说明达到测序要求。本研究共计获得597 094个SLAF标签,样品的平均测序深度为11.77×,其中多态性SLAF标签260 000个,占SLAF标签总数的43.54%。根据所获得的260 000个多态性SLAF标签来统计SNP位点信息,共计获得795 794个群体SNP位点。【结论】共获得498.14Mb的读长数据,597 094个高质量的SLAF标签,260 000个多态性SLAF标签,从260 000个多态性SLAF标签上共计开发获得795 794个高质量SNP位点。表明SLAF-seq技术可以很好地应用于甘薯SNP位点的开发,其效率远远高于SSR、AFLP、RAPD等分子标记技术。从全基因组范围获得的SNP位点可以进一步的用来完成后续群体进化分析和特异性SNP标记的开发。

关键词: 甘薯 SLAF-seq SNP位点 高通量测序 分子标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微波灭菌时间和功率对大口黑鲈鱼肉品质的影响

食品工业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为优化微波灭菌工艺,试验研究了微波灭菌不同时间及功率对鲈鱼半成品菌落总数、pH、水分损失及质构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微波灭菌时间和功率的增加,鱼肉的水分损失明显增加;鱼肉pH先上升后下降,最终稳定在6.6~6.7;鱼肉硬度、胶着度和咀嚼度先下降后上升。微波灭菌时间45 s、功率280 W时,鱼肉水分损失最少,菌落总数可<10 CFU/g;保证灭菌效果的同时,鱼块外形、硬度及口感等也达到理想状态。

关键词: 大口黑鲈 微波灭菌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湖北省猕猴桃产业现状

农业科技通讯 2016

摘要:湖北省是中国猕猴桃主产区之一,猕猴桃总种植面积约为1万hm2,结果面积约0.5万hm2,年产鲜果约2.9万t。主要品种为金魁、海沃德、金桃和红阳等。分析了湖北省猕猴桃产业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关键词: 猕猴桃 湖北 产业 现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氮素高效育种研究进展

麦类作物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氮素是植物生长的必需元素,也是粮食作物产量的一个重要限制因素。培育氮素高效利用的农作物新品种不仅可以降低农业生产成本,还可以从根本上解决氮素施用不当造成的各种问题,是新一代绿色高效农业的发展方向。本文综述了当前小麦氮素高效利用育种研究进展,包括小麦氮素利用效率的评价、小麦氮素响应的基因型差异、影响小麦氮素利用率的形态及理化性状、小麦氮素利用相关基因的挖掘及分子育种与传统育种相结合提高氮素利用率等。

关键词: 小麦 氮素利用效率 种质资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